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瓦屋和楼房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茅屋总归是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吹破了屋顶,卷走了茅草,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杜甫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中写下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把天下人都能住上广厦作为自己的愿望。但是,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代统治阶级都没有解决这个生存的基本问题。
草舍,覆盖屋顶的是一张张草扇,草扇用毛竹条作筋,俗称草扇骨,再在筋上扎上一束束稻草。草舍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叫草舍,草舍和瓦房一样有门也有窗,横梁、立柱和椽子都用木材制成,墙壁用砖砌成。中等的叫稻桶舍,稻桶舍横梁、立柱和椽子用木材也用毛竹,大多为一间两批,极像一只倒覆的稻桶。外墙用草扇,内墙用篾白作筋,再糊上泥,俗称泥水壁。下等的叫火筒舍或直筒舍,火筒舍的横梁和立柱均为毛竹,屋形南北长东西窄,只开一个朝南的门,就像今天的塑料大棚,形状就像一个横放的吹火筒。草舍每年秋天就要维修屋顶,俗称“盖散草”。“盖散草”先在屋顶由下而上盖上一层层稻草,然后用毛竹条作经,小竹子作纬编成栅栏状的“压舍竹”,压在上面。
草舍虽然简陋,但总归还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窝,但是在解放前,贫苦人家住草舍也是奢望。据大云乡相关调查资料统计,解放前,全乡共有1317户,5632人,有草舍1751间,有瓦房1253.5间,草舍占58.4%。其中无房户80户,占总户数的6.1%,无房人口317人,占总人口的5.6%。
1950年代,我家六口人,住的是两间一批的草舍,和住稻桶舍和火筒舍的人家相比,我家的条件还不算搭底。住草舍最怕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一到黄梅季节,霉烂的稻草中会滋生一条条状如蜈蚣的爬虫,这种爬虫奇臭无比,俗称“臭爬娘”。记得有一次,一条“臭爬娘”掉进了饭锅中,整锅饭只得拿去喂鸡。为了祈祷“臭爬娘”不来滋扰我家,每年清明节,妈妈就让我写上“清明送九娘,一送送到东海洋,永生永世不还乡”的纸条,放在火中烧掉。第二件事是最害怕遇上带龙卷风的雷阵雨,俗称“龙风暴头”。每当夏秋之交,西边的阵头云一起,老爸十万火急地从地头跑回家中,用稻草绳和茅草绳给房顶加保险。
19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贯彻了“六十条”后,允许棉农在完成国家计划后,超产的皮棉和自留地生产的皮棉调换木材。到文革前,大云乡大多数人家,都利用这个机会,把草房改建成了瓦房。这一时期建成的瓦房,房顶的瓦片多用大瓦片,原因是这种瓦片重量轻,可以利用原来草舍的部分横梁。大瓦片形状长方形,过去洋房多用此瓦,故谓之洋瓦片屋。
1980年代开始,不少家庭把矮平房改建成高度6米左右的高大瓦房,俗称高平屋。高平屋的堂屋正面有4扇大门,东西厢房南北开大窗.地面浇铸水泥地坪.通风透光、保暖,防潮性能好,占地面积一-般在85~ 130平方米。
1980 年代中期后,少数收人高的家庭开始翻建2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因为楼板都由建筑队预先浇注,俗称预制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左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方针,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1990年代后期开始,新建和改建的楼房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有部件都在现场浇注。2021年,我家周围30户人家,共有楼房29幢,其中预制18幢,现浇11幢。有平房一座,平房主人是一位残疾人,平房有长河民政所出资建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21年,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