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八方
卢铸之:“ 镇八方 ”之妙用。
并不hy
2018-07-08分享已保存
早在06年向天清兄给我寄来了部分卢铸之医案,我曾择要在博客公开部分医案,后流传甚广。其后因受卢氏后人阻力向兄让我撤下医案。卢氏后人在公开场合表示这批医案是错误的,不全面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卢氏临证实验录》在成都图书馆被发现,各种研究文献也浮出水面,今将破解卢铸之老处方思路的《 “ 镇八方 ” 之妙用》与诸位分享,“ 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 ”。
卢铸之,名禹臣,晚号金寿老人、四川省德阳市人。清代著名中医家,师从郑钦安11余年,是当代著名中医卢崇汉之祖父。
“ 镇八方 ” 是我的太老师卢铸之(1876- 1963)先生首创。卢太师早年师从清代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1824- 1911),因其善于用大剂量干姜、肉桂、附子等温热药,被人尊称为 “ 卢火神 ”。卢太师一身中创制了许多治法和方剂,强调治病重在用法,且在每法之下又立一方及方解以启迪后学,而诸法之中又当首推 “ 镇八方 ” 之法。笔者有幸成为大医家郑钦安第四代弟子,在临证时常据此法首选 “ 镇八方 ” 加减变化,多获奇效,受益匪浅。今吾将卢太师的镇八方介绍如下,希望中医同仁能有所借鉴,为共同提高中医中药的临床疗效而努力。
1、 “ 镇八方 ” 之法
卢太师认为,镇八方的涵义是先守中土。中土者五方之一(五方是东南中西北,八方则指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又是五行之一;中土者五脏之属为脾胃,脾胃者后天之本也。脾胃健运,后天之本得固则八方安宁,身体无恙。反之,中土不守则八方不宁,疾病丛生。其理论渊源为《素问·太阴阳明论》。“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 ”。卢太师提出镇八方之法看似并无独到创新之处,因重视脾胃,古人已有著述,然可贵之处是其治法下有良方可用,即 “ 镇八方 ” 也。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可直接调治脾胃之病,亦可作为其他脏腑疾病之开路药,所谓开路先锋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此方用后能为诸多疾病开创治愈良机。其镇八方乃八味药组成,其方药如下:茯神、西砂壳、淫羊藿、南藿香、厚朴、青皮、炙甘草、生姜。
方解:方中用茯神,借土木之精,得水土之华,以朱砂之赤色为衣,交纳于火木土中,土能生金制水,而木畅, 使木易生二火,使火能生土,都归于协理之中,而使五脏安和;五郁凝滞,则开令失司、气机不化,故藉砂壳、南藿香以开上膈而心肺可通,开中膈而脾胃得和,开下膈而肝肾得交,使五脏开合自然;青皮引离水交于皮毛,肌腠得畅,肾肺必然相通;淫羊藿、厚朴,通上中之关窍,使清浊得分;生姜通神明,而夺造化,水火自然交融,八方之气机,和顺调畅;以甘草缓中,四旁得以调理,内外得以安和,“ 二五之气 ”得以交和,一切滞气得以化焉,是为镇八方法也。临床上用药剂量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2、临证运用
临床辨证,按脏腑受病情况分成两类:一类为脾胃本身受病;另一类为其他脏腑受病为主,脾胃病次之或脾胃不伤。
脾胃中土受病脾胃本身受病以伤食较为多见,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思虑伤脾,胃强脾弱;或七情失调、饮食劳倦,脾胃气虚。脾胃中土受病,以此三种证型较为常见,在临床上皆以 “ 镇八方 ” 为基础方,如症见伤于食者,加山楂,一二剂即有效。凡脾胃之伤,排除严重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重度炎症、消化道肿瘤等,大多数服用数剂即可见临床疗效,症情减轻,且睡眠和精神状态等有明显改善。笔者体会在“镇八方”中加入石菖蒲、生山楂效果更佳。加石菖蒲以除湿开窍之用,脾土之地喜燥恶湿,适时以用之,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山楂用之既消食,又有活血之用,对于治疗脾胃之痼疾确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病例 1
