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寒假,数次前往河西。嘉峪关的人潮攒动,熙熙攘攘让余十分不适,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心情才稍得缓解。远山空灵,戈壁孤烟,寂寥之中生机盎然才显得弥足珍贵。于此,我久久想念的竟是目光的尽头,空谷幽涧中的文殊山。
文殊山石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西接昌马、榆林、莫高、五个庙、东西千佛诸窟,东邻马蹄寺、天梯山诸窟,是河西石窟重要的组成部分。石窟所在地文殊山为祁连山主峰北麓坡地的一条支脉,宋元之前称之为嘉谷山,因传说文殊菩萨曾在此显圣,故改为文殊山。
别看文殊山目前一眼苍茫,在史料的记载中此地有树有水,环境极为清幽,是僧人坐禅修行绝佳之处。《晋书》张骏传记录到前凉马岌任酒泉太守时,曾给张骏上表言道:
“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
文中所谓“石室玉堂”极有可能指的就是文殊山石窟的前身。元泰定三年太子喃答失所立《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载:
且肃州西南三十里嘉谷山者,乃一切贤圣栖身化远之归心。林泉秀美,涧壑寂寥,神光现于长空,石室藏于畔侧。爰有郑善进睹兹祥瑞,发心修改文殊殿已经年远。……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
上文也提到了“石室藏于畔侧”和《晋书》的记载大致吻合。此中的“石室”是否十六国时期的文殊山石窟,值得关注。不过,当时的文殊山景色确实十分漂亮,“林泉秀美,涧壑寂寥”,文中溢美之词可窥见当时的胜景。即便到了清代,当时黄文炜修《重修肃州新志》的仍有关于文殊山景色的言辞:西山古刹:西山即肃州城西文殊山是也。其山口透卯来泉路,口内有唐贞观所遗佛像,又有元太子喃嗒失重修碑记,又有近年修造庵、观、寺院。山硖之中,有乔木二株,列于大寺门外;田土数亩,罗于寺之东西。山上獐鹿攸伏,树稍头鸟雀喧呼,幽林雅趣,真是佳景。文殊山,城西南三十里。山硖之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内塑佛像,近年又修庵阁,曰黑窑洞、曰红门寺……古雕无数,旧称有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两山南北对峙,中有药泉东流。西山古刹是古肃州八景之一,至少在清代此地仍存有“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余现场观之,窟室密如蜂巢,遍布山间,故知清人所言不虚。古代僧人坐禅需选择偏僻清幽之所,既要与世隔绝,又要便于交通。文殊山地处山口,地理位置绝佳,环境僻静,距离嘉峪关不过三十里,是禅修的上佳之地。后秦鸠摩罗什《禅秘要法经》所载:“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四部众弟子,若修禅定,求解脱者,如重病人随良医教。当于静处,若塜间,若林树下,若阿练若处,修行甚深诸贤圣道。”昙曜等译《付法藏因缘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遍览河西诸窟,此中“山岩空谷间,坐禅而念定”无一例外,均有体现:如炳灵寺中大寺沟,天梯山畔黄羊河,金塔寺内临松薤谷,昌马窟畔昌马河,榆林窟外踏实河,莫高窟前大泉河,皆是如此。其窟的选址均是绝佳之所,文殊山当不例外,其“林泉秀美,涧壑寂寥”,“山上獐鹿攸伏,树稍头鸟雀喧呼,幽林雅趣,真是佳景。”
关于文殊山石窟开凿时代问题,兰州大学李甜做了详细的梳理(见表)。主要是北魏说和北凉说,时代问题极其复杂,各执一词,没有对错。历史往往只能无限逼近而无法还愿。我仍然认为文殊山应当是北凉时期,为河西早期石窟的代表作,而非北魏。
表:李甜.文殊山石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1):29-37.
