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小事比民族英雄伟业更壮观?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明星小事比民族英雄伟业更壮观,这是个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始终存在并被长期讨论的现象。明星小事上热搜向来是习惯,不过这一方面跟推荐机制有关,毕竟和平年代普通群体并不存在太多苦大仇深,但凡没有爆发挑战底线的大事件,都偏向娱乐至死的态度,因此对那些能提供至少精神快餐消费的参与者有更多情怀。另一方面,这些也是生意,买热搜和僵尸粉是常有的事情,作为娱乐圈绝缘体,我有时看榜单都不清楚主角到底有什么名场面。
这是市场的需求,非常庞大的资源。为了起哄造星,资本家入侵饭圈亚文化,因此才有近期出现“复古”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倒牛奶”闹剧。抛开荒唐操作,搞选秀是一门带学问的投资,本质上就是古代没大纲但同样存在的营销。营销向来是人生的基本操作,情景百搭,无论工作还是恋爱,都离不开。营销可以翻译成为打造人设和留个好印象,诸如此类,未必贬义。只不过明星这个身份,对营销的使用比较夸张而已。
民族英雄伟业之所以没那么壮观,是因为比较高大上,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才能掌控基本功,连兴趣都不例外。普通人对于这些庞大伟业,程度大概“叶公好龙”,崇拜和跟风没问题,可要真正形成体系信仰,确实有挑战。除非伟业有网红和流行事的属性,否则话题的活跃会集中在小众范围。
很多叫嚣这个话题的人,其实自身参与感不强,真正沉迷民族英雄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可能不在乎自己所参与的话题缺乏普遍的共鸣。这里可以使用那个著名的案例——“我真有一头牛”。有些网民起哄该话题,只是为了秀优越感和道德绑架而已。针对高大上进行凑热闹既是人类的部分本能,也是对审美和价值观一种虚假的走捷径。
当然,我肯定也不支持明星小事比民族英雄伟业更壮观的现象。但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避免这样的大背景产生,英国地铁人均一本书其实有隐藏的真相,那就是信号不好。国际流行话题的成分不会特殊到哪里去,真正决定个体差异的永远是差异的个体,而非最表面的标签。所以单凭有限数量有限时间有限力度还有限诚意的号召,根本无法改变大环境。与其道德绑架,还不如自我道德绑架,对自身要求关注民族英雄伟业超过明星小事,是关于反对这个现象最好的支持。
明星小事或者民族英雄伟业以及其他话题确实有境界上的高低,层次有区别会塑造个体的思维意识,但这不代表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频繁公开纠正别人的兴趣爱好,具体是要那些关注明星小事的人专注研究民族英雄伟业是一种善举,有这个行为习惯的群体不意味着就掌控真正的理论。
可当局者迷将该类型误会扩大成为常识认知的话,就会着急在任何事件起源以后不承担责任地发声,推波助澜或许不至于,但造成自身思维的矮化,得不偿失。评价,最好能更宏观一点。表达情绪是无可厚非的,而深层次理解事件,才有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