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183丨每个人心中都自带向善的内驱力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83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01》)
《告子》篇主要是孟子与告子的人性之辩。孟子认为人性向善,是人性中所固有的,不必外求,那么告子的观点是什么呢。
告子认为:
性是天生而成的,犹如杞柳;仁义是人做造的,犹如木杯。人性中本没有仁义,必须教育培养,而后有仁义,就好比杞柳本不是木杯,必须经过雕凿,才能做成杯子。
人性本没有善与恶,善恶都是后天所塑造的,后天的教育很重要。
听到告子的这个比方,孟子反问道:
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把它做成杯子?还是毁伤杞柳的本性呢?如果要毁伤杞柳的本性来造成杯子,那也要毁伤人的本性来造成仁义吗?率领天下之人祸害仁义之道,就是你这种言论。
因为人的本性中有向善的因子,所以要根据孩子的本性去教育引导,而不是改变其本性。关于孟子对告子的反驳,牟宗三《圆善论》做了深入阐释:
人应该是仁义之人,人都要有道德性,要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告子也承认。但是人的道德性从哪里来了?你说后天外在的习得、改造而来。
当你这样去讲的时候,站在孟子的立场上,不行!为什么不行?
第一个,谁来教化所有人的道德都是要在后天通过教化而获得,那谁来教育教育者,最初的教育从哪里来?
第二个,被教育的对象他如何接受,如果他内在的没有一种道德本性的话,他怎么能够识别你给他讲的这种道德律令的有效性、价值性、合理性,他不能够识别这种有效性、价值性、合理性他怎么去接受你啊?
第三个问题,如果这个道德律令始终是靠外在的后天的东西来强加的话,当这种外在环境外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或者社会风气变成一种普遍不利于道德教化的风气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善的动力在哪里,行善的成德的动力在哪里?
所以说孟子要讲的其实是一切的道德他律主义者归根结底不能够解决道德的起源,也不能够解决主体修善成德的动力,不能够根本上解决支撑主体成就道德君子的支撑问题,所以说你如果从外在讲道德,讲来讲去人最终不可能是道德的人,所以说你讲这套道理的话我说你是危害天下。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家风传承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