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快跑”、“机制与文化”或许才是汽车金融行业在新时代破局的最有利武器。

“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牢笼中焦虑不安的人。”

大疫之下,唯有响应国家号召,安抚下躁动且无处安放的心,闭门静修。曰修仙、曰养膘、亦可曰思考人生。只是在极度无聊时隔着阳台外的铁窗,盯着远处天边的云彩发发呆,深刻的理解一下自由的可贵。
在昨天车300的公益课后,有一位朋友和我开玩笑说: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辩证法。大笑之余,却又陷入了思考之中。的确如此,世间事本就无绝对的好坏。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换个说法、感受也就完全不同了,对吧?
所以,在我的文字中,一般不会轻易出现特别肯定的结论性文字。最爱讲趋势,因为任何一件事物都是始终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只能就事论事。就势论事。
在这个非同寻常的超长假期中,我一直在想:我得到了什么收获?
第一个词是“温暖”。在已经习惯了整日忙忙碌碌,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里,终于可以和家人在一起这么长时间。陪着老人聊聊天,陪着爱人看看电视,静静地看看自己的孩子,和至交好友扯扯闲篇,互道珍重。这都是温暖。它慢慢地将心融化,让一束光照射进来,慢慢温暖全身。
第二个词是“思考”。时间一下充裕下来,远离了整日不停的沟通和交互。心也就慢慢地静了下来。当手机都看得厌烦的时候,就必定会带来全新的思考。工作、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的活法才有意义?得到的结论确实让我震惊的。
一切美好竟然来源于:鼓捣好几天的花又开放了一朵,这一笔这么走看起来字更漂亮,为窝在沙发上小憩的爱人披上一条毛毯,和孩子讨论一个社会热点的面红耳赤,和好朋友终于有时间好好地聊一会。原来这就是美好。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第三个词是“不易”。大灾大难面前,可观人性。一切面具在灾难面前都会瞬间融化。人的本性也就暴露无遗。无时无刻都让我陷入思考之中。无意评价好坏,世上又哪有那么容易,能去客观公正的评价好坏二字。只能深刻的体会到不易二字。每种热泪盈眶,每种义愤填膺,人间种种百态,似乎都可以融为不易二字。所以,我们是否可以把心中的善意放大,体会人人的不易,相互温暖,相互理解。天地本不仁,顾视万物为刍狗。如果人与人之间再失去了温暖,那么人间的意义又何在?
我的朋友们,能否告诉我,您的收获又是什么呢?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也将选出三位最被读者认可的留言,奖励老穆农庄自产的小米一份。
发表了一顿感性的煽情后,还是要回归理性。大家都在关注2020年的汽车金融市场走向。我也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我也是在找不同类型企业的朋友进行了很多的沟通。试图去发现已经出现的一些变化,去寻找在新时代下一个企业能够获得长远发展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
先来看看变化,变化和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太快太多就失去了稳定,过于稳定又会失去增长的机会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充满智慧的国人想出了一个经典的句子---“小步快跑”。想想现在得意和失意的企业和人,从这四个字的组合中均可给出解释。
小步慢跑可保安全,但机遇容易丧失。大步快跑可赶上机遇,但后期风险难以控制。似乎只有小步快跑,才能即可提高效率,又能兼顾安全。至于前两者有谁代表,大家还是自由发挥去吧,哈哈。
一首歌是否动听,一靠歌词,二靠旋律,三靠节奏。小步慢跑说的就是节奏。如果说传统的汽车金融业务参与者,在经历了第一个痛苦的生命周期后,已经成长为成熟稳重的长者。那么新汽车金融业务的参与者,就像是初出茅庐的热血少年,积极、蓬勃、向上,试图开创一个新世界。两者各有优长,又各有弊端。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能否有一条中间的路,通过将两者的有效结合,创造出一个正当年的、成熟却又不失锐气的壮年。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通过结构的调整来实现。
在和朋友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些情况。银行的朋友普遍偏保守、偏稳健;新零售企业平台的朋友偏激进、偏活跃。但汽车金融业务却偏偏是一个既要保持创新活力,敢于撕破陈旧条条框框约束,适应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同时又要冷静可观的持续关注风险,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去为消费者做一个最为合适的匹配方案。两者如果能够有效融合,是否能走出一个别开洞天的新局面。
我们其实也发现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譬如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开始将自营业务逐渐转型为助贷业务。但是仔细观察,又发现似乎这种组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或许这仅仅是一种合作的模式,但却没有改变合作的内涵。
假期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中国优势。收到了很大的启发。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全球化分工的日益成熟。究竟一种什么样的模式能够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
