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推进每月一事,好习惯,助你事半功倍
——童喜喜
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实验研发的一个特殊的教育行动,是一个在推进的过程中非常受一线教师欢迎的行动。这个行动的推动简明易行,能够把零碎的学校生活统一起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是,在这个行动的推动之中,仍然可以发现,善于做每月一事的实验者和只是一般做每月一事的实验者,彼此之间有着相当多的不同,就导致了最后的结果是浮在表面,还是真正卓有成效的差别。
在此,我们必须对每月一事的内涵和要点进行分析。
第一,推进每月一事,强调以课程的理念,全面整合
每月一事,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做一件事。这种做法,正是把课程“少而精透”,围绕主题的理念,全面整合了所有的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工作。
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从学校管理者的层面来说,无论是日常教学工作,还是日常开展的各种活动,还是其他种种相关的日常工作,都可以选择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这样集中发力,可以让工作更有章法。
因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学方式,是工业时代的分科为特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壁垒森严。这种分科当然有它的合理性,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入了解各种知识,但是正如全球教育领先的芬兰在2015年3月重新对分科进行审视那样,芬兰并不会取消学科教学,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进行更好的、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能力可以迎接未来、面对挑战,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新的课程改革,方向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因此每月一事的推进过程中,只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才能够真正把握住每月一事的核心,才能够把更多的包括课堂上的教学和每月一次的主题进行关联。尤其是日常阅读方面的、课外活动方面的内容必须和每月一事进行深度地关联,成为每月一事最根本的两种形式,才能够以阅读这种方式,将每月一事真正深化到每个人的内心。以活动这样的方式,才能激发起更多人的参与,在真正的生活中把每月一次的主题融会贯通。
第二,推进每月一事,强调以习惯的养成,夯实素养
之所以会每个月做一件事,是希望能够在推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习惯。新教育主报告曾经以《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为题,指出习惯的重要性,一个人最终就是各种不同习惯的产物。因为在漫长的人生中,需要去思考的很多,可是在行动的时候,不知不觉都会受到习惯的影响。就这点而言,早就有“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我们也遵循了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提出了“每月一事”的概念。事实上,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早就发现养成习惯的时间长短,根据习惯的难易程度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所以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把习惯的养成视为工作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对“每月一事”工作是否取得成效进行简单明确的评价,从而指导工作进一步开展。是否应该加深内涵,这应该有更长的时间、更为深入的落实当下的这一个层次,比如我们是否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是否在全员中,无论学生教师等人都能够喜欢阅读;比如我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是否能够随时关灯,随时关掉水龙头等这样的习惯。它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的各个角落,教育生活其实就是关于细节的点点滴滴所累积起来的。
第三,推进每月一事,强调以螺旋的方式,加深内涵
如果没有对推进每月一事的深刻认识,那么我们会误以为推进每月一事一共就是12件事。一共是12件事,那么在今年推动完了之后,明年怎么推动呢?在小学推动结束了,在中学也同样的推动吗?小学一年级和小学六年级,我们又怎么推动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混沌不清,操作就会大打折扣。在2016年的《新教育年度总报告》的研制过程中已经明确把每月一事分为12个习纲,36个习目,并且对每个习目进行了事名的举例。
每月一事12习纲36习目
(注:摘自2016年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严格地说“每月一事”是围绕着12个大的习惯养成对应的是12种素养,每一种素养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而每一个目标,又可以从低层级、简单的层次到难度较大的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然后每个层次都可以用具体的不同的一件事情来进行落实,因此,真正的每月一事是可以围绕相应的主题在不同的年龄段,在不同的人群中以螺旋性上升的方式,不断深入生化,从而推进。当然,在具体的推进落实过程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能够协助人们更有效率、更有品质、更为简便地落实这件事情,落实每月一事这个行动。
本文选自童喜喜
《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