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友的另一种玩法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文章来源:京剧吧 作者:二黄导板yb)
现在全国各地的京剧票房众多,据笔者观察真正办的好的不多。我说的好,是指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环境条件也还可以,有比较整齐的文武场,水平也能适应演唱伴奏,人数不太多,在三四十人左右。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经费维持。
这种标准的票房,在一些大中城市有钱有势的单位去办,根夲不是问题,说不定人家的服装就值几十万呢!但是对于民间的戏迷票友来办那就非常困难了。
即使是找得到不要租金的场地,日常的开支就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首先,现在稍好点的文武场都是有偿服务的。一天活动下来,文武场的车马费,免费午餐最少好几佰,如果里面有三四个专业人士要劳务费,那一天的开支就要上千。这种活动就算每週搞一次,每月就是四千,一年四万八,不是个小数。
票房四十个人收会费,每人每月五十算高的了,即使收得齐,全年也就二万四,剩下的二万四缺口就该票房的头拣底。
当然,少花钱不花钱的票房也有,但是锣齐鼓不齐的场面,一帮乱拉乱打的外行在那里胡整,怎么唱戏。
看来这票戏玩戏还真是高消费,想伸伸抖抖舒舒服服地唱盘戏,票子不出夠还真是干不成。
人往利边行,是常理,人人心里有都有个算盘。
我想与其每年贴二万四去办票房,虽然以我的实力是贴得起的,不如将这二万四拿去每年四次,去大中城市旅游带票戏,来去都是打飞的,高档票房唱一段拉一段也就七八十顶天了,为你伴奏的,配唱的都是國家二级甚至一级,一天下来十段戏也就七八佰元。这种玩法耍也耍安逸了,唱也唱安逸了,琴也拉舒服了,少了办票房那些贴钱又烦心的事,何乐而不为?
当然,我也不是不办票会。我的办法是依托政府的共公文化平台,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如扶贫攻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每年搞一次较有规模和水平的,公益性的京剧票友展演活功,邀请省内外优秀票友参演,为当地群众普及京剧艺术服务。我退休十年得到的资助达四十万左右。虽然我自己没出一分钱,但每次活动都是全家出动,累得个贼死。
但是,我为自己能夠为宏扬国粹出点力感到高兴。这不,今年九月份我市又要搞一次纪念宜宾籍京剧艺术大师陈彦衡诞辰一佰五十週年的京剧票友艺术展演活动了,川滇黔十多个市州的票友参演,规模是盛大的,政府为此投入了十多万。有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我们宏扬国粹传承京剧艺术就更有信心了。
也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我,平时是怎样玩的?答曰:唱卡拉ok京戏,拉卡拉ok京胡。每天,电脑面前一坐,鼠标一点,叫到哪个名家立马就到给我配唱,跟腔拉京胡,舒服惨了,弹的打的全是一流名家,你说资格不资格,配上专门的小型音响,与剧场效果基夲一样。
我的这种玩法,拓宽了学习传承京剧艺术的路子,交了各地不少的朋友,专业和票友都有,加上我喜欢写短文,评论京剧和票界的事,经常在网上发,己九十多篇了,上万的人阅读过我的文章,我的退休生活充实,快乐,有趣。
2018年7月31日
附录:
谢润昌:京剧票房的现状点点和有续发展的建议
实际上,各种类型京剧票房诞生,是从私人家庭票房派生出来的。民清时期的宫廷玩票,以期到达官福贵人家的堂会等,都是票房萌生的雏形。
现今的票房涉及到官方、行业、社区、流派、私人等多种形式的状态。京剧如今生命线是二百年了,票房如影随形,也有二百年的历史,是孪生兄弟。
可以说,谈京剧不能不谈票房和票友;没有票房和票友的地方,振兴京剧,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既然要京剧振兴,票房票友这一块也决不能忽视和小觑;它的盛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京剧的走向和闪红灯还是亮绿灯的按钮所在。
因此,京剧票房、票友乃至所有京剧爱好者,都是京剧的母亲和孩子;母亲要哺育京剧的成长,孩子要营养的滋润,缺一不可。
谈京剧,必要谈票房和票友。本文以票房为侧重点,说一下现今票房的现状。
票房通俗点说就是沙龙,有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伴奏人员的聚唱所在。
上海票房,据粗略统计,大小有二百上下,触角东南西北,城里城外。
