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学问,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自祖师爷郭璞后,历代又出现很多风水大家,如杨筠松、赖文俊等,不断的对风水这门学问进行完善,杨筠松将八卦和十二地支两大定位体系合而为一,并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宫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统,用于表示方位,由原来的龙穴砂水变成后来的龙穴砂水向。于是, 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为二十四个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一十五度,三山为一卦,每卦占四十五度。二十四山从唐代创制后,一直保留到现在。到后来,为了进一步对风水学进行精细化,杨公徒裔在前人基础上,为了控制坐穴的精确度,根据周天分度和周易的九六冲和原理,创制了一百二十分金,用之于理气。
分金的理论由于派别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理论应用,有240分金,120分金,内、外分金,60透地龙,,72穿山龙等。
240分金主要是指坐山在240°中的线位,是堪舆中确定坐山坐度的细节。《洛书》戴9履1,左3右7,24为肩,68为足,5居其中,化为四象,太阳居1而连9,四九36数;太阴居四而连六,四六得24数;少阳居三而连七,四七得28数;少阴居二而连八,四八得32数,合计120数。左右两边共合240之数,此为240分金的数理之源,。240分金盘是用来描述天地之气的浓淡、厚薄、旺衰状况的,反映的是天地之气的交感状态。120分金是将罗盘正针的二十四山中的每一山平分五等分,每分为3度,24山共计120分金,并依据六爻纳甲法以及24山,对每个分金标注干支,依据阴阳交媾理论,把每一个分金的性质分为旺、相、孤、虚、空亡,在选择时,以旺相分金为吉,其它为凶,所以,有的罗盘只将每一山中的旺相分金标出,其余三格为空格。内、外分金,顾名思义,分内分金和外分金二种,内分金又称为“二八加减法”。由于罗盘上的天盘缝针之子午位与地盘正针子午位差7.5°,由此而应天道运行之变,作为加减灵活应用。外分金又称“三七加减法”,是将天盘缝针的24山中的每一山分为两格,并以120分金中的“旺、相”两格来命名。外分金的主要用途是当正针分金与龙穴未合时,或与龙纳音相互克泄,或与砂水方位有冲射时,即须从缝针分金来求取合神,以能明变应用。60透地龙(天纪盘)是依双山为一组,于其下分定五子龙,如此24山共12组,每组五龙,共得60龙,所谓“透地”者即审龙气,即于穴后的分水脊上下罗盘而裁定之。简言之,即视来龙之干支纳音而应断吉凶效应。72穿山龙(地纪盘)是将地盘正针的24山中的每一山分为三等分,穿山者即穿定来龙所属之干支,以其纳音定吉凶论断。分金概念的提出,是在前人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操作,逐渐对风水文化进行的细化与完善,对风水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风水文化传承发展的生生不息。分金运用主要对象为阴宅风水、寺庙风水、政府办公风水、大型商业风水等,对普通的民宅,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干扰,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精准化,所以普通民宅,用二十四山即可,过于追求精细反而会干扰重点,偏离本质。对风水文化的学习与应用,需要循序渐进,重要性依次为形势栾头、九宫八卦、二十四山、分金,对风水的影响也会依次降低,所以需要抓住重点,兼顾次要点,不可盲目夸大分金的作用而失去重点,因为一个新的理论诞生,为了便于推广,往往会对其作用进行夸大,例如“罗经差一线,富贵不想见”,实际上这种说法只是针对卦与卦之间,山与山之间的敏感区域有影响,而非所有位置都必须分毫不差,再如风水界常说的一句“宁可青龙高万丈,莫让白虎抬头望”,这句话表达的真正含义是强调青龙位与白虎位的相互关系,而不能说就是要把青龙方修建的非常高,白虎方修建的很单薄,这样会把环境变的很畸形,不符合自然法则,如西边高过东方,自然是容易有凶煞,有血光等,但东边过矮过单薄,也主家族易受外人之欺,所以西边白虎位稍矮于青龙位,厚实形如卧虎才为最吉。现实中有些沽名钓誉的风水师,为了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与高明,盲目夸大分金的作用,甚至于用分金的精细程度来评判一个风水师的水平和档次,都是本末倒置与无知的表现,殊不知,在分金甚至二十四山出现之前,风水大家也比比皆是,我们不否认后来的这些理论的提出,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否则对风水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只是过于强调其作用,甚至把它的作用高过了龙穴砂水的配合,就不可取了,此为盛极必衰,乃阴阳之道,看问题需保持客观、公正、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