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英雄,后期狗熊:秦国最后一个对手,为什么怂了?

    齐国最后一位国君走入了绝境,除了东面的茫茫大海,在陆地上再无别处可去。

    在相继攻灭韩、赵、魏、楚、燕五国后,秦王嬴政派将领王贲率胜利之师东伐齐国。同时,派出客卿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建,许以500里封地,要求齐王停止抵抗,举手投降。

    田建只能携齐国上下开城投降。秦国由此统一天下。

    然而,末代齐王意想不到的是,秦王嬴政“不讲武德”,说好的500里封地,一寸也没有。他本人还被秦王打发到深山老林里生活。

    那群原本跟着齐王投降秦国的齐国遗民,此时都在背地里戳齐王的脊梁骨:“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他们被流放的地方,生长着苍苍松柏,在他们眼里,这些松柏埋葬了齐王田建,也将埋葬他们这些外来客。言外之意,齐王真是瞎了眼,听信秦人的谎言,搞到我们现在得跟着他在这儿受罪等死。

    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下,齐王田建最终死于流放之地,有人说他是被活活饿死的,有人说他是绝食而死的。总之,秦国的所有对手,销声匿迹了。

    1

    若回望历史,你会发现,齐国这个几乎与周王朝同寿的诸侯国,虽数度大起大落,却直到最后时刻,依旧雄踞东方。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齐国的传国智慧,以及地缘因素的影响。

    公元前11世纪,商灭周兴。作为周王朝的开国元勋、第一代周天子的“师尚父”,姜子牙被封于齐地营丘(现地不可考,一说为今山东淄博),成为拱卫周王室的第一批诸侯。

    尽管姜子牙在西周王朝身份特殊,但在封国中,姜子牙所获领土却不占据优势。根据《礼记》记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杨伯峻先生在其《春秋左传注》中考证,西周初期周王室推行以“亲亲尊尊”为主的大分封制,因此给到姬姓诸侯国的封地多在古黄土层,或冲积平原地带,就农业生产论,这些土地都是当时最好或较好之土地。当时接受分封的早期宗室诸侯国大多分布在今天的伊洛平原、豫东平原一带,这些地区土层营养成分较高,易于耕作。在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地方也成了中原地区的核心。反观齐国,姜太公手里的这块营丘之地,濒临东海。山地丘陵坑洼起伏,沼泽遍地,土地盐碱化严重。

    ▲春秋时期齐国疆域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更麻烦的是,在当时齐国的周边还生活着一群未经开化的东夷族群。

    东夷族群自商代后期即崛起于我国东部地区。如果说这群东夷人性格温顺,那倒还好。可是,从前商王朝统治天下时,东夷人就时不时搞点小动作——只要商王朝国势衰微,东夷部落就吞并商王朝的附属国,借机壮大。

    如今,周王室分封齐国于东夷部落旧地,东夷人又怎会轻易就范呢?故趁姜太公服务王畿(即镐,在今天陕西西安),没时间回齐国治理国政之机,东夷部落中的莱国率先发难,举兵伐齐。姜太公闻讯后,立即赶回国中。以其灭亡商朝的机谋,赶跑了侵略者。

    姜太公在坚持西周王朝“世卿世禄制”的同时,以“因其俗,简其礼”为原则,定下了开国以来的第一套治国方针。

    在这套治国方略中,姜太公重点强调了“举贤尚功”,团结和重用齐国境内原住民以及异国贵族中的贤能之士,发展渔、盐、工商业,逐步缓和当政集团和普通百姓的激烈矛盾,齐国由此在东方站稳了脚跟。

    2

    如果说,姜太公是齐国“尊贤用能”的奠基人,那么齐桓公便是这项国策的坚决执行者以及集大成者。

    在姜太公去世后,齐国虽有丁公、乙公数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国力渐强;但随着时间推移,周天子对齐国的君主逐渐不信任,担心后者有不臣之心。在西周第九任天子周夷王时期,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烹杀诸侯事件”。因其他诸侯国国君的一句谗言,周夷王把齐哀公宰了,齐国由此陷入混乱。

    将近200年后,一起刺杀事件的发生,齐国才有机会成就霸业。

    刺杀事件的主角叫公子小白。此时的他,正在返回齐国,准备继承君位。他的对手、另一位齐国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在小白回国途中截住了他,并企图将其射杀。小白装死,逃过了一劫。