举个例子,在科技创新行业。作者认为,一个好的成熟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政府要搭建好整体结构,完善资源配套,优化市场环境,调节市场机制,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为新业务模式打好基础。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合理分工。大学负责科研,将研究成果变成专利。然后要出现一批创新企业家,能够将专利转化成可推广、可量产的产品。最后还要有成熟的制造企业,将产品进行量产和市场推广。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股份设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正是这个案例,让我有了灵感,于是就催生了我的解决方案。简单的套用一下上个案例。在汽车金融行业,银保监会的责任就是搭好这个结构,同时调配资源,出台政策,促进和保护这种新模式。银行就像科研机构,银行的资金就像专利。而助贷机构就像将专利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创新企业,将银行的资金变成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众多渠道就是可以把产品进行量产和市场推广的制造企业。大家各展所长,相互补充,形成新的市场结构,而新结构的支点就是利润贡献和风险共担
在这方面的探索中,我想灿谷模式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示范。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如果我们要从工业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互联互通,如何有效的缩短消费者各种不同需求的满足半径。这就需要对供给结构进行调整,企业间的有效协同与合作会大几率的成为主旋律。而不同行业的人才相互间的融合,也将是实现改变的重要路径
我们也可以惊喜的发现,这种相互融合的变化已经产生,比如说:保险公司信保业务里面开始有了来自银行的员工,传统的汽车金融公司也来了从事新媒体的员工。这就是我说的融合,也是我痴迷于新结构一定会搭建起来的信心所在。
我期待着这些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整合与重组,带来很多新的模式,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融合将会成为调整成败的关键。那么确保融合成功的又是什么?我思考许久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机制,一个是文化
先看机制,这或许是很多企业快速做大后陷入低谷的核心原因。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其结构的稳定。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确实面临着一次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我的理解变就变在机制的改变。
传统的中国管理机制,更倾向于一种家长制权威管理模式,一言九鼎,跟着领导走,吃喝都不愁。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皇权之下,有效的实施了管理和制约,放在现代企业里,依旧如此,如果没有有效的平衡机制,大企业飞黄腾达之日,也就是分崩离析的开始。
在一个辞旧迎新的新时代,反观历史,正是战国之时,谁的管理机制先调整好,也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在一个还没有垄断者的时代,公司高层设计的机制恰恰应该是众乐乐而非独乐乐。不仅要把指挥权交给前线能听见炮火的人,更要把股权和该有的奖赏交到他们手上。我想令人向往的创业公司,也就是前水浒时代就是如此吧?
再来看看文化,何谓文化?文化一词处在已经贲卦的彖辞,是“人文化成”的缩写。原文是:“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具体涵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晋级的人文活动,其目的是点化人的生活中及一切生活中所涉及的外物,使之具有无限的道德意义
这段话说的比较玄,可能不好理解。那么让我来试图把它简化一下,也就是说为人及万物的生活行为赋予了规则,对行为边界进行了约定,对行为活动进行了约束。
通过对目前一些新零售公司的观察,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约而同的出现了文化的断层。创业时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有的秩序和平衡被打破。一切快、快、快的节奏,使得人们失去了内心的宁静。心灵没有了归宿感。这个时候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文化。当然,挂在墙上的文化不算数的。他应该被所有人认同并记在心里,辅以行动来实现。具体可参照后水浒时代的故事。
如果说好的机制是一把利剑,帮助我们在战场上无往不胜。那么好的文化就是一个稳定器,帮助我们坚定内心的信仰,心无旁骛的向着既定目标前行。或者说在遇到调整期的时候,能够帮助我们有一个好的结局和能够让大多数人认可解决方案。
就如同同样是裁员或对待离职员工,我更赞赏阿里的文化。因为我看到了无数的阿里离职人员依然以自己在阿里工作过为荣。其中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二字的作用。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当然可以自行决定招聘更多的人或者优化一部分人。这是企业的权利,无可厚非。但是我想说的是那种体现在文化里的温度,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多。不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