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17)
二十八
陈子昂是个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自己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由于他实在不愿意同一般的庸俗官吏在一起,热衷富贵。他在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是他的《感遇诗》,这在彼时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感遇诗》共计38首,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有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慨与不平,有对当下政治的批判与抗议,有对民众苦难生活的描绘和同情,也有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有的文章说这是陈子昂年轻时代写下的,据学者考证,应是陈子昂多个时期,不是一时一地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出诗人一生生活和思想。
他在诗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一反初唐艳丽纤弱的诗风,而开盛唐素朴雄健的诗风。集中体现他这一主张就是那篇著名的《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这篇文章里,陈子昂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主要包括风骨和兴寄两点。
风骨就是:内容健康、思想高尚充沛,反映刚健充实的内容,兴寄就是运用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表现手法,要求诗歌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二十九
唐诗所有的形式和风格,萌芽于隋代,形成于初唐,从来文学史家都是以沈佺期、宋之问作为唐代律诗的创造者。他们的诗,声律谨严,对仗精工。
我们已经选读了23位诗人的诗,共计60首,5个专题,代表了初唐诗坛和诗人的风格及特征,也代表初唐诗坛和诗人的成就,这些诗人都是在初唐时期缔造的新政体、新制度、新社会、新文化中培养出来的,他们在继承前代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运用新的题材,创造新的形式与风格,中国文学诗上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了——唐诗。
但这还不是唐诗的高潮,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