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全国吹响,进军休闲农业领域的老板及返乡创业人员的队伍也在迅猛增长。然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大部队里的同志们,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熟悉休闲农业,有的就是看政策好,精力都用在跑关系上,真正用在农业上的精力并不多,后期导致经营不下去以及血本无归的庄主也大有人在。
农场要想利于不败之地,首先我们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按整体发展做铺垫,从选址---土地性质---城市人口流量---收入水平---地方文化---竞品---预测到场流量---项目落地,虽说这是一套流程,但这套流程却很重要,它能决定你的产出比,它能让你投资更精准。
反之,你选址不当路途遥远,会导致低频到场率;不了解土地性质,项目建在农田上,后期会有被强拆的风险;城市人口基数少,你的项目做大了,会增加投入和运营费用;当地收入水平低,你建一个高大上的项目,会把游客拒之门外;如果当地有好的文化根基,你没有开发到位,会显得你专业水平不够;不了解周边和你竞争的对手,会导致项目同质化,上了项目就会成为鸡肋项目。综上所述,预测到场客流,针对什么客流定位的项目,做好核心主题再进行落地实施才是农场的经营之道。
乡村民宿的本质就是消费在地文化的一个属性,如果没有一个让客人放松舒适的感觉和贴心的服务,那么再好的设计也不能成就一个民宿的产品,只有让游客心理放松了,才能回到民宿的本质。北京延庆的“山楂小院”民宿,2015年8月,下虎叫村与隐居乡里合作,盘活了村里8个农家小院,10处房屋,他们在不破坏老房子原有的结构和木质顶棚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在老屋设计改造上保持原有的乡土元素,保留乡村的记忆与符号。住的地方都是现代化设施,唯独不变的是那个烟筒还矗立在那里。在隐居乡里的思维中,乡村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卖点,只是有没有挖掘出来。只懂商业模式,不懂社会运行模式,在乡建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隐居乡里要做的就是以市场的方法导入,尊重市场的动态,尊重农民的劳动和回报杠杆,让乡村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发展。比如农村妇女担当民宿管家,要求用“接待远房亲戚”的态度待客,不卑不亢、迎来送往、端茶做饭,让她们很自然地呈现出来;比如农家院里没有红酒和法式大餐,却有地道的农家饭,一碗打卤面、一锅小米粥、一杯冰糖山楂汁、带着麦香的春饼,这都是城里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北京意大利农场,面积不过200亩,每年接待客户量高达20万人,年营业额4000万,他们把整个农场设计的都充满着浓郁的意大利风情,农场内的客房都是按照意式家居装修风格,还原出了一个意大利原乡风貌。不仅如此,农场还有110多种意大利本土果木和多种畜禽。就连农场的厨师长也是位地地道道的意大利人,烹饪着正宗的意大利美食。他们的用户定位非常精准,就是面向中产阶级,中档消费人群。意大利农场在设计初期就锁定了对应客户群体,从庄园名称到园区景观,再到DIY项目、农产品深加工,甚至社会产品组织,都围绕着“意大利”这个符号进行,牢牢的抓住了崇尚欧陆风的中产阶级。
小探马说
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了红利,定位好自己的项目,锁定客群是成功的关键。只懂商业模式,不懂社会运行模式,在乡建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尊重市场的动态,尊重农民的劳动和回报杠杆,才能让乡村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