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 | 走家乡,看家乡系列活动第一站:走近湖源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2018暑假走读富阳活动-2
湖源
讲好文物故事
留住美丽乡愁
“家在富春江上”
系列活动第一站
报名须知
活动背景
湖源乡的窈口农家乐、湖源溪漂流似乎成了湖源的新名片,但湖源还有这一张历史悠久的名片。在这个山清水秀的乡镇里,有着众多工艺精湛的古建筑,还有非遗文化。历史的味道让湖源乡有了更多韵味。让孩子们走进湖源乡,了解当地历史古建筑,近距离观察家乡文保单位,并通过展板说明,普及文物法律法规,提升他们的文保意识;通过讲好文物故事,让我们的下一代留住乡愁,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活动时间
8月17日周五
早上8:00秦望广场集合出发
下午3点左右启动仪式结束返回
活动行程
1.走近湖源中小,参观石头花开;
2.走进富阳小九寨上臧村;
3.参观新三村古建筑
4.湖源友于堂参加家在富春江上“讲好文物故事,留住美丽乡村”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由名师讲解湖源建筑与文化,近距离了解富阳历史人文,更将普及文保法律知识。
活动人数报名要求
文学院会员30人;湖源小学20人
报名要求
8月16日早上9点在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家长群按照要求报名;
报名参加走读湖源活动,需转发本条微信至朋友圈,孩子均需一周内提交活动习作一篇。
本次活动需要交纳车费及中餐费用80元/人;
活动组织
湖源中心小学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心陪伴教育连锁机构
2018年8月13日
●●●●●●
富阳有个美丽的地方叫湖源,哪里连绵起伏的大山,到处都是青翠欲滴。
那里溪水清凉,游鱼可数。
富阳有个美丽的地方叫湖源,哪里保存着很多的明清建筑,哪里还有更多可爱的孩子。
富阳有个学校,湖源中小,哪里的石头会开花。
富阳湖源窈口潘氏友于堂
潘迎峰
富阳湖源窈口潘氏友于堂坐落于村子中间,建筑雄伟,雕梁画栋,华美精致,是杭州地区目前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徽派古建筑之一。堂中一副“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的对联尤其引人注目,原来它是由富阳籍清代大学士董诰题写的。可以说,友于堂的这副对联见证了董邦达、董诰父子与窈口潘氏的交情,也蕴含了董诰的亲身体验和对潘氏后人的希冀。
在窈口村,潘姓是村中第一大姓,古为望族。距今近500年前的明嘉靖元年(1522)起,祖籍安徽徽州祁门的潘姓始迁祖永照公兄弟三人在富阳、桐庐两地经销山货,他们见湖源山水清秀、风水绝佳,便在几年后携家眷迁居窈口厅基落地生根,继续经销山货,兼营手工造纸。此后,置地造房、繁衍生息,渐成望族。
1713年,时年18岁的董邦达补邑廪生。此后近十年,年轻的董邦达开始了在湖源(古称壶源)、桐庐等地的教书生涯。据潘氏长辈口口相传,在湖源教书期间,因为董邦达的祖籍同是徽州,都在富阳落脚,所以潘、董两家格外亲近。据传董邦达曾得到潘氏第六世惟翰太公的关照,教书期间长期寄住在潘家。由于董邦达教学出名,潘太公还推荐董邦达到窈口附近的桐庐旧庄、松山等地私塾任教。
在湖源教书期间,董邦达不仅与潘家交情深厚,还对湖源山水情有独钟,在1896年版《富桐潘氏宗谱》(现由国家图书馆馆藏)《窈洲记》一篇中,有“董文恪公句云一水万山接壶源亦险哉诚哉难于蜀道矣”的记载。董邦达流传于世的《壶源山题壁》中,曾写下“坐对好山为写照,雨中试学米於菟”的诗句。
清乾隆十五年(1750),潘氏第七世高祖潘元公从后潘坞村移居窈口村后,因经营有方,财力充裕,先是辟建供祭祖宗的“树滋堂”(老厅),继而建造潘氏宗祠“聿追堂”。其后,潘氏第八世潘起仕太公继父业经营土纸,自办土纸厂十八所,所产标号“浙江省富阳潘同文”元书白纸行销全国,富甲一方,达到了潘氏发迹的一个高峰。
据1993年《潘氏友于堂宗谱》记载,清嘉庆前叶(约1798年至1806年)第八世起仕太公历经八年建造友于堂(新厅)。友于堂依山而立,面朝壶溪,前厅后堂,全栋为三进八厢、三十二间两层式楼房,共置有木圆柱224个,雕梁画栋,技艺精湛,堪为湖源地区的地标建筑。
伴随着友于堂建设,潘家盛情邀请当朝重臣为友于堂题词作画。其一,邀请富阳老乡、从上代起就与潘氏有交情的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董诰写了“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的柱联;其二,请徽州老乡后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状元潘世恩题写“友于堂”堂匾(“友于”出于《诗经》中的“维孝友于兄弟”);其三,请嘉庆元年(1796)进士戴殿泗和戴聪叔侄(戴殿泗叔侄为诸暨马剑名人,其老家距离窈口20里,祖上与窈口潘家是姻亲,在1896年《富桐潘氏宗谱》中有记载)两人共同完成中堂书画一幅。
从此,董诰题写的柱联、潘世恩题写的匾额和戴殿泗叔侄的中堂书画成为潘氏友于堂的“镇堂三宝”。
从潘氏友于堂华彩落成一直到解放初期,董诰等几位重臣的书画墨宝一直悬挂于友于堂并潜移默化影响着后人,尤其是董诰题写的对联,直白的话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潘氏子孙。
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地处偏远地区的窈口村也不可避免受地受到了“破四旧”的冲击,友于堂内厅门上的雕版和前厅牛腿上的精美图案被凿破,堂内的匾额、中堂或被砸或不知去向,董诰的题联也岌岌可危。这时,潘氏第十三世潘希康冒着被批斗的风险,偷偷将董诰的对联从柱子上拆下,拿回家保存了起来,使这一珍贵文物躲过一劫而安然无恙。
1983年,富阳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到窈口村进行文物普查,在得知潘希康处珍藏有董诰的一副对联墨宝后,随即上门动员征集,希望捐献文物。出于“自己保管有损,由国家保存此物更为合适”的想法,潘希康同意捐赠对联。第二天,潘希康由乡文化员带领,将董诰的题联用编织袋包装后送去文物馆存档收藏,这副对联现珍藏于富阳区文物馆。
我们后续还将推出系列活动,走进龙门,大源,常安,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