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访金口老茶馆 穿越时空逛老街

江夏金口,古称涂口,以金水河入长江之口得名。人称“天下十八口,除了汉口数金口。”

在宋朝时,金口已形成江南名镇,这里“商贾辐辏,人烟鳞集,桅樯如林,首尾相接,百货盛集”,成为商业繁盛的市镇,有“黄金口岸”之称,其繁华程度,堪比汉口。明代诗人王静《江汉朝宗》诗描绘了这种繁盛的情景:“岷江汉水合重流,远接长天领素秋。滚滚烟波归大海,滔滔雪浪渡芳洲。鱼吹萍靥通金口,鸥荡芦花过岸头。飞鹭落霞吟趣处,云帆往来送行舟。”清人段灿撰文云:“踞口比屋而居者,星布棋列如画,四方百货,日夕牣集,舳舻帆樯,络绎不绝”。民国初,正街与西横街两街两侧商铺栉比,摊贩密布,市面繁荣。现后山街还保留约200米长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侧有清代遗留的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小镇古风犹存。

经济好不好,茶馆见分晓。由于面临长江,金口历来不仅是蒲圻、咸宁、嘉鱼、江夏四邑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也是外省竹木的集散之地,最早的茶客大多是来自四川和湖南的放船工。随着明清金口商业的日趋发展,从川﹑湘﹑赣﹑浙等诸省来往于金口的行商坐贾及船帮日益增多,作为商业交易与商旅休憩的茶馆、茶亭一时遍布金口的街市码头。

到了清代金口的茶馆被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大类。商业性茶馆、茶楼大多装修豪华,极富古典茶文化清雅氛围,门庭大多挂墨底绿色对联,写有如“李白豪饮水酒里,杜甫品茗草木中”等之类的雅联。茶堂宽敞而清雅,内设茶案、茶几和学士椅五六十套。所用茶具非常讲究,盛茶用盖碗茶具,泡茶用宜兴紫陶壶或湖南瓷壶,泡出来的茶香味纯真。

茶馆内另还设有弹唱说书类的演艺台,湖北评书常常连说数场,听众总是坐的满满堂堂。饮茶时一边还伴有糖果、瓜籽、麻花、芝麻饼之类的“茶点小吃”,边听便饮用,十分惬意。当时的“赵公茶楼”﹑“金江茶楼”﹑“清芬茶馆”﹑“望江楼”等都是这种商业性茶馆。淡然在这类茶楼茶馆里,“三教九流”云集,鱼龙混杂,各行业茶客在此边饮茶边交流生意行情,江湖趣闻,联络感情,偶尔调解同行纠纷。也有茶客携妓引凤抹牌赌博吸食烟土,湖广总督林则徐督鄂两年,首次在江夏禁烟时曾将这类茶馆作为重点查办。

而公益性茶馆,金口人俗称“大碗茶馆”。一间铺屋,一个跑堂,几张桌子及板凳,就足够开店。所用的茶具就只有粗茶大碗,这类茶馆只收点柴火、人工力资钱。来此喝茶的茶客多是赶早市的市民、渔民和放船工。往往是一大碗茶,两个烧饼或包子在此边过早边饮茶,小憩片刻即走。

此外,民风淳朴,炎夏之际在金口的街头、码头、路口还设有免费施茶的茶亭、茶棚,这类公益性茶馆、茶亭、茶棚,多是一些乐善好施的商界大户或乡绅倡办的,金口比较知名的有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普安善堂的几位堂董:杨礼臣、方华堂、曾海云等人。每天他们将泡好的茶一担担的倒入大缸中,由来往行人用竹筒自取自饮。金水闸较知名的是清光绪元年(1875年)邱德昭等人在凉亭山集资修建的茶亭,他们设亭供过往行人饮茶休息。并将捐资者的姓名铸钟刻于其上,以示纪念。

茶文化在解放后的金口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金口人将定婚送礼称为“茶礼”;大凡家中有客人到访,均“奉茶”招待;外出辩别真假金口人,大多以“茶盅酒盅”四字的发音来会晤乡亲。解放后,由于地区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水路贸易的日趋没落,商客稀少,茶馆冷清,也逐渐淡出江湖,不复当年的兴盛。

碧水蓝天翠欲流,落霞泛影灿金瓯。夜明浪静水含月,帆鼓船行风送舟。江风吹拂我的面颊,思绪随我飘得很远。金口则以人文为胜,以水为美,茶由人品,水會养人,金口的旅游资源不应被埋没。时至今日,金口建有中山舰博物馆文化区,乡村开发农家游,随着旅游事业兴旺发展,我想,金口茶馆作为古镇一景,也会恢复昔日的风采吧!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