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败退!超市,正在消亡

大型商业超市,曾经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受宠的零售业态。

但是,如今大型商业超市,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超市困境

最近,永辉超市业绩爆雷引发轩然大波,直接登上了微博热搜。

4月30日,永辉超市公布了两份业绩报告,其中,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上涨9.8%,净利润上涨14.76%,业绩相对良好。

但实际上,业绩报告还显示,永辉超市2020年的扣非净利润下降了45.35%,并且到了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出现双降,扣非净利润更是暴跌86.59%,业绩继续恶化。

除了永辉超市以外,其他的大型商超近几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2019年,联华超市关闭了335家门店,2020年仅上半年又关闭了148家;

2019年9月,世界第二大零售巨头家乐福正式卖身苏宁易购,彻底被收购;

随后,麦德龙也被物美收购,TESCO、百安居、家得宝等外资零售企业都被本土企业收购或退出。

而仅存在的外资巨头沃尔玛,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关闭了20多家门店,2020年的疫情影响巨大,经营也不容乐观。

不仅是外资,国内的零售巨头一样不好过。2015年,华润万家的门店数为4800家,其中85%为直接经营,而2016年,华润万家的门店数降为3224家,直接减少了800多家!

大型商超尚且如此,那些中小型商超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疫情是永辉超市的一大考验,但是综合整个超市行业来看的话,从2015年华润万家开始,整个行业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疫情只是加剧了超市的洗牌,而今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住,永辉超市依然爆雷,说明根源在其他因素上。

如果仅仅是行业竞争加剧、同质化严重,导致内卷消耗的话,那应该是会出现寡头局面。

比如,华润万家把其他超市打败了,不断进行收购来扩张。但是,不管是巨头还是中小型超市,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都集体面临着困难,可见其竞争对手也不在同行。

造成超市行业整体下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护城河被打破,超市节节败退

许多人对于超市不断关店的理解是,高房租的压力、电商的发展直接打败了实体店,大型商业超市也是如此。

但这仅仅是片面的看法,要知道,不管哪一个行业,都有其特有的护城河,不可能轻易被别的行业所打败,除非这条护城河被攻破了!

打个比方,腾讯的主营业务是游戏和社交,其本身就有一定的研发技术要求在,并且游戏+社交的模式,使得社交和游戏双方都紧紧黏在了一起,用户难以割舍,这也是腾讯最大的护城河。

超市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独有的供应链。从厂商、经销商再到超市,超市可以通过下游的终端优势牢牢把控上游供给,使得供应链的效率较高,其他行业难以攻克。

但是,随着电商的发展,超市中的产品几乎都可以在电商上买到,使得超市的供应链也开始向电商方向靠拢,整体的零售业态开始出现裂痕。

粮油米面、快消品、家具家电、日常用品等,大量商品开始转移到电商销售,并且价格相对低廉,使得超市完全无法与之竞争。

同时,超市最后的一道护城河—生鲜市场,也开始被电商巨头攻克。

由于超市能够把控生鲜的供应链,所以过去人们购买生鲜一般都是选择去超市,购买生鲜之余顺便逛逛超市。但是,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美团等平台在生鲜市场大量扩张,不断抢占超市的生鲜市场,超市原有的零售业态已经彻底被打破。

去过超市买东西的人都知道,超市的产品并不便宜,而且所有的产品都是明码标价,没有任何讲价的余地。

现在,只要你肯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所有能在超市购买到的东西,都可以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到,甚至生鲜都可以在生鲜平台下单让人送来,价格还比超市便宜许多。

这样的环境中,你能想到的去超市的理由还有什么?

事实上,电商发展给超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之后,超市就已经开始谋划转型了。比如,开始了外卖配送业务,将超市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并且,部分超市为了避免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割韭菜,甚至还自招员工配送,实现了超市5公里内的配送服务。看得出来,超市也在不断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努力变革自身。

但是,这些并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同时还无形中增加了超市的人工成本。

网友的推断也有一定道理,不断增加的租金、人工成本等,使得超市的成本居高不下,并且连年上涨。如果说超市增加了配送服务是为了自救的话,那么在成本削减上,超市就是绝对的作死了!

超市作死,逼出新业态

面对不断增加的成本,超市是怎么做的呢?

在对待厂家和经销商上,通过厂家和经销商反映的情况来看,大型商超在不断增加供应端的费用,每年的合同续签费、返利、进店费、新店开张等费用上涨非常快。

甚至,有些超市在销售额和利润下降以后,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打起了歪主意,逼迫经销商签订销售任务和利润任务,只要完不成就让经销商补利润。

超市为了缩减成本增加收入,大量收割曾经的合作伙伴——厂家和经销商,这直接导致了厂家和经销商在被逼无奈之下做出改变,催生出新的业态。

许多新崛起的厂家,开始放弃了商超渠道,只做流通渠道。大型厂家也开始在流通渠道试销,销售比较好的产品,才会考虑进入商超渠道,但商超渠道并非最优先选择。

甚至有部分厂家,因为从厂家到零售价的利润不及线上销售的利润,直接选择只在线上销售或者优先在线上销售,直接放弃商超;部分经销商也已经放弃与大型超市合作,转向流通渠道。

虽然失去了商超渠道对于厂家和经销商都有一定损失,但相对于长期大额亏损比起来,这点损失是有办法弥补回来的。

比如,便利超市就是新崛起的一股势力,并且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大有替代传统大型商超的架势。

在不少街区都能看到,许多社区底商,都开起了便利店,或者开启了生鲜店,售卖肉类、蔬菜、水果、米面粮油和快消品等,这些都在不断抢占超市的市场。

与大型商超相比,社区底商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两个人,一个店铺,就能将一个便利店开起来,满足一个社区的基本需求,并且租金相对低廉,价格也就有优势。

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的超市,却在收割了一阵供应商们之后,突然发现,所有人都成了自己的敌人!

电商在抢超市的市场份额;供应商、经销商直接选择线上销售,只做流通环节,也在抢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许多小型便利店、生鲜店大量涌现,疯狂的抢占社区的市场,摊薄商超的利润。

大型商超的处境,真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所以,超市的消亡,不仅是零售业态的转变,更多的是时代变了,大型商超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零售环境了。

不过,一个大型商超覆灭,往往能够带动周边社区底商大量涌现和发展,推动小型便利店和生鲜店的发展,增加就业。

巨头倒下,新的零售业态将会蓬勃兴起!

作者 | 宋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