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115丨为了孩子,你也要成长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15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孟子·离娄上16》)
公孙丑问:
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是什么道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望子女有成,乃人之常情,可君子为什么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
孟子回答说:
这是因为情势上难于施教。教育儿子必须用正道,视听言动皆有准绳,出入起居没有惰慢,这才是教子之法。做父亲的要身体力行做好典范才行。
如果以正道教育儿子,儿子却达不到要求,做父亲的难免痛加督责,就会发怒。教育儿子本来是爱他,如今一发怒,反而会伤害儿子。
父亲伤害了儿子,儿子心中也怨恨父亲:你拿正道来教我,你自己却不按正道来做。
如此,父子之间互相伤害感情,父子之间互相伤害,关系就恶化了。
那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呢?孟子给出的方法是易子而教。易,交换之义。
亲教则势有所不行,不教则情有所不忍,所以古人就中斟酌,务求两全。我有儿子,就让他师事他人,别人的儿子也可以师事我,从而父子之间不互相求全责备。父慈子孝,然后家道兴隆,苟或乖离,则家庭之间失了和气,家庭之不祥,莫大于此。
爱之深,责之切。家为什么会伤人,追究其原生家庭的原因或正因为此。张居正规劝为人父者说:
父子之间,贵在恩意浃洽,为父的须量其子之才质而养之,为子的须察其亲之志意而善谕之,切不可强其所难,而互相责望也。
静待花开,好的教育是耐心陪伴默默等待。大多父母之教子,缺的是耐心,不耐烦。斯宾塞《教育论》里的一句话说得好:
只要对儿童心智发育有利,任何麻烦都不算太大。看起来既可悲又奇怪,人们为了设法把猪养肥都很愉快地忍受一些麻烦,而养育儿童确认为麻烦太大。
要想孩子伟大,父母必须先伟大。孩子能走多远,要看父母能走多远。所以,你的修养,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为了孩子,你也要成长。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这里,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家风传承
《聪训斋语》025丨穷人要想想富人怎么努力工作,富人要看看穷人怎么辛苦度日
《聪训斋语》019丨再实之木, 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