    公子小白随后加快了回国的步伐,最终比公子纠提前抵达营丘,继承齐国君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对公子纠一党展开报复。在出兵打败鲁国后,公子纠身死异乡,管仲亦成了阶下囚。对于这个跟自己有“一箭之仇”的逆贼,齐桓公始终心有芥蒂。但出于尊贤重贤、复兴齐国的考虑,在听闻了自己的师傅,也是管仲的好友鲍叔牙的介绍后,毅然决然地放下曾经的仇恨,将其奉为“仲父”,拜为相邦。齐桓公重用管仲而不疑,对他可谓是言听计从。

    在获得充分信任后,管仲针对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征伐的时代背景,在齐国展开了一场政治改革。

    管仲认为,齐国接连发生公室内乱的根本原因,源于齐国落后的政治制度。从姜太公到齐桓公,时间已跨越数百年,齐国由弱变强,人事逐渐繁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齐国一直沿用的都是西周初期流传下来的那套政治制度。对于如今齐国的发展,这套制度和系统已经弊大于利。

    ▲管仲像。

    改革一开始,管仲便提出“修旧法”。所谓修旧法,就是以齐国的旧制度为基础,吸收精华部分,创立新制度,理顺内政。管仲重点强调要提高君主权威,设立宰相辅政制度。宰相制度的确立,打破了齐国传统贵族掌权的局面,让更多有才学之士可以通过官位晋升,一展抱负。同时,管仲提出“三选”制度,即地方举贤、宰相问贤以及百官互评的方式层层筛选,获取优质人才。

    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民富则国强,百姓富裕了,惹是生非、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就少了,再推行新政的话,阻力自然也小了许多。于是,在经济上,他首先提出“四民分业,士农工商”。这项国策最为后世所熟知,但在当时情况下,管仲提出的“四民分业”并不存在排序,只是单纯意义上根据社会功能要求,对国境内人民按照生产属性划分种类。四民分业之后,齐国社会经济结构更加完善,且通过行业的划分,使得各行各业的精细化程度更高,人才也趋于专业化。新的社会阶层重新形成,并相对稳定地传承下去,官一代之后还有官二代,农民的儿子还是农民。总之,齐国上下各司其职,焉能不富?

    在满足了齐国内需之后,管仲对齐国传统的渔业、盐业也做了相关的设计和改革。在管仲之前,齐国百姓打渔、煮盐这些都没有定数,想吃多少打多少,只要按时定例缴纳够税赋即可。针对这种情况,管仲提出“官山海”,将齐国境内的山林湖泊、盐、矿之类通通收归国有,并对渔、盐之类的贩卖进行商品税征收。不过,为了刺激齐国进出口贸易,管仲规定,齐国百姓可以自由出口渔、盐之获,只需要在一个地方登记交税即可。此举使得齐国渔、盐之获渐趋规范,同时也巧妙地避开了因税赋而引起的商贸价格波动。

    当时其他诸侯国的商人到齐国贸易,不仅可以享受官营客舍提供的免费餐饮、住店服务,还可在齐国享受低税、免税政策。久而久之,齐国境内出现了“天下之商若流水”的繁盛场面。由于齐国商贸经济冠绝各诸侯国,齐国都城临淄甚至发展成天下著名的“情色之都”——官营妓院兴盛,各式美姬应有尽有。

    富强起来的齐国,终于有机会在春秋列强中露个脸,争争霸。

    相较于古往今来的其他霸主,管仲与齐桓公似乎并不热衷于武力解决问题。关于齐国争霸,管仲还有更高明的办法:打贸易战!

