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桐城方言中的那几个怪字儿
过去在龙眠中学工作时,同事中有一个前辈教师张德润先生,性格诙谐,学问渊博,还有一肚子的桐城民俗文化,经他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一渲染,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张老师曾经给我讲过四个字,至今不忘。
哪四个字:大力为夯(hāng),大面为奤(tǎi),大步为ká,大口为夻(chă)。
先说“夯”字,这是一个多音字, hāng和bèn。读作“ hāng”的时候是会意字,大力为夯,力气大本来是好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字还有一个音是“bèn”,意思也和笨一样。把力气大和蠢笨合用一个字,这明显是对大力士的歧视,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形容别人“滞夯”、“愚夯”、“粗夯”,都有贬义。《西游记》里孙悟空骂猪八戒为“夯货”,桐城方言里“夯货”也是骂人的话。不久前看了一篇枞阳文友的文章,考证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枞阳人,很有道理嘛,你看:孙悟空骂猪八戒用的就是咱老桐城口语嘛,这不也是证据之一嘛!
再说奤(tǎi),奤是会意字,脸大嘛。脸大的人一般身躯也大,所以形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说是“长得奤奤的”,和奤相反的,大概就是那种瘦成一道闪电的人了。过去桐城许多人家会把孩子的小名取为“奤子”。我在龙眠中学的93级学生中,有一个男孩名字就叫小奤,到了初中吗,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了,觉得这个名字不好,每天被同学“小奤儿”“小奤儿”的叫着。觉得这个天然带有大面子的名字让他很没有面子,我也觉得这名字小时候喊喊还可以,长成人之后再叫小奤子,不仅影响形象,甚至连娶烧锅的都有可能受影响——那时候户籍管理和学籍管理不像现在这样严格和规范,改名字很容易——就给他重取一个名字,并在班上打招呼,禁止同学们再喊他“小奤儿”。谁知过了一个多月,这同学上数学课时睡着了,数学老师把他罚站了,然后说:“你看你们班主任多糊涂,把这么好的名字给你用了,真是浪费了,你呀,还就是个小奤儿!”
大步为ká,这个ká字,上大下步,也是个会意字,意思兼有“涉”和“跨”的意思。“涉”字从水从步,意思是遇到了水沟、水凼之类的,只要步子够大,奋力一跃就过去了。“涉”的这个意思似乎也可以用“跨”,但是“跨”更多的时候是用在路上的障碍物,抬腿迈步直接就过去了叫“跨”,譬如“跨栏”“跨马”“跨越”等等。ká就不一样,前面遇到一滩水,咋办?ká过去;遇到一棵树倒在路上,ká过去。这上大下步打不出来,百度上搜了一下,别的方言区也有这个字,意思和桐城差不多,读为qiá,和桐城音也还是很接近的。
截图来自《百度百科》
大口为夻(chă),上大下口,还是个会意字,大口吞食或者大口咬食都可以叫做夻(chă)。这个字常用来形容吃相不雅,也用在动物的身上,用在人身上的时候,常含戏谑之意,倒不一定是骂人的话:“一块西瓜,你一口夻之,去到一大半。”桐城方言中有一句歇后语:毛狗驴子不吃麦麸——一口夻半升,形容人心口不一。问问度娘,还真有这个“夻”字,不过读音和意义都跟桐城差别太大了。
截图来自《百度百科》
我少年时代在桐城师范读书的时候,叶桐高老先生给我们讲朱熹的诗《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先生特别强调,这里的“渠”不能解作渠道或者水渠,而是“他”的意思。还说,桐城西乡方言中表示第三人称的“kê”就是这个字,查《汉语大字典》,“渠”确实有解作第三人称的用法,却不知老先生说的“渠”读作“kê”来自何处?
常常看《六尺巷文化》平台上桂绍英老师和黄其福老师写的桐城方言,觉得怪有意思的,也杜撰一篇小文,以博一笑,未可当真哦,时值大暑,以资消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