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二十七---秋季养生法
书中无日月,笔下写春秋。转眼间我们文章里已经到了秋季。在五行中,秋季代表“少阴”,也就是说到了该逐步收敛的季节,天气开始由热转凉,身体里要开始减少阳气的发散了。想要了解秋季的养生之道,我们还是要从一段内经开始。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泄,奉藏者少。”
秋天的阳气就开始散掉了,地的阳气也开始回收,所以是容平。这是就和夏季的晚睡早起不同了,就变成了早睡早起。这里讲的“使志安宁”,强调的是一个“志”字,“金”在五行中代表秋,金是生水的,补肾水是让它安宁,而不是让它躁动。肺是可以生肾水的,肾水多了不是说力气大了,和肝阳不同,肾水多了,人的状态应该是一种安宁的状态,并不是说肾气足了,人就狂妄自大了。肾气足了,思考问题也会更加清晰。水可以生养万物,可以济心火,对“木”和“火”都是有力的。(老穆说:肾气足其实还有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别忘歪处想啊,其实肾气足的朋友,往往会觉得无所畏惧,精神奕奕,这就是心志安宁的一种体现,邪气入不了体。)
使志安宁的目的是以缓秋刑,因为秋天有刑杀之气。秋天讲究的是养收之道,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伤到肺,到了冬天的时候肾水就收藏不住,就会外泄。
秋之起居
先来看看秋天的起居,经文里说了,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就是在秋天,要早点睡觉,早点起床。早卧,既顺应阳气之收,又避免冷气入中。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阳气收的太过。这里说的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秋天总的来说是个多燥的季节,更容易滋养阴气,空气中的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得快,所以人的皮肤容易干裂,毛发也容易脱落。所以必须注意保持室内要具备一定的湿度,并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
秋之着装与运动
我们再来看看秋天的着装,秋天是凉爽的,是往里收的。想想我们以前讲的,人生百年分五行,40-60岁就是秋了,秋的时候,人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收敛,没有二十几岁时候的张扬了。
收敛是什么?是收成果,是收获的季节,这个时候叫金秋。同样,我们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是出于收的状态,要和天相应。
初秋余热未尽,但是早晚却是凉风习习。因此在立秋之后,不要再赤膊露体,要防止凉气侵袭。也就是民间说的“白露身不露”。还有一个词叫“春捂秋冻”,早秋不要忙着加衣服,余热未尽,如果穿衣太多,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是容易受凉感冒的。
深秋后,活动都不能太剧烈了,中医认为“秋须守其内”,尽量用相对比较平缓的运动为主。
秋之饮食与精神
开篇时讲过,秋为少阴,里面是阴,阳气不足,这个时候最要做的就是滋阴来润肺。这是饮食的要诀是:多食酸(酸入肝),省辛(秋时金气旺),少甘(甘补脾生肺),忌食苦(心克制肺金,为伤根,最不易)。稍作解释一下啊。
在秋天多吃点酸,因为酸可以入肝,金是克木的,为了不让金克木,所以要多吃点酸的。
少吃一点辛,秋天一吃辣的就容易上火,因为秋天金气旺盛,金主辛,如果再吃辣的,金气就更旺盛了,就克木了,一克肝木,肝的运行不好,收不住,火就要往上走,往头上窜,这个时候口疮、痘痘这些东西可就要发散出来了。
少吃一点甘,秋天补“脾土”是生肺的,秋天一定要少吃。忌食苦,因为火克金啊,火补多了,就克掉金了,所以在秋天肺金比较旺的时候,千万不要吃苦的食物。
秋天是行杀之气,是属悲凉的,但金秋时节又是秋收,秋收要快乐,所以就要用“心(喜)”来克“悲”,用欢乐冲掉悲情。
最后说说精神层面,记住八个字“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40-60岁是主这一阶段,是人一生当中的秋季,也是一年、一个事业的秋季,如果是做企业、做事业的话,到了秋季就要懂得收敛了,秋天不要发志向,人要和天相应。
秋天就这么愉快的讲完了,切记心之安宁、收敛神气。精神内敛,修炼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