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不应限缩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 知识产权Insight第128期

知识产权Insight第128期
案件背景和法律问题:
本案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20)摘要之6,涉及权利要求的解释。
涉案专利是专利号为ZL201510143390.2,专利名称为“一种箱包密码锁”的发明专利。
专利权人主张保护的权利要求1为:
1. 一种箱包密码锁,包括推制3、密码轮机构6和可与拉链头扣合的锁钩4,其特征在于:
推制设于锁钩与密码轮机构之间;
上锁时,拉链头扣合于锁钩,推制抵顶锁钩以限制锁钩的运动,密码轮机构抵顶推制以限制推制的运动;
密码解锁时,正确密码,推动推制,推制带动锁钩运动以使锁钩与拉链头脱离;
推制与密码轮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推制自动复位的推制复位弹簧。
涉案专利附图为:
附图标记:1-底壳;2-面壳、20-凹槽;3-推制;4-锁钩;5-调码机构;6-密码轮机构、60-轮轴;7-锁芯、70-阻挡部
本案二审法院在侵权比对时,作出如下分析:
“根据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记载,结合说明书和附图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可知,零部件的结构关系为推制内设有锁芯孔,锁芯孔内有可相对于推制转动的锁芯,锁芯轴底部固接有阻挡部,推制与密码轮机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部件的传动关系为:当处于锁紧状态时,推制抵顶锁钩以限制锁钩的运动,密码轮机构的延伸件抵顶阻挡部以限制推制的运动;若是钥匙解锁,锁芯转动后,阻挡部与轮轴端部错开,密码轮机构解除对推制的抵顶;若是密码解锁,输入正确密码,轮轴可相对面壳往复运动,密码轮机构解除对推制运动的限制;解锁状态下,推制带动锁钩运动使得锁钩与拉链头脱离后,复位弹簧带动推制复位。经查,被诉侵权产品的推制内设有锁芯孔,锁芯孔内有可相对于推制转动的锁芯、锁芯轴底部套设有传动滑块,密码轮和推制之间的中心杆上套设有中心杆弹簧,两锁钩内侧分别设置有锁钩复位弹簧。其传动关系为:当处于锁紧状态时,推制抵顶锁钩以限制锁钩的运动,中心杆抵顶传动滑块以限制推制的运动;若是钥匙解锁,锁芯带动传动滑块转动,传动滑块与锁钩及中心杆错开,推制被解除限制;若是密码解锁,输入正确密码,密码轮机构解除对推制运动的限制;解锁状态下,推制带动锁钩运动使得锁钩与拉链头脱离后,中心杆压簧与锁钩复位弹簧一起带动推制复位”。
可见,二审法院在侵权比对时,为了查明涉案专利保护的产品结构,不仅仅基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而且引入了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一些内容。
对于这种评述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时会如何认定呢?
这对于专利实务又有何启示,请看文末大岭简评。

案例:东莞市景瑜实业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再审案
案号:(2020)最高法民申4059号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20)
裁判要旨: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不应用于限缩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以其记载的技术特征为准,在解释独立权利要求时不应引入从属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从而不合理地限缩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裁判文书摘录:

本院经审查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依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同时,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对权利要求的理解,确定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权利要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侵权比对时,既要以权利要求1记载的内容为准,也可结合说明书进行相应的解释。

本案中,怡丰公司主张作为保护依据的权利要求1可被划分为如下技术特征:1.一种箱包密码锁,包括推制、密码轮机构和可与拉链头扣合的锁钩;2.推制设于锁钩与密码轮机构之间;3.上锁时,拉链头扣合于锁钩,推制抵顶锁钩以限制锁钩的运动,密码轮机构抵顶推制以限制推制的运动;4.密码解锁时,正确密码,推动推制,推制带动锁钩运动以使锁钩与拉链头脱离;5.推制与密码轮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推制自动复位的推制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涉案专利说明书中对背景技术及有益效果进行了描述,现有技术中的推制需经活动片控制锁钩,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安全性低等缺点,而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推制设置于锁钩和密码轮/锁芯之间,直接抵制于锁钩,实现了推制与锁钩的运动的“同步化”,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由此可知,判断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关键看其是否具备技术特征1、2、5中所述的部件及位置关系,以及其工作过程是否与技术特征3、4具有一致性,二审法院将从属权利要求中有关钥匙解锁的技术特征作为侵权比对的依据,有所不当,但不影响结论,本院予以纠正。根据本案一、二审法院查明的事实,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具备技术特征1、2中的部件,密码解锁时也符合技术特征4的描述,二者的两点区别在于:一是技术特征3,即在锁紧状态下,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传动滑块”这一部件,中心杆抵顶传动滑块以限制推制的运动;二是技术特征5,即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在密码轮和推制之间的中心杆上套设有中心杆弹簧,两锁钩内侧分别设置有锁钩复位弹簧。

关于技术特征3,技术特征3的采用了“锁钩 推制 密码轮机构”的结构,结合技术特征4的内容,二者可相互抵制,同步运动。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虽然在锁芯轴底部套设了“传动滑块”,但无论在锁紧状态还是解锁状态,均不影响锁钩和推制之间的抵制关系,其虽然存在于锁芯和推制之间,作为传输抵制力的载体,也不影响锁芯和推制之间的抵制关系。因此,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具备技术特征3。

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无论钥匙解锁抑或密码解锁,推制均可带动锁钩进行运动,此特征与景瑜公司所称的涉案专利确权程序中的对比文件并不完全一致,故对其相关主张,本院不予采信。

关于技术特征5,其仅记载了弹簧位于推制和密码轮之间,用于推制的复位,并未限定更为具体的位置。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中心杆弹簧也位于推制和密码轮之间,与设置在锁钩处的弹簧在客观上共同起到了复位推制的作用,一、二审法院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了技术特征5,并无不当。

综合上述分析,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落入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一、二审法院关于侵权认定的结论正确,本院予以维持。

(审理法官:佟姝 毛立华 戴怡婷)

大岭简评:
机械机构类专利,看似简单明确,实则抽象复杂。如果仅看权利要求的限定,往往难以理解产品的具体结构,因此,必须要结合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理解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1虽是一个产品权利要求,但包含了产品运动方式的特征,这就显得更为复杂,为了查明其真正要保护的结构和运动方式,二审法院在评述时引入了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内容。结合说明书和附图理解权利要求是必要的,但是,在侵权比对时,落脚点仍然应当是权利要求记载的特征。
本案还给出一个实务启示,案件的最终结构表明本案机械产品的权利要求的撰写比较成功,即其不仅仅用具体的机械机构进行限定,而且采用了上锁和解锁时部件的运动方式和抵制关系来限定,因而使得被诉产品的具体结构与说明书实施例有区别的情况下,仍然被认定为落入专利的保护范围。但是,这种撰写的难度较高,需要在说明书实施例的支持之下,进行合理概括。对于大部分专利而言,能够忠实地把产品结构描述清楚,就已经不易。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