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的人,终将掌控这个世界
如果现在让我回到学校去参加语文考试,我敢肯定自己的作文得不了高分。
即便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写过书的“作者”了,但我依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写出好文章,因为我深知自己不是竞赛型选手。
对我来说,写好文章的“秘诀”在于先花时间进行大量输入,然后实践运用,再根据触动点去慢慢构思、反复修改、持续打磨……
说得再直白些,我的文章也好,书也罢,它们的产出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少激烈凌厉的才华,而是因为它们都是用时间堆积起来的。
不仅写作如此,在生活上我大致也是一位“慢性子”,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学习某项技术,我都属于那种“慢热型”的——
在开始的时间里,我的表现通常不如大众,但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允许我慢慢练习和摸索,我总能逐渐发挥出自己的特点,甚至后发制人。
如果比作田径运动员的话,我肯定不是那种短跑型的选手,而是倾向于长跑型的,且参与的长跑最好是不计时间、不计成绩的那种。
所以,我喜欢在无压或少压的环境下自由发展,不喜欢过多的外部要求和限制,也不擅长那些短时间内的激烈竞争。
如果不得不面对这些活动和环境,我的表现往往会差强人意。
比如在高中时,我的学习成绩就非常一般(那时也不懂学习方法),学业上的痛苦感远多于成就感。
当然,这些感受我以前是不敢对外说的,因为说出来会显得自己很无能,还可能引来嘲笑。
直到我看到了大作家村上春树也说出了同样的内心感受时,才松了一口气,并意识到这并不是什么人生劣势。
因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这种所谓的劣势也可能会成为一种优势。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了名人的背书之后,就敢为自己同样的想法壮胆了。
毕竟大多数人“慢性子”的人都不会以“慢热”为荣并大肆张扬,所以我们很难听到这样的声音。
而现在,我终于可以确定:
只要我们能主动识别并顺势运用这种特性,“慢性子”这个“弱点”就可能成为一部分人,甚至是一大部分人的福音。
“慢性子”的你并不孤独
学习这东西从来都是我的弱项,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对学业不太擅长,除了极少数例外,学校强制学习的东西,以及涉及到争夺名次之类的活动,我基本提不起兴趣。❷ 体育运动上也是如此。无论小学还是大学,我一直对体育课厌恨之极。那些被逼着换上运动服,领到操场上,做一些根本就不想做的运动,令我痛苦难熬。即使我喜欢壁球,可一打比赛,不论是输是赢,我总是难以从容不迫。❸
当我成为“社会人”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去匹配相关的事物时,我就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极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比如说翻译技艺,就是这么无师自通的。❺ 运动方面也是如此。当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尝试着运动时,才发现跑步有趣得一塌糊涂。(小说家P156)❻
归结起来,我们大致可以以20至30岁为界把人生分为“被动人生和自由人生”两个阶段。
前者以通常以外部的压力来驱动,后者则更适合以内部的喜悦来驱动。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加主动,就应该主动审视自己驱动力的来源并适时做出调整。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既不要因求学阶段的领先而盲目自信,也不要因求学阶段的落后而盲目否定。
因为现代教育对自我信念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比如读者「五两文」就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的经历,她说:
我现在读大一,但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后,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总是会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在学习上想努力又不敢太努力,就怕努力无果的情况再次发生。
可见,类似高考这样的评价机制对受挫者能力和潜力的束缚是无形和巨大的。
事实上,现代教育对人的综合评价并不友好,其单一的分数标准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可能会埋没一些“慢性子”的人,也可能使佼佼者们产生错觉。
所以,到了“自由阶段”以后,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清零”,告诉自己:
今后与过去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曾经的优秀和落后标签会逐渐失效。
因为在“新世界”里,我们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可以慢慢来、持续做,而这种成长特性足以重新定义一个人。
相比“旧世界”,“新世界”最大的特点是:
我们可以支配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及舒适的节奏去探索人生目标并做成它。
即使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时间并不是很多,但至少我们有了选择权,关键看我们自己是否愿意做出选择。
当然,找到自己的人生赛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保持开放与觉察,或勇于试错、打破常规。
比如村上春树就是在看一场棒球比赛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对啦,写篇小说试试”这个念头,然后就开始决定写小说。
他自己是这样描述这个瞬间的:在那一刻,好像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而我明白无误地接住了它。❼
我知道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触动就是来自潜意识的信号,而接受到这个信号,则需要一个人能保持高度开放和自我觉察之心。
这一点和一个人聪不聪明没有关系。
试想,一个只能被外界压力驱动的聪明人,如果他在空闲时间里只是刷手机或玩游戏,那他的感知和觉察通常都是关闭的。
再比如画家凡高也是一个从小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一生中尝试过销售、老师、书店店员、牧师等各种职业,均以失败而告终。
33岁那年,他被一所艺术学校录取,但评委们却并不看好他,建议他跟一群十岁的小孩去读初学者课程。
诸多的尝试和失败使他感觉自己就像只笼中鸟,但他仍然劝慰自己:
一个人不是总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是直觉告诉我,我总有擅长的东西……
我知道我可以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我也知道有一些东西在我心里,只是还不知道那东西究竟是什么……
一天,他拖着画架和油画颜料,顶着暴风雨来到一个沙丘上作画。
由于在狂风暴雨中,他无法像平常那样从容地使用颜料,所以他必须逼迫自己用更快的速度去解放双手和想象力。
结果,他创造出了一种“即兴、大面积涂抹颜料、各种色彩喷薄而出,没有任何形式”的新画法,开启了美术的新时代。❽
此刻,他才发现自己真正的擅长的就是这种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新风格,而之前那种试图精确还原人物每一个细节的主流画法完全不适合他。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37岁时他就去世了,仅生前的两三年成了他人生中最闪耀的时光。
但无论如何,他勇于探索试错和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使他没有辜负这一生。
不管你是曾经的佼佼者,还是“慢性子”,到了人生的下半场,我们都无法回避寻找人生目标和使命这一关。
即使这并不容易,我们也应该主动转变,积极面对。
毕竟所谓的成功都需要在一个领域内长期探索、持续行动——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相对来说,“慢性子”的人在这方面更具耐心和耐力的优势,譬如:
他们愿意与时间做朋友,能成为长期主义者;
他们不惧外界的眼光,能发挥“成长型人格”的优势;
他们能更好地追随内心,觉察自我、追随价值……
所以,换个角度看,“慢性子”这个词并非贬意。
只要我们愿意成长、愿意改变,那么即使在最初的对战中溃败,我们依旧有机会卷土重来,并重新掌控这个世界。
当然,我承认本文的标题是有些夸张和不严谨的。
但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因为真正影响和塑造这个世界的往往是那些“慢性子”的人。
即使这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多少也是成立的,因为就算掌控世界的群体里也有很多佼佼者,那他们也必然是完成阶段转变了的。
所以我还是坚持用了这个标题,希望它能鼓励到更多“慢性子”人群,也希望所有曾经因为“慢性子”而否定自己的人重拾信心和希望。
不管我们最终能否真的掌控这个世界,但我想我们一定能重新掌控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