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王者红宝石,有烧无烧、产地对其有何影响?
红宝石是一种广为人知的珍贵宝石,一提名字大家都会觉得价值不菲,在中外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在宝石界的地位十分高。另外,人类对红色的喜爱天生流淌在血液里。
红宝石的价值构成
国际上其实并没有红宝石分级的统一标准,基本各家实验室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比如由国检颁布的红宝石分级国家标准里,红宝石在同一光源下从颜色、净度、火彩和质量来分级。虽然各标准的说法不同,但是关注的重点基本上一致。
红宝石一直保持着彩宝界克拉单价最高的地位,多次打破拍卖纪录,顶级的红宝石令无数人追捧,并且长年以来高质量红宝石价值一直在提升,而对红宝石价值影响最大的就是颜色。
颜色可以从色调和彩度两个方面影响红宝石价值。色调可以分为红色、紫红色、橙红色,以纯正的红色最为稀有珍贵。这种纯正的红色由适量的Cr3+引起,如果参杂了别的离子或者浓度不够,就达不到这样的颜色。
彩度可分为Deep、Vivid、Intense和Moderate,Vivid 是最理想的,太深太浅都不利于红宝石的价值。其中最好的颜色在商业上被称为“鸽血红”(Pigeon’s Blood),用于描述一种略带紫或者粉调的艳红色,并且伴有柔和且鲜艳生动的红色荧光。
净度对于红宝石这样拥有浓郁颜色的宝石来说,要求并不苛刻,甚至有些专业人士觉得起码也得有点包体,红宝石由多种元素共同构成,生长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变质岩中,红宝石要做到像钻石那样的Flawless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内部包裹体也不能太多,否则就会影响到红宝石的透明度、火彩,并直接影响红宝石价值。一般,10倍放大镜下干净就是非常干净的,肉眼可见干净即为被广泛接受的干净。
净度对于红宝石级别的影响要建立在颜色级别的基础之上。只要颜色达到一定程度了,净度要求可以相对更宽松一下,许多拍卖会上的顶级宝石并不肉眼干净。
切工评价需要考虑琢型和参考前两个价值因素。琢型需要考虑比例、修饰程度,不严格分级,以肉眼判断为准。优质的红宝石更容易得到好切工,质量差点的切割师傅也就不那么走心了。
有烧无烧是什么?
烧这个词非常的准确,因为红宝石的热处理确实是在坩埚里烧出来的,在泰国不用多么专业的器械就能烧。有烧就是指红宝石受过热处理,无烧就是没有。
热处理是一种人为改善宝石的方法,一些热处理后的红宝石可以去除原本的褐色调、蓝色调,也可以产生星光效应,和处理一些包裹体引起的问题。
热处理后的红宝石出现圆盘裂隙 图片来自Guild实验室
看到这里,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红宝石要区分有烧和无烧了,颜色是红宝石最重要的价值因素,天然是宝石珍贵的原因之一,烧过的红宝石原本价值不如天然高品质的,经过改善后,即使呈现出更好的外观在价值上也会打个折旧。现代鉴定技术已经能够对烧的程度进行大致的判断,这种程度上的差别也会影响到价值。
不过各花入各眼,天然高品质宝石毕竟十分稀少,有的人对这一改善过程接受程度很高,就像人的整容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难以接受,微调就容易接受地多。
产地为何能影响宝石的价值?
产地对于珍贵的彩色宝石来说是一种出身证明,这来自于有的地区产出过极优质的宝石,在历史上留下了烙印和影响,成为了该种宝石的重要产地,比如缅甸抹谷的鸽血红,克什米尔的蓝宝石。像产量较大的水晶,或者根本无法区分产地的钻石,就并不具备产地意义。
莫桑比克红宝石的角闪石包体 图片来自AIGS
特征包体曾经是鉴定产地的重要依据,但是宝石的包体和生长的地质环境有很大关系,相似的地质条件可能有相似的包体特征,“糖浆状包体”曾经被认为是缅甸抹谷的独特特征,但后来发现部分越南红宝石也可能拥有。现在判断产地依据,要靠可靠的数据库、信息来源。
缅甸抹谷
对于红宝石来说,只有优质的红宝石才够格谈论产地,也只有缅甸抹谷的红宝石才能拥有较大的产地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