周某,男,68 岁。平素体健,双下肢麻木1月余。到成都市某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后缓解。因病情困扰饮食睡眠欠安,出院后服中药调理,服重镇安神药后,感胃脘顶胀、纳食无味,持续3 日,且大便干结,数日1 次,小便黄,口渴喜温饮,但饮水量较少,舌质淡,苔满布,呈微黄白厚腻苔,脉沉濡。余视其方中有许多金石类重镇安神之品,故辨其为脾胃湿滞,郁而化热。予 “ 镇八方 ” 加木香、郁金,2 剂后,舌前半部分的苔尽去,舌后半部仍有残留腻苔,再服2 剂后,残余腻苔悉去。胃中安和,纳食渐增。嘱其停药,注意饮食清淡,自我调理心情。
病例 2
陈某,女,42 岁,体胖高大,每年随季节变化出现全身紧绷感,以长夏季节为甚,小便少,大便艰,3~5日一行,纳食少,困倦嗜睡,精神尚可,面色白,但长期喜欢吃甜食,口不渴,月经量越来越少,舌质淡胖,苔白滑微腻,脉濡滑。体检均无异常。余辨其为脾虚健运失职,水湿运化失常,痰湿无所去路积存皮下。投以 “ 镇八方 ” 2 剂,疗效不显。再1 剂,加入通腑之大黄、枳实,给邪以去路。再服2 剂,加入猪苓、桂枝,服后症状完全消失。嘱其改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遇节气变化之时酌加调理。
其他脏腑受病其他脏腑受病指心、肝、肺、肾等脏腑受病为主,脾胃病次之或无脾胃病,其中以痹证为多见。常规治风寒湿痹证往往直接辨证是何邪所致,然后祛风除湿散寒以消痹痛,而在临证时,余常先以镇八方之法为治,酌加桂枝(热痹除外)。桂枝辛温,能化太阳之气,合生姜辛散,能宣一切滞气,合甘草之甘,调周身之阳气,辛甘化阳,故能驱除外邪,调畅脾胃,为下一步治疗其他脏腑所受之病奠定基础。吾派之治病,最重真元之气亦即先天之本,故补后天之本,可助先天矣。如治痹证,用药往往有附片、川乌、草乌之类,若未将脾胃中土调理顺畅,则有碍此类用药。
病例 3
王某,女,48 岁,反复落枕,加重5 天就诊。症见颈项强,畏寒,头昏眼花,口干不思饮水,喜温,口淡无味,头目不清爽,脘腹微胀,大便不畅,小便可,舌质淡红,苔微黄腻,脉紧。辨其为风寒侵袭卫表,湿浊中阻敛邪,予 “ 镇八方 ” 加桂枝15 g、葛根30 g。2 剂而颈项强得减,加木香再予2 剂而余症尽去。
病例 4
邓某,男,43 岁,因腰腿冷痛半年余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常规物理治疗5 次后效果不显,建议内服中药。患者是货车司机,有烟酒嗜好,夏月暑日仍在腰腿部裹毛巾,纳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迟以三阳脉更甚。余辨其为寒湿痹阻,伤及脾肾,致脾肾阳虚,予 “ 镇八方 ” 加桂枝30 g,陈皮15 g。口服3 剂,薄腻苔悉去,再予大剂附子、川乌、草乌、牛膝等除寒湿、补肝肾、强筋骨。服3 剂而症状大减,继续治疗5 日后,诸恙均瘥,临床痊愈。
以上病例仅仅是诸多验案当中的普通病例报告,实在不能尽述其详,但确感太老师用药良苦。这4 则验案的叙述也许无法象其他的病例总结那样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然辨证论治是中医历经几千年仍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灵魂。为了使先辈们的宝贵经验继续传承下去,造福后人,我们有责任努力挖掘并将之发扬光大。以上用药之法正如古人之用药如用兵论,希望同仁在临证中找到用药规律,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这是中医中药能立于医林、造福人类健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