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唐诗解读——李白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此山大明寺读书。
青蔼:青色的云气。
解读:
关于这首诗,我极喜欢贺贻孙在《诗筏》的说法:“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何物戴天山道士,自太白写来,便觉无烟火气。此皆不必以切题为妙者”。诗人早年曾在四川江油境内的大康山也就是戴天山读书,这首诗实际是他寻访一位老友,可见他曾在这里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诗人虽然没有寻得到朋友,但却被寻找途中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致所吸引,寻朋友不遇的失落与美丽景色带给他的美好享受交织成了全诗最主要的感情色彩。
一声犬吠随溪水穿过山村,在一声声吚吚呀呀次第的柴门打开声中,新的一天开始了,桃花张开了花蕾,每一片的花瓣都含着一滴含香的露水。此时树青、溪清、风轻,两三只麋鹿在密林深处进进出出,悠闲自在,同上的首观,钟声杳然。
茂盛的野竹分开云雾穿入青天,飞泉挂在碧绿的山峰上,这是诗人举目所见景致。云雾环绕的竹林,飞流直下的瀑布,一个“分”字,表现了野竹的修长和地势的高拔,一个“挂”字,借远景巧妙地表现了道院地形的特点。置身于其中,不难想象,道院的幽静雅洁,道士们恬静高雅,诗人原本是来寻访道士,奈何道士不在,自己却并不马上返程,而是细细品味眼前的景色来,故中两联既是写景,又是写人,处处关合诗题,步步向前推进,为下一联蓄足气势。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道院的道士不在,他什么时候出站的,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也没有人知道,或许他此时正高卧山崖之上的那片云朵之下,或许他此时坐在溪边与山风对弈。这样的日子,这样的经历,怎么不令人心驰神往呢?诗人虽心有所失,但似心有所得,身子斜倚在松树下,似乎人世间的恩怨,也悄然淡去。一个“愁”字传神地描写了诗人的心情,失落而不失轻巧,“两三”则为全诗增添了几份趣味,顾安认为,“从水次有人家处渐渐走到深林绝壑之间,而道士竟不知在何处也。仙乎仙乎!此等诗随手写出,看他层次之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