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鹰捉练法
以武学打开世界
形意拳所特有的内劲叫“翻浪劲”。翻浪劲的得来,是由于练习了“起落钻翻横竖”的基本功夫,而“鹰捉"则是练形意拳起、落、钻、翻的主要手段,是练“站桩功”之后的第一个动式练习,是追寻形意拳内劲之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为“五行拳”及“十二大形”等打基础的母拳,也可谓母拳中之母拳。拳经云:“出手横拳,把把鹰捉”,又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可见鹰捉在形意拳中的重要地位。前辈形意拳家对此式往往终身练之不懈,真有一辈子品不够的特殊味道。
一、鹰捉练法
1.由二三体式站桩开始。
2.左手边向下、向回捋,边握拳,右手亦同时握拳,两拳心均翻至向上,置于肚脐两旁,前臂要靠紧腹侧,眼看前方。
3.上式不停,左拳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上方钻出(“拳从口出”之谓也),高与口平,拳心斜向外上方,小指朝上,肘尖下垂,肩向前松,肱屈曲约110°~ 130°;右拳不动,眼看左拳;与左拳钻出的同时,左脚向前垫半步,脚尖外撇约45°,膝微屈,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向后蹬劲,但膝仍要微屈,不可挺直;同时,吸气一口,吸气尽而式成(图1)。
4.右拳经胸前自口前钻出,经左臂脉窝,即由拳变掌,掌心朝前下方以五指之力向前下方划去,高与肩平,五i指分开, 虎口撑圆,掌心内涵,五指如钩;肩向下沉,肘向下坠,肱屈曲约130°~ 150°;左掌亦同时变掌,掌心朝下往回捋至小腹左侧停住,拇指贴紧小腹,眼看右手;与右手向前翻掌击出的同时,右脚向前螳出一大步,左脚跟进半步,呼气尽而式成(图2)。此为鹰啄之右式。
5.再前进而变鹰啄左式时,其动作与上述之2、3、4相同,惟左右相反。
二、鹰啄之用劲要求
顶头,竖项,下颚要无形向前用力。身势要正,肩要沉,肘要垂,舌顶,齿叩,眼前视,两脚十趾抓地,两手如抓物,虎口要撑圆,四指稍张开,掌心要内涵,此之谓“虎爪”。出手起落,要两手护心,两肘护肋,于足上下相顾,齐起齐落,不可散乱。前拳向上一钻时,为吸气,同时提肛、缩肾,自巾焦领起肺气,直出中府、云门;手向下一翻一落,同时呼气,其气自云门沿臂内侧而下,直贯于少商,充于五个指尖,发力时,随着掌之翻落,双腿微屈,臀尾向下垂劲,前掌指向下一划,后掌向回捋,如同向下钩物一般。上身放松,胸中空洞洞,气向下沉,腹内充实,自觉沉甸甸,此之谓“气沉丹田”。进步换式,既要紧凑,又要自然,总以不费力为宜,所谓“打举如走路”也。虽云“自然”,但切不可松散,必须、上下协调一致,内外完整一气,意动则气动,气动则形随。意、劲、神同,方为得体。此势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久练才能有所体会,得之非易也。
三、起落钻翻横竖
学形意拳,若不能辩明何谓起落?何谓钻翻?何谓横竖?则无从知道力从何处着手,心从何处领会。盖从外形言之,手一动即谓之起。由动而上而自口出之谓之钻。钻之后,小臂内旋使腕稍扭谓之横。由扭而虎口朝上时谓之翻。逮扭至虎口完全朝上则成为竖,至此而近于落。再以手前去而逼之,则叫做顺。手翻至掌心朝下而向前下方塌幼,则谓之落。钻而起,翻而落,其中又藏有横竖之变化。落时有顺,又有“落顺不见顺”之妙用。从内中而言,手起气也起,手落气也落。一起一落,一升一降;一松紧,一蓄一放;鼓荡澎湃,如水之翻浪。出手能打出起落钻翻横竖的变化,才能打出“翻浪劲”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