李甜在其博士论文中还详细的勘测了文殊山石窟的洞窟数量,并进行了分区。按其分类,文殊山共有编号洞窟152个,可分为谷口、前山、营房后、后山四个区域,主要洞窟形制有中心柱窟、禅窟、僧房窟、佛殿窟等。目前,对外开放四个特窟可供参观。
该窟的壁画层位关系十分杂乱,目之所及有不同时代的修复痕迹,唯窟顶平棋藻井值得注意,主要图案有忍冬纹、几何纹、云纹、团花纹、菱格纹,形制古朴。尤其是后甬道窟顶左右角内所绘的飞天和对鸟图案,尤其古拙,与西域式的飞天极为相似,仰望之恍惚置身克孜尔38窟。此两身飞天在两个三角形中,均上身坦露,一身为黑褐色肌肤,另一身是灰白色肌肤,和西域壁画中表现的一黑一白如出一辙。仔细观察黑褐色飞天所戴宝冠上有宝珠,白色一身头上宝冠上为花环,没有珠冠,应为表现一男一女不同性别之意。这种表现手法几乎就是克孜尔38窟的翻版。
克孜尔38窟伎乐 每组两身,一男一女,肤色一棕一白搭配
图:李甜. 文殊山石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9.
第73窟(古佛洞)
此窟经过元明整体重绘,中心柱正面上层《涅槃图》可为一观。
图:李甜. 文殊山石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9.
文殊山石窟最为精彩的当属前山第19窟(万佛洞)、29窟(前山千佛洞)。其中万佛洞内容最为丰富,壁画主要分为原作和重绘部分,底层系原作壁画和上层为重修壁画。
重绘部分最重要的是大铺的弥勒经变画。此画中有佛、菩萨、天王、化生、伎乐、供养人等各种人物共239身,这些图像主要依据经典为《佛說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遶祇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莲花;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于此中有千菩萨,最初成佛名拘留孙,最后成佛名曰楼至。’说是语已,尊者阿若憍陈如即从禅起,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诃迦叶,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连,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尊者舍利弗,与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俱;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千比丘尼俱;须达长者与三千优婆塞俱,毘舍佉母与二千优婆夷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名跋陀婆罗,与其眷属十六菩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与其眷属五百菩萨俱;天、龙、夜叉、干闼婆等一切大众,覩佛光明皆悉云集。经变画中所描绘的十方佛,宫殿建筑内发光的摩尼宝珠,漫天飞舞不鼓自鸣的乐器,天女执乐器歌舞等在经典中也可以找到记载:时诸园中有八色瑠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游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出华中如宝花流。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宝大师子座,高四由旬,阎浮檀金、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座四角头生四莲华,一一莲华百宝所成,一一宝出百亿光明,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杂花庄严宝帐。此窟中重绘壁画还有大日如来佛、本生以及拐角处天王等内容:
图:李甜. 文殊山石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9.
原作壁画主要位于中心柱四周:主要题材有胁侍菩萨和化生童子等。
第29窟(前山千佛洞 )是整个文殊山原作壁画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洞窟。主要题材有千佛、立佛、供养人、说法图等,窟顶飞天最为引人注目,广泛使用西域式凹凸晕染法,其V字型的布局为河西早期石窟壁画的范例。
第31窟(文殊寺)其位于前山红庙沟东侧,为前殿后窟的布局,殿乃重修之建筑。窟为浅穹窿顶,内左右后和顶部均有壁画,由于烟熏严重,已经漫漶不清。从内容看,均为元代所绘的密宗题材。窟顶坛城四周城角绘有裸体仙人两身。
余曾三次造访文殊山,爬山临窟,其意快哉。尤其是钻其空窟,静坐良久,忽视窟外群山,竟不知身处何方,恍惚间如同身在克孜尔,又好似身在库木吐拉,此种意乱神迷之感,念念不忘于文殊山。虽“林泉秀美”无存,平添了些许悲凉之感,然“涧壑寂寥”仍在,满堂壁画,神光忽现,满眼风沙吹过,让人泪流满面,不枉跨越万水千山,不负人间走这一遭,梦一场,爱一场。李甜. 文殊山石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9.
您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