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个热闹说说防患野生菌中毒(上)

贺新生老师发来一个文件,是国家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李海蛟博士的一个关于野生毒蘑菇的科普PPT材料。真心讲,这个材料确实很好,不然贺老师也不会郑重其事分享给我。但我们不可能不就此讨论几句,然后不得不感叹,其实这些好东西的效果可能没有那么理想。
实际上,云南省每一年也要出现不少类似的资料,杨祝良老师都曾经亲自操刀做过宣传,云南各地张贴各类毒蘑菇图片也很多,不可谓不努力。但实际上云南每一年的野生菌中毒事件的数量,未必有很大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所以不得不回头检讨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首先,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代表了相关知识的普及不够,这一点不会有人反对,而且可以肯定目前活跃的相关科学家都有为这个事情努力过,每一个大范围(省)的知名的大型真菌分类学者,几乎都或多或少做过相关工作。所以,我个人认为,野生菌中毒的问题,知识普及根本上不是关键的解决之道,并且导致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的本质也不在这个方面。
现在我们不能回避的难题,是能不能就一个问题更加全面的分析,就像某些辩论赛那样,说是科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事实上大体上很少问题是纯科技的会纯社会的。野生菌中毒的问题其实有很深的社会性原因,说具体点,就是既有传统的非科学概念谬种流传因素或者说是文化问题(批评土特产是危险动作),也有教育没能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问题,更有许多涉及产业和产品误区的方面。
一、传统非科学概念影响。
中国传统的,对于自然的认知体系,不是基于数学基础的,而是基于感官的直线思维的,或者称之为玄学基础的认知。
在大型真菌的分类上,现代科学是力求还原本质,因此衍生出基于几何的形态描述,基于代数的量化参数描述,以及相关环境描述(都是具有数学表述形式的,其实现代理化也是基于数学表述的,如颜色表述为光波的波谱,声音表述为震动的频谱,分子表述为原子的种类数量比等),在这些描述基础上表达物种特征和类别划分。
但中国传统认知是看表面关系的,看长在什么基质上面,什么颜色(表述很难正确,幅度误差也大)等简单直观的东西来进行甄别,完全不和自然演化相关,所以会有颜色鲜艳不能吃等各种莫名其妙的,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观点。
关键是,这些观点它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东西,根深蒂固的影响了绝大多数没有现代生物学常识性认知的国人,这是非野生菌采食传统的地区经常性发生中毒事故的关键。这些地域的人们压根儿就无视了分类学的识别手段,又很简单的接受某些非常局限的口相传授的鉴别手段,所以完全不足以应对野生菌采食的知识要求。
另一方面,中国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特别是野生菌多产区,都是相对闭塞的地方,因此,即使这些科普材料做的非常详尽,对于那些受众来说,还是太过专业了,难度太高。在有野生菌采食传统地域,人们也未必真的按照现代分类学的说法采集野生菌,同样以人带人的模式传授采食技术。所以有“见手青”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名词。野生菌出现“伤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状况,与有毒与否无关,很多种类有此特点。
专业的科学的方法太深太难,不好懂,恰恰又有传统的旧货占有了多数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推一个拉,都是和科学普及作用反向的。这样的基础文化背景,应该是我们国家普通人在所有学科方面的理解都表现欠佳,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包括我们平常说的瞎指挥,官员们也不认为他自己在瞎指挥,而是他使用的知识体系不属于真正干事所需要的科学体系而已。
所以我们既非常尊敬这些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也认同行政层面关于重视野生菌中毒的态度,却不得不遗憾的承认这些努力和态度效果不佳。
二、教育和社会管理的遗憾
中国教育有两个大误区,即工具性和肯定性。
我们很容易感觉到,基本上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是把教育过程当成知识传授过程,所以结果是学生思维被固化、认为老师讲的就是对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这样的学生成为社会人后,不仅知识容易老化,而且不能持续学习,无法填补知识之间的缺失,随着年龄增长实际表现越来越无知,但还越来越信心十足,不接受任何改变。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