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唐诗解读——杜甫之《后出塞五首》(其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注:
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阳必经上东门,因军营驻扎于此,故名曰“东门营”。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晋杜预在黄河上架设浮桥,是通往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马鸣”句: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悲笳:笳是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古诗中常以悲形其声。
霍嫖姚: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后世遂以“嫖姚”称之。
解读:
这一首紧承第一首,叙述了士兵入伍以后在部队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诗的意境营造,被南宋诗人刘辰翁誉为:“其时、其境、其情,真横槊间境,复欲一语以似,千古不可得。”
首两句点明军队行进的路线,“东门营”“河阳桥”两地名连接来看,我们可以感觉到行军的急速,主人公朝发夕至,非常急切地赶到军营报到、出征,中间没有任何的耽搁和停留。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这首诗的名句,从《诗经﹒小雅﹒车攻》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二句化用而来,竟境苍劲瑰奇。落日的余晖照映着招展的红旗,伴随着猎猎的风声,时而传来阵阵马鸣声,诗人在听觉感官司中又加入落日余晖的视觉景象,使得全诗意境更为立体。
接下来的六句——“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诗人将平野军营的壮阔、整肃、威严通过一幅幅画面,以雄浑的笔调有序地表现了出来,读来令人心胸开阔。全军在空旷的野外驻扎起千万顶营帐,也许是士兵们初来乍到,对军队中军法军纪还不是太熟悉,所以一开始有些嘈杂,这时军中的管事者相“招”,很快,在严明的纪律约束下,军中数万帷幕竟然顿时变得寂静无声。此时原野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寂寥的夜空,一切是那么的安静,忽然一阵悲壮的号角声划破长空,惊扰着宁静的夜空,搅动着士兵们的思乡情怀,顿使他们在内心产生一种肃然的感受,但这种情绪在集体生活中不能够轻易流露出来。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此时军旗招展,战马嘶鸣,诗中主人公之前认为从军建功可唾手可得,可一到军营,发现纪律森严,军容肃穆,一改初来乍到的骄纵之情,内心不由得想,统领这支军队的人是谁?诗人的回答是恐怕只有西汉的嫖姚将军霍去病才能带领这样的军队。至此全诗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结构严密,层层相生,写景叙事,俱有声色,以设问收束全篇,堪称入神,所以浦起龙认为这首诗:“须看层次精密,又须看夹景夹叙,有声有彩。”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