票房的数量很可观,但现状并不乐观。
一,票房人员年龄偏大。
一般票房的人员,大多已七老八十了,五六十已属年轻了,四十多就是宝了。
二,文武场人员缺乏。
小票房一般以三大件为主。中大型的票房就有武场了。现状是拉京胡、京二胡,弹月琴、三弦、阮以及司鼓和下手,都是些老面庞,黄忠好找,赵云难觅。储备人员严重缺乏。
三,票房的掌门人后继乏人。
大小票房的负责人都在七十岁以上居多,要找合适的接班人,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物色。田林票房也有二十多年历史,陈家国老师要交班,到现在也没找到合适人选。这种现象,也不是田林票房存在,其它票房也存在。
四,票房的新生力量严重断层。
票房的兴旺和传承,要有年轻人员和新生力量注入。否则,票房的生命力就不强,也可能就无疾而终了。大多数票房已有严重断层现象了。
五,活动场地有限。
挂靠在社区、行业、官办的票房都有固定场所。私人、流派、退休等各类人员组成的票房要活动,就难有固定的所在。有的只好到公园或公共绿地以及私人家庭去活动了。
六,经费问题。
票房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交会费。官办、行业办的票房经费一般不缺,其它各类票房在经费上都捉襟见肘了。票房如要彩唱或搞庆典活动,要么有人赞助,要么个人出资,没有及时雨惠及你。
七,文武场人员劳务费问题。
民国和改革开放前,票房以自乐和硏习为主,伴奏人员一般是不拿费用的。最近十几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伴奏人员的劳务费从两位数上涨到叁位数,一浪高过一浪,票房的收入成为某些伴奏人员副业的绿色通道。
八,缺乏有一个统一的京剧票房联谊会。
票房之间,表面上都相敬如宾,心里都各自为政,都是春秋诸候,谁也不服谁。上海这种弊端尤为突出。要振兴京剧、振兴票房,必须票房之间形成合力。
以上是本人对上海票房存在的问题点点叙述,不一定正确,纯属个人见解。下面提些建议,同各位共勉。
一,呼吁是否可成立上海京剧票房联谊会。
个人认为,在这次硏讨会的基础上,由通俗文艺硏究会牵头,联合上海各家愿意加入联谊会的票房,群策群力,制定章程,形成合力,择日成立上海京剧票房联谊会(会名可协商定),为振兴京剧,振兴票房,大家携手同心,为创造出一个有良好氛围的京剧平台,而努力奋斗。
二,同上海京剧院京昆跟我学联合,吸收新会员加入票社。
由上海京剧院主办的京昆跟我学,已办了六、七年了。学员先后有几百人。上京为普及京剧,培养京剧新观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实事。这些学员学习生、旦、净各种流派,从学唱到彩唱,已经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京剧新的观众群,有的已开始自己组建票房和参加有关票房了。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将来票房的继承人和中坚力量。
三,如何使票房之间信息畅通,拟办一份简报。
票房之间的及时交流和信息畅通至关重要。䢖议通通俗文艺硏究会牵头,每月或每季出一份简报和专刊,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票房良性的建设导向。
四,票房之间加强交流,互通有无。
票房之间要多交流,不要闭门造车。会员、伴奏人员只要自愿,可以双向交流,不要闭塞,独守一家门。尤其掌门人,更要大度四海,门畅开、信息畅通,资源共享,这样才有利于票房健康持续发展。
五,大学、中学、小学有条件的都要建立京剧兴趣小组(也可以说是票房)。
据我所知,大学成立京剧票社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中学以光明中学为楷模。小学不知有否。要振兴京剧,包括票房的持续发展,也要从学生年代抓起。这点,必须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投入。
六,各级政府都要在场地、经济上给予支持。
振兴京剧不是一句空话,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力度给予支持。京剧票房的活动场地和经费两大块,主管的文化部门要千方百计给予合理解决;要畅道不要堵道。
以上是本人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来向各位专家、前輩、老师求教。目的只有一个,为京剧的振兴和票房的建设抛砖引玉了。在此,希望各位仁人知土,借这次硏讨会东风,多献计献策,使这次硏讨会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