    以类似于今天大国间贸易战的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 。春秋时期,位于齐国周边的鲁国也是一号强国,诞生了像曹刿这样的军事家,以一鼓作气的力量,将齐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鲁国盛产优质丝织品,且有不少流通到齐国。管仲向鲁国发出了一个信号:鼓励鲁国百姓生产丝织品,出口到齐国,无需收税,还有重赏。看到这种一本万利的诱惑,不但鲁国商人动心了,连鲁国国君也直呼好。殊不知,等鲁国商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家的丝织品上门讨赏时,齐国却突然关闭了两国贸易关口。大量的鲁国丝织品卖不出去,且由于人人皆纺织,原本好好的耕地全都长满了杂草。粮食价格暴涨,社会动荡不安,鲁国由此衰微。

    经过贸易战打击后,齐国周边诸侯国的势力大减,但无论管仲还是齐桓公,他们其实心里都很清楚,自己再强,也是周王室的“臣”。如果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凝聚各诸侯国,那么齐国的突然强大,势必会让他国觉得其有不臣之心。

    为防授人以柄,齐桓公在管仲的支持下,率先召集鲁、宋、曹等诸侯国国君会盟于葵丘(一说在今河南兰考),打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共谋天下和平。同时,对外宣布,自己将维护周王室,以后有人胆敢欺负周天子的,就是不给脸他小白。由此,齐桓公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他开创的“尊王攘夷”局面,也让后世其他诸侯国的国君依样画葫芦,逐渐奠定了春秋时代在礼乐之下征战的基调。

    管仲的成功,无疑来自于齐桓公对人才的无限信任。当时在齐国,除了管仲,还有宁戚、隰(xí )朋、王子城父、宾胥无等人。在这些人中,王子城父出身他国贵族,宁戚仅为放牛小民。但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才,都得重用。可以说,若非齐桓公尊贤重贤,齐国难成霸业。

    3

    然而,齐桓公“尊贤用能”也带来了负面后果,那就是间接导致了田氏代齐。在各国名士投靠齐桓公的名单中,有一个来自陈国的公子完。这个公子完就是后来田氏齐国的始祖——田完。

    齐桓公晚年,由于迟迟未在继承人问题上拍板,导致公子之间争位战争爆发。而好大喜功的他,以为齐国只要一世霸业,就可万代平安。殊不知,在他任用的奸相易牙的策划下,齐国再次爆发宫廷政变,齐桓公被幽禁宫中,活活饿死。

    而易牙为相也使管仲当初订立的宰相制度的弊端,第一次暴露出来。宰相权力过大,导致底下人只知宰相,不知国君。如果遇到明君贤相组合,齐国称霸都不成问题,但若是宰相这环出现问题,那么,连国君的安全也无法保障了。

    齐桓公霸业终结后,齐国在春秋时期基本处于低迷状态。虽有齐景公中兴,但姜氏齐国早已积重难返。历经十代人的努力,田完的九世孙田和终于成为齐国的实际掌权者。

    ▲田和画像。

    公元前386年,在周安王的默许下,田和正式称侯。姜氏齐国末代国君齐康公被放逐于东海之滨的小岛上,齐国从此姓

    此时,相较于春秋时代的诸侯混战、争霸,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在田氏代齐之前,赵、魏、韩三家就把原先春秋时代的另一霸晋国,刮分得干干净净,并通过战争胁迫齐康公请命周天子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

    战国时期,魏国通过李悝变法率先在诸国间兴起一阵改革之风。而田氏代齐之后,齐国在30年内换了三任君主。公元前356年,齐威王登基,成为田齐的第四代君主。

    这时,魏国已经在李悝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变法,国力蒸蒸日上。西部的老秦,也伴随着公孙鞅的到来,拉开第一轮变法的序幕。而位于渤海边上的齐国却始终没有动静,或许是深知政权的来之不易,田氏前期的君主都相对守成,不敢浪。

    俗话说,一代打,二代守,三代散。当田齐政权传到齐威王手上时,这名年轻的君主沉湎酒色,即便赵、魏、韩联军趁齐国国丧发兵夺地,他也跟没事人似的。由于齐威王继位之初的瞎搞,齐国百官惶惶不可终日,内忧外患频发。

    当时大有昏君气象的齐威王还是个“音乐发烧友”,喜欢以音乐识才,因此,著名的琴师邹忌得以入宫为齐威王演奏。

    在与齐威王论琴时,邹忌有意提出,君主就好比大琴弦,弹出的声音浑厚、低沉,而大臣就像小琴弦,适合高声部的弹奏。如果一首音乐里只有清脆的高音,是很刺耳的;如果高低音配合完美,那音乐必定是佳作。

