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儿丨德州齐河人王祝晨邀请泰戈尔来山东讲学
王祝晨,齐河县安头乡王举人村人,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在山东首倡白话文教学,被誉为“山东的胡适”。新中国成立后,任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923年春,时任济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王祝晨,与来校讲学的北大教授沈尹默闲谈时,听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邀请世界著名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中国访问,估计次年4月初来华。
王祝晨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山东接受世界文化名人熏陶的绝好机会,立即托沈尹默回京后去找蔡元培、梁启超,说明山东盼望泰戈尔来讲学。最终,他也成功地请到了泰戈尔,成就了一段佳话。
泰戈尔很激动:
“送子娘娘——这风俗太美啦”
1924年4月初,王祝晨得到消息,泰戈尔一行将坐船于4月11日抵沪,梁启超已同意去山东,路线是从沪到京,再去南京、济南。泰戈尔提出观赏三孔、泰山。
王祝晨非常高兴,立即向教育厅长汇报,得到肯定。因泰戈尔是国际著名人士,厅长和王祝晨一同去向省长龚伯衡汇报,省长决定隆重接待,自己去车站迎接。
王祝晨立即着手安排本校的接待工作。他提前赶到曲阜,接到泰戈尔一行,同游三孔,而后同游泰山。
在泰山的送子娘娘庙中,泰戈尔对一些妇女拿钱买泥娃娃还要很虔诚地用红绸布包起来拿走的做法非常好奇。
王祝晨向他详细讲述了送子娘娘的相关民俗,还没有讲完,泰戈尔已经笑着把王祝晨抱住了,连声说:“太美啦!太美啦!这不是风俗,这是一首动人的诗篇,人民总会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动人诗篇。”
泰戈尔握住王祝晨的手低声问:“您陪同我上山,不怕送子娘娘把您抱回去?”旁边的人都笑出了声。
泰戈尔直摇头:
“人力车夫——让我难过流泪”
4月23日晚7时40分,泰戈尔一行在王祝晨的陪同下,从泰山到达济南,到车站迎接的有200余人,场面非常热烈。
泰戈尔在众人簇拥下走出火车站,笑盈盈地走着,突然停下,脸色低沉下来,嘴唇抖动,小声喊“NO、NO、NO”,徐志摩快步走到泰戈尔身边,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只见在站台前许多拉着车子的人力车夫。
徐志摩赶紧拉着王祝晨说:“在上海也是碰到这情况,泰戈尔极力反对人力车,认为这是残酷的、没有人道观念,你赶快叫他们走。”
王祝晨急速把人力车调走,但临时又无他法,只好请他们走到附近一个旅馆,先休息,一切明天再谈。
24日一早,王祝晨去旅馆见泰戈尔,商定日程。徐志摩对王祝晨说:“泰戈尔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昨晚是他又一次见到用人力车去接他,在上海也是用人力车去接他,使他非常不安,这一点事先忘却告诉你们,我向你们道歉。昨天一夜他又未得安宁,他在深夜里与我们谈了很多,他问我们,为什么在印度、中国这样贫穷国家里,为什么这样多的人力车夫,他说我没有能力去救他们,可我一看到他们我的泪就向心里流淌。”
泰戈尔做演讲:
“真理在哪,我们都应接受”
下午1时,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大礼堂座无虚席,讲台上的横幅是“山东省市各界欢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大会”。
1时30分,泰戈尔在王祝晨、王统照陪同下进入大厅,后面是徐志摩与林徽因。大厅中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
63岁的泰戈尔快步走上了讲台,右手扶左胸上方深深地一礼,说:
我的青年朋友们!很高兴,今天我们集会在这个美丽的泉水喷涌歌唱的地方,看着你们年轻的面目,个个闪亮着聪明与诚恳的志趣,但我们中间却是间隔着年岁的距离,我已经到了黄昏的海边,你们远远站在那日出的家乡。
你们给予我真诚的欢迎,我感谢你们,我想用自己那颗对你们和亚洲伟大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赢得你们的心。当你们的国家为着那未来的前途,站立起来,表达自己民族的精神,我们大家将分享那未来前途的愉快。
我再次指出,不管真理从哪里来,我们都应该接受它,毫不迟疑地赞扬它。如果我们不接受它,我们的文明将是片面的、停滞的。
泰戈尔表情生动,加上徐志摩诗一般的翻译,使听者如醉如痴。
有时听众掌声过于激烈,泰戈尔就用双手合十来请求安静下来,偶尔与徐志摩低声交谈一下,有时林徽因在旁边与同坐一起的王统照低声交谈后对徐志摩的译词表示异议,徐志摩与她有时商讨一下,有时立即改正。
泰戈尔悄悄说:
“我爱安静,爱看潺潺泉水”
泰戈尔讲了两个多小时,王祝晨请他休息,搀扶他坐下休息,泰戈尔手拉着王祝晨一同坐下,低声说:“我不爱讲演请客吃饭这些大场面,我爱安静,爱看潺潺泉水,爱听海洋的波涛声,喜爱在黄昏或月下,二三个朋友喃喃细语无拘无束地谈话,比那青年男女说悄悄话更有味儿。”
泰戈尔忽然想起在庙宇中王祝晨与他谈的拴娃娃风俗,止不住地笑起来,说:“太美啦,那是一首绝妙的诗篇,我回去一定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我想创造这个迷信的人一定是一位天才的农民。”
休息过后,泰戈尔走上讲台,与台下的学子们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第二天,济南的报纸重点报道此事,大标题十分有趣:“东方诗神偕同金童玉女抵济”“世界著名长髯诗翁泰戈尔与长袍面瘦诗人徐志摩和艳如花的林徽因小姐如同松竹梅一幅动人的画卷……
王祝晨邀泰戈尔来济南讲学,在山东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已载7月27日《德州晚报》)
■作者:李兆霞 姜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