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琴记,22
和小朋友们去元代水闸博物馆有二次,一次在夏天,一次在冬天,参观的人很少。
有一次在西渡渡口准备乘轮渡回闵行,因为江面上来往的船多,轮渡临时停航二小时,与一位骑友在岸边聊天。他骑过上海的很多地方,问我有没有去过,他一连问了几个比较偏门的地方,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去过。
最后他说,我再说一个地方,你肯定没去过,因为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他接着说的就是志丹苑元代水闸博物馆,我犹豫了一小会儿,觉得没必要骗人,只能很不好意思地说:去过。不多时轮渡恢复通航,他还要等其他几个骑友,我就先上船走了。
到闵行这边,骑了大概二三公里,后胎被扎破,推车走了好久,找到一家修车铺,一边看着师傅熟练地补胎,一边反思刚才是否应该撒个善意的小谎。
夏天那次我们的队伍从中潭路地铁站出发,没有过苏州河。
冬天这次我们的队伍从上海南站和宋园出发,去程过中山西路苏州河桥,回程走金沙江路苏州河桥,坡度都挺大,小朋友骑得气喘吁吁,但也了解到,元代的吴淞江与今天的苏州河(即吴淞江上海市区段),至少在这一段的河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然这个水闸就不会是遗址,而应该依然在使用。
金沙江路吴淞江桥,此处河道比较曲折
我在小朋友这个年纪的时候,住在苏北一个小镇上,都是平房。改革开放之初,大家的生活条件开始好转,左邻右舍先后改建老房子。吵架是难免的,不过我们基本都知道房子的大致结构,盖房子的步骤,特别记得上正梁时候的那个热闹,主家必须往下撒糖果和云片糕,也撒烟,但我们抢的自然是前二者。
如今在上海建房子的都是大型建筑公司,建的都是摩天大厦,为确保安全,围上一大片,啥也看不到。为什么要打地基,如何打夯,如何砌墙,如何立柱,如何上梁,怎么排瓦,都交给专业设计和建筑人员了。但是我们生活中、语言中、思想中,那么多与建筑相关的概念,就无处落实了。
比如说,我们应该从小就打好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基、础、栋、梁,都是建筑学的概念,不知道这些,大概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了。
志丹苑元代水闸博物馆,或许是一个让小朋友初步了解这些知识的好去处。
大家对石板上的那个洞很感兴趣
是左边那个家伙钻出来的洞,右边是木梁、木板和带铁锭榫的石板
进博物馆之前,前台工作人员说,你们转15分钟就够了,我们二次都磨蹭了一个多小时。
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前,告诉小朋友上海市目前有40处国保单位,他们都去过哪些?他们认为这是第一个,其实是以前没注意,他们都去过好几个,诸如四行仓库、外滩、豫园等,看来文保部门任重而道远。
从水闸博物馆出来,夏天那次我们去了真如寺,其大殿是另一个元代建筑,也是国保单位。
真如寺大殿
元代水闸与真如寺大殿,很可能都是按照《营造法式》来设计和施工。《营造法式》由北宋将作监李诫主编,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杜防施工过程中的贪污盗窃。但后世却是用作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主持修建元代水闸的是当时的都水少监任仁发,青龙镇人,同时也是一名书画家,以画马闻名。据《元史》记载,任仁发在吴淞江上同时修建了六座水闸,目前只发现这一座,出土时距离地面7米多,或许另外几座水闸的遗址还深埋在地下。
1929年开始,中国建筑学者在美国庚款资助下,举办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后渐成气候,从松散的个人学术讲座发展成有组织的学术团体。1930年,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在北平创立营造学社。一直到1946年停止活动,营造学社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冬天这次,我们换个地方,去了北面的韩塔园与桃浦中央绿地。
水闸博物馆展出了几件韩瓶,相传韩世忠曾用这种瓶装酒犒赏将士。在上海地区发现过很多类似的瓶子,看起来南宋时期上海一带的酿酒业很发达,因此在吴淞江下游的支流上海浦岸边设立的管理酒业的上海务。
韩塔原来有二座,现存为北塔,据说也是韩世忠所建,筑于桃浦岸边,用以标渡。韩世忠所部应该是从这一带出发,前往金山、黄天荡,大战金兀术,差点擒杀这位女真名将。据记载,清代曾二次重建韩塔,2000年因年久失修而倒塌,2003年在原址重修。
桃浦中央绿地紧邻韩塔园,规模巨大,目前刚修好一半。天朗气清,我们休息一下,小朋友在绿地上撒欢。接下来还有24公里的路程,骑回家。
骑行水闸博物馆、真如寺轨迹
骑行水闸博物馆、韩塔园轨迹
小朋友的骑行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