    经过邹忌的旁敲侧击,齐威王大喜,拜邹忌为相,让其领导齐国走向富强。

    在邹忌的辅助下,齐威王首先对地方官吏进行监督考核,希冀从中剔除危害齐国社稷的官员。当时在齐国即墨(今山东平度)和阿城(今山东聊城阳谷县)两大城市中,地方行政长官的年终评价结果截然不同。即墨大夫自赴任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大臣向齐威王告状,说他如何不好,祸国殃民,而另一位则经常有人赞扬他政绩突出,是个值得提拔的好官。

    但齐威王听到这些评价后并没有马上对事情进行任何评述,而是派出亲信暗中到两大城市中生活,调查民意。结果亲信们所听所闻,与现实大相径庭。即墨大夫不仅勤恳做事、清正廉洁,还善于兴修水利,富足百姓。而那个阿城大夫,除了会阿谀奉承外,还有通敌叛国的嫌疑。

    齐威王汇集了双方真实表现的信息后,最终下令将阿城大夫烹杀,以儆效尤。齐国风气自此一新。

    4

    受姜齐时代齐国“尊贤用能”的影响,齐威王对于人才的渴求,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当其他诸侯国纷纷以一个学术流派为主要指导思想展开改革时,齐威王却热衷于聚拢人才,以图后用。

    田氏齐国在早期建立政权时,即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打造了一座类似于今天国家级高等学府的“稷下学宫”,作为培养齐国人才的摇篮。齐威王继位后,花重金大力扩建稷下学宫,允许稷下之士针砭时弊,在学宫中发表自家观点,与诸子百家展开思想上的碰撞、争辩,并吸收思想精华,运用于国政治理之中。对于入驻稷下学宫的士子只有一条要求——有才学。孟子、邹子(邹衍)、申子(申不害)、慎到等当世名儒、改革家均齐聚于此。一时之间,齐国百家争鸣,文教娱乐丰富多彩,政治环境优于他国。

    ▲齐威王礼贤下士雕像,现存于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馆。

    在这群引领时代潮流的学者当中,有一位被称作“稷下之冠”的淳于髡(kūn),他出身比齐桓公时的宁戚更加卑微。一个“髡”字代表他不仅不配拥有姓名,还曾是一个因罪受过髡刑(一种被剃光头发的侮辱刑)的人,地位之低,除了他没谁了。

    面对这样的人,齐威王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鄙夷,反而多次对其委以重任。而淳于髡在外交上的卓越才能,也为战国中期齐国的强大带来了诸多外部利好消息。与此同时,在内政上,淳于髡也以其个人幽默且独特的魅力,多次对齐威王寓教于乐,告知对方“乐极生悲,盛极而衰”的道理。

    可以说,正是齐威王与稷下学子们的积极配合,才有了战国中期齐国称霸的高光时刻。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相约在徐州会盟,互相称王。此前,因田齐建国时间不长,初期的君主不敢僭越称王,故齐威王在登基之初仅为齐侯。

    对于齐威王不拘一格收纳人才之事,魏惠王早有耳闻。不过在这位盛世国君面前,齐威王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收纳一群没用的“垃圾”。于是,趁着两人一起打猎的机会,魏惠王首先向齐威王炫富,问:“齐国也有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文嘲笑对方是个没啥“国宝”的土老帽。面对魏惠王的咄咄逼人,齐威王反驳道: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寇,泗上十二诸侯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

    在齐威王看来,天下的财富之重,莫过于人才。只有人才,才可复兴齐国。

    果不其然,后来,军事家孙膑在魏国受尽凌辱,成为残疾人,也是投奔了齐国。通过“收垃圾”,齐威王以孙膑在马陵、桂陵两战中,连败魏国,将魏人引以为傲的魏武卒打得丢盔卸甲,魏国自此衰落。

    5

    齐威王人才治国的传统,一直被保留下去,贯穿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后半程。

    齐威王去世后,齐宣王即位。齐宣王将稷下学宫对齐国政策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在稷下学子顾问国政的影响下,齐宣王对外大举用兵,展示齐国国力。趁燕国内乱,连下燕国70余座城,几乎提前开启“灭六国”的序幕。

    然而,物极必反。齐宣王死后,其子齐湣王田地即位。正如新国君的名字那样,齐国所占的田地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齐国,在七雄中俨然最强王者。

