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到底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来被道教奉为始祖,老子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哲学家,思想家,他曾经担任过周王室的守藏史之官,也就是柱下史。

后来,他骑着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看到,紫气从东方飘来,觉得这是祥瑞的兆头,将要有喜庆的事情发生或者是圣人到来,于是就打开关门迎接祥瑞和喜庆。

恰好此时老子从东向西来到函谷关,尹喜就请住老子,要求老子赐教一二,于是老子就把自己的思想整理出来,给尹喜留下了5000言的《道德经》。

在《道德经》当中,老子就讲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实有”是从空无当中产生的,“实有”是万事万物生存的基础,而“空无”又是“实有”产生的基础。

“实有”和“空无”是相互对立,但是也是相互转化的。

“有无相生”这是老子的一个基本观点,空无之中产生了实有,也就是说,无中生有,为了论证有和无的辩证统一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中举出了例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致的意思是,人类生产的各种器具都是存在空无的,因为有了空无才有器具的作用,人类建造房屋,开辟门窗,是房屋存在空无,因为房屋有了空无,所以房屋才能够供人类居住。

如果把所有的器具都生产加工成一个实心的物体,那就会使这些器具失去使用价值,如果把房子也盖成实心的,那就会使房屋失去居住的价值。

这就是“实有”是有利益的,但是“空无”才有用处,所以说,老子把这种现象总结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而利用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只有把实有和空无相结合,才会达到人类利用自然的目的。

老子由此把“实有”和“空无”的观念,引申到社会管理领域,对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管理人民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比如说他强调“无为无不为”,这里的无为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繁杂的政令,那都是没有好处的,不要为所欲为,更不要胡作非为。

而是要为不得不为,只做那些必须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做,这就是无为无不为的意思。无为和无不为,是对立的,但是也是统一的,就像实有和空无一样。

无为不是必无所作为,而是不乱作为,不乱作为就会节约时间和精力,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事物的深入研究上,就可以找到必须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无不为。

老子还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就是,天地之间的大道是减损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间的道理却不是这样,人间的道理是损害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

换句话说,当时的统治阶级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统治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在政治上唯我独尊,在生活上奢侈豪华,但是他们还要去残酷的盘剥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苦老百姓,这就是典型的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是和天道完全相悖的,这其实也是有和无的关系。富有的人,掌握的大量财富除了满足自己生活所需之外都是多余的,应该去接济那些衣食无着的穷苦人。

可事实上这些富贵的人不但不接济穷苦人,还继续压榨穷苦人,把一无所有的人逼上绝路,所以造成国家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争战不休。很多诸侯因此国破家亡,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这就是他们没有遵循有无相生的天道的结果。

有无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部,老子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