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唐诗解读——杜甫之《吾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
老孙子:言崇简乃其祖之孙并与自己同宗,此句写宗族传承。
古人风:安时处顺,勤家忧国,皆所谓质朴古风也。
解读:
这首五言律诗,处处流露了作者对堂孙崇简的喜爱之情。对他那自食其力、穿着无华、忧虑国事、学识渊博、质朴敦厚的品德和风尚,予以充分的肯定和夸奖。读者从中也自然领悟到杜甫对晚辈的要求和做人的准则。
此二语虽属琐事,而仁民爱物之心,蔼然言外。其《示吾宗》诗云: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似平淡,而一为修身之本,一为治国之本。布衣契稷,不仅以诗史称也。
清人边连宝所著的《杜律启蒙》中认为,“质朴古人风”是主句,下六句都见其质朴处。“耕凿安时论”,所谓民之质矣日月饮食者也。“衣冠与世同”,言不为不忠之奇服也。五句,言其勤,六句,言其忠。已起下联语君臣而经书满腹,才不是田舍翁之质朴,然正非质朴人不能。人只以丰标自善者,必非识字人也。
金圣叹曾从微妙的君臣关系这一角度,将这首诗理解为是诗人将批判矛头再次指向皇上。杜诗《吾宗》说:前半首,金批为:“'安时论’'与世同’六字,针砭多少。”此系圣叹借题发挥,批评庸庸碌碌,不求作为的朝廷众臣。后半首他批评道:“'早起’云'在家,'忧国’云'年丰’,未及君臣之际,不过尔尔。此真正'安时论’'与世同’者,然非经书满腹者不能。固知结语,不在意外转出,乃深证上六句之妙也。今日经书满腹者,君臣之际,往往难言,始信先生此诗,不可不读。”则又进一步引申,讥刺“经书满腹”的大臣明哲保身,既无责任心、事业心,又无识见和才华,君臣之际既互不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又不肯也不能坦率讨论国家大事,而仅以虚礼缛节,互相敷衍而已。大臣的颟顸昏聩固令人可憎,但皇帝喜怒无常、行动无节,不能纳谏,造成“伴君如伴虎”的局面,主要是应由皇帝负责的。有其君必有其臣,所以圣叹将如此君臣,绑在一起加以谴责。这当然是金圣叹一家之言。
杜甫和南宋辛弃疾二人皆处多难时代,常为忧愁所笼罩,但是他们的忧愁,绝不是柳永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儿女之间的私情,而全然是时世之忧,君国之愁,是一种仁人君子“专为天下苍生而谋”的博大胸怀。这种感情,决不因个人进退得失而转移,而是始终如一,死而后已。这正是儒家精英分子所具有的一种可贵情操。杜甫《吾宗》诗中,赞族人亦自赞日:“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辛弃疾在被迫筑室上饶带湖以便隐居时所撰《新居上梁文》中化用杜句以述怀云:“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正是由于共同具有这种高尚的忧患感和责任感,两人才会在各自的环境里写出了那么多动人心弦的堪称时代最强音的好诗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