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老师说论语之——学而(中一)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品德高尚的君子若不能自重,不能自尊,就不会有威信;学习过的各种做人的知识也不能巩固;最主要的是忠诚和信用。要知道,世上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某个人都有自己不如朋友的地方。一旦有了过错则不要忌惮改正。
——述评:这段话讲的还是人品的重要。一个人只有自尊自重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理解,也才能拥有了被人敬重的威信。而人品的确立就在于要有自尊心而不是虚荣心,要能够自我的庄重而不能要求别人来尊重自己。自己的为人举止若不庄重,即使拥有重权也不会有威信,别人也不会服从。做人的一切道理不在于知道不知道,也不至于学过没学过,而在于自我对道德的躬身践行。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中的是忠诚与信用。对任何人而言,不要自我傲慢,不要自视甚高。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各种高明的地方,不要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自己的错误若是不改终究还是自己倒霉。故而真正聪明的人就是不断地自强不息,改正自己的过失,而不会去指责别人。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参说:“要慎思最终的结果,要追思遥远的原因。这样民众的品德就会归于纯朴和厚道了。”
——述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现实事物一旦出现就有其内在的原因,也有其外在的条件。为此《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根本,也有末梢;任何事情,既有开始,就有终结。要知道哪个所以在先,哪个所以在后。明白这一点,就接近大道真理了。《大学》本是曾参所写,故而他在此又讲,谨慎最终的结果,追思遥远的原因。由此而知,我们对待已经发生的任何事情必须考虑到其内在的合理性。任何事情眼前看着好,不等于永远为好;眼前看着不好,也不等于永远为坏。任何事情总是祸福相依,好坏相随。对于老百姓而言,必须让他们明白行善积德永远都没有坏处,损人利己最终会品尝苦果。正是对事物的长远理解,才能使广大民众知道怎样做是对自己真正有利,怎样做是对自己真正有害。由此积德自厚,民风自朴。
(未完待续)
已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