    相较于祖父和父亲的蓄势而发,这位新国君在位之初就表现出“老子天下第一”的骄狂。以孟尝君挂帅,联合魏、韩两国在函谷关前大败秦军,并一举攻破函谷关,迫使强秦割地求和。由于他父亲在位时打下了燕国大片领土,以及他本人即位之初就对外大举用兵,使齐国在列国中影响力大大增强,但也同样暴露出了齐国的“狼子野心”,引得诸国不悦,为后来燕国报复齐国埋下了伏笔。

    至于稷下学宫那群对国政有着智囊作用的名士,齐湣王似乎没啥兴趣,在用人上也不像先辈们那么重视。在这种环境下,稷下学宫中埋伏进来一些间谍,比如苏秦。

    ▲战国合纵家苏秦。图源:电视剧照

    作为鬼谷子的学生,苏秦与张仪引领时代潮流。张仪主张的连横战略以及苏秦主张的合纵战略,成了秦国与东方列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在这场博弈中,苏秦挂六国相印,任合纵长。后来联盟破裂,苏秦投靠燕国。在燕王的赏识下,苏秦以死反间的手段,埋伏在齐国稷下学宫,伺机而动。

    由于稷下学宫始终秉承着只说话、不负责的传统,在稷下学子的推荐下,苏秦很快成了齐湣王的座上宾。齐湣王对其言听计从,不仅在齐国大兴土木消耗齐国国力,还不断对外用兵,攻灭宋国,西侵赵、魏、韩,南下攻楚,四面树敌,更因对苏秦的无限信任,而导致燕国可以无偿得到关于齐王的一切情报。

    齐湣王与苏秦之间固然有尊贤用能的传统,但识人不明以及专听一家之言,也注定了这代君王的悲剧收场。

    公元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率领大军攻破齐国,尽占齐地。齐国遭遇自姜齐时代以来最大的灾祸,偌大的齐国,仅剩即墨、莒城两座城池。齐湣王逃入莒城(今属山东日照),为楚将所杀。

    6

    齐湣王死后,齐国一片大乱。齐国太子田法章怕遭人迫害,决定改名换姓潜伏在太史敫(jiǎo)家中当佣人,并与其女产生了感情。

    齐国陷入无君状态,宗室将领田单决定以即墨为基地,复兴齐国。公元前283年,历尽千辛万苦,以田单为首的齐国宗室,最终找到了太子田法章,迎立为王,史称齐襄王。随后,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恢复故土。

    ▲田单火牛破燕军场景,现存于山东淄博齐文化博物馆。

    经过大劫的齐国,元气大伤。虽有齐襄王夫妇近20年的精心呵护,却也无可避免地衰败下去。此时西边的秦国经过秦昭襄王的四处征战,已经完全超越六国,齐国再次称霸的概率十分渺茫。

    而齐国倚为顾问的稷下学宫也迎来了它最后服务齐国的日子。经历了齐湣王误国事件之后,稷下学宫从前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在齐襄王的主导下,稷下学宫仅剩一群求仙问道的术士。与之前参理机要相比,此时的稷下学宫更像是一个专门为君王提供算命服务的机构。

    齐襄王去世后,齐王田建即位。作为齐国末代君王,他算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在其执政前期,为国家订立方针政策的是他的母亲君王后。这位出生史学世家的女子,或许是自幼受家学熏陶,在治国理政方面相当谨慎。她知道齐国外强中干,面对秦国攻击其他诸侯国的态势,她基本保持能不参与就不参与的原则,为齐国保留下了最后一丝生机。

    不过,在君王后去世后,离开了妈妈庇护的田建,一下子居然无法适应战国末期的政治环境。当其余五国正在遭遇或者已经遭遇灭国大难时,他却还秉承着其母留下的相安无事风格,对五国之难置若罔闻,直到大难临头,齐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当末代齐王田建最终死在流放地的时候,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历史再也没有回头路。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岳麓书社,2009年
    张杰、邱文山、张艳丽:《齐国兴衰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毕晓黎、张杰:《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衰》,《管子学刊》,2002年第6期
    李宪堂:《从<管子>看管仲》,《金融博览》,2020第11期
    张玉书、李东霞:《稷下学士与齐国的灭亡》,《管子学刊》,2002年第4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