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不知道过去的私塾,先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入手是否科学,但过去,知识结构单一,从儿童开始除了一股脑地灌输国学知识,再也没什么了。那么现在呢,再这样给孩子灌输这些“仁义道德”、“诚信谦让”,就无形中会给孩子增加了思想压力。又有多少必要?

因为,教育需要言传身教,尤其是在礼仪道德方面,小孩子从家长、老师和他信任的亲人身学习的,要比从书本学的要多。反过来说,你让孩子学了,他却要在现实中找榜样,而你大人确没做到,对孩子会是什么影响呢?因此,我不赞成过早地给孩子灌输《弟子规》这些东西。

我认为,儿童学习国学最好的一本基础书籍就是清人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或李渔仿照《声律启蒙》编写的《笠翁对韵》。这不只是两本用来学习诗词、对联的基础书籍,里面还包罗了天文、地理、花草、鸟兽、人物等自然和人文的一些知识,如果引导正确,还能诱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两本书内容大体一样,任选其一就可。如果这两本书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他就有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渐渐的知识就会取代他身上本能的顽劣。我想,虽然差不多都是同一时代的人,车万育和李渔比李毓秀(《弟子规》作者)见识高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幼学琼林》也不错,里面有成语故事、礼仪风俗、警句格言、天文地理、释道神鬼等等等等,包罗万象,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

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等书的古代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论语》……

国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德、文、言、行、政。

一、德

即“道德操守”,学国学,教会孩子知礼明义,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弟子规》是古人的做人做事,日常礼仪的行为准则。如果孩子深刻学习了《弟子规》,可以培养孩子的礼仪规范,懂得尊老爱幼、做事有节有度,做人有担当、负责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君子之风。

古人是没有青春期的,学文化的,他们九岁就可以卖字养家了,作文就开始忧国忧民了,原因就在于国学教育。不像现在的孩子各种叛逆期、青春期,能耐没长多少,正事没干多少,脾气倒挺大。

国学的启蒙教学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这些都注重道德操守的教化,教会孩子做一个有敬畏之心的谦谦君子。

二、文

即韵律作文。启发孩子的美感,让内心的情感在国学学习中得以启发、感化、升华,然后“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

韵文学习包括《笠翁对句》《唐诗》《宋词》《元曲》等。

此部分学习因诗词格律诗的美感和诗人丰沛的情感启发,不但让学之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产生情感共鸣的心,还会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仅仅是因为过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精神娱乐少,主要是因为过去知识分子作文的用心,都有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经典著述,下笔就考虑到的是千万年后世子孙,因此字斟句酌,考量意境,言辞庄重华美,那真是做到了极致。

因为精专,所以时时有悟处,智慧常生,作文愈发得心应手、妙不可言。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的文学作品,我们不用心看,不用心体会,不知典故、不知平仄、不知韵律,就无法体会其高级的审美意趣。

三、言、行

古人讲究“言行统一”。国学教化最重“道德操守”,内心思想的高度决定“言行”的高度。

从启蒙教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到经学讲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等,都注重规范人们的思想言行,讲“为人之道”“交友之道”“为学之道”“为君子之道”等面面俱到。教化孩子成为一个道德守极高的,言行一致的人。

四、政事

这个指可以谋生的专业技能。

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所做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这个。知识传习所在。

只是每个人的天资有高下的区别,因此在知识传习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游刃有余。

过去,学文不成可以习武,没有死磕在书本知识一条路,学习的途径不存在歧视。等级的划分以社会贡献和德行为依据。

《史记》里的人物传记、《汉书》XX志,如货殖列传、食货志。就是很好的专业知识学习素材,告诉你一个行业的故事,还在最后讲这个行业的操守。

这个在现在情况变的很复杂,标准变了,变成能赚大钱的专业就是有前途的。因此,可以维持温饱,或者一般富足的人,很容易心态失衡,做事的时候就容易浮躁、不专心。这种磁场的恶劣影响之大,已经蔓延至在校的学生。

我过去上学的时候,风气还很淳朴,特别是高中,学习基本上就是全部的事情,很少拉拉杂杂还有其他事情掺和。不像现在的学生,心里面装着过量的社会讯息,看似这个知道一点那个知道一点,实际上精专不多。除非是家长有很强的规划意识,或者学校的教学安排科学,根据时间段,逐步引导增加学生的见识、让其举一反三付诸实践,就这样,也要看个人的秉性天赋。

所以,即使是专业技能的教导,尚且也要在个人天资的基础上,加强正向的引导。

1518年,王阳明先生在平定南赣匪乱以后,为了教化当地,重振社学,特地作了一篇《训蒙大意示读刘伯颂等》,赠予社学教师刘伯颂等人。

在这篇《训蒙大意》中,就儿童教育问题,王阳明全面简述了自己的观点。

王阳明先生说: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以上,说得很明确,就是做人的道理。

这归根结底还是阳明心的主旨:致良知。

做什么,都先要学会做人。就像郭德纲说的:要学会说相声,先要学会做人。大宋心学课也经常说:书法,最重要的是做人。

做人的道理,需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才能真正学到:

1、歌诗

2、礼仪

3、读书

王阳明先生说: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这几句放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陈独秀先生的解释:

这儿句话,是先生教育的方法。歌诗是最容易感动人的,礼仪也是很可以训练人的,读书听诗也可以开火的知识。所以先生用这三样法子,教育童子。

那具体怎么做到呢?

1、从歌诗。

王阳明先生说: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豳抑结滞于音节也。

陈独秀先生解释说:

这儿句话是说,教学生唱歌的道理。不但歌星的辞话,可以鼓动学生的志气,而且儿童的活泼性子,可以藉此善成。儿童忧闷呆滞的光景,也可以藉此解脱。

2、从礼仪。

王阳明先生说: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陈独秀先生解释说:

这几句话,是说教儿童习礼的缘故。不但礼的仪节,可以令儿童整齐严肃,而且可以运动身体,调和血脉,坚强筋骨。

3、从读书。

王阳明先生说: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陈独秀先生解释说:

这几句话,是说教儿童念书的道理。不但是要开他的智慧,并要培养他的心地,扶植他的志气。

我们的国学博大精深,而且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极有认同感,虽然现在很多人嚷着“老祖宗的东西”过时了,但是当你成年,步入社会,你会发现那些有道德,有担当,明义知礼,有节有度的人才能最终成就大业,获得圆满的人生。

总之,进行国学教育,你将收获一个谦和有礼、认真负责的好孩子,收获一个平静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