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真正意义

信仰的真正意义

网上,有人时不时指责别人“没有信仰真可怕。”他这时说的“信仰”是指信教。

说到信仰,很多人马上想到信教,其实这是误解。信仰不只是信教,信教只是信仰的一小部分内容。

什么是信仰呢?

信,指信任;仰,是仰望,崇拜。

信仰,是指人对某种政治主张、理念,宗教,以及对某个人的信奉、敬仰和崇拜,并且把它或他们当作自己行为的准则或榜样,去约束自己,或者强令自己用行动效仿之。

信仰具有两个鲜明色彩:理智的主观和情感的体验

宗教信仰大多具有情感体验的特点,而哲学(普世价值)信仰则具有理智的特点。

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多实例佐证了其情感体验的特点或色彩;尤其是极致信教,会使人完全丧失理智;比如某原教旨主义信仰者,纳粹信仰者,以及类邪教信仰者等。

关于信仰的定义,哲学家、社会学家给出的概念是

“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许多大问题,不是由对信仰的不宽容而起,而是由对信仰的过于纵容而起。

道金斯观点的引申意思是,不理智的信仰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长期纵容不理智的信仰,其后果是侵蚀法治与规则的运行,淡化科学的理性作用。这几年在中东、欧陆、美蒂等地出现的极端社会问题,都与这种纵容有关。

事实上,以往人类社会的史实早已证明,由各类“信仰”所引发的人道灾害远大于自然灾害。

然而,由于“信仰”尤其是各种宗教信仰,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严重依附于政治人物和对社会有较大影响力者,从而,使其负面作用呈现几何倍增效应;与此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果却无法成为人们反省的对象(政治人物与教会联手,在推动宗教炫传的同时,利用公权掩盖其负面作用并打压那些揭露负面作用者)。

这也是人类自身的可悲之处。

实践证明,辨明真伪与是非的利器,非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莫属

科学方法的基础有二,一曰逻辑,一曰实证——从证据来,寻证据去。

而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死敌,便是所谓的极端信仰——不讲逻辑、不顾证据的盲信盲从。

最新研究发现,暗示人们进行分析性逻辑思维就会动摇一些人的宗教信仰。科学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宗教的认知基础具有重要价值。

《实验心理学》杂志刊登由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Joshua Greene,与其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给出的结论,证明了受测试的人群在智商、教育程度、政治倾向以及其它方面都差不多,而更容易选择直觉性答案的人通常都具有更强烈的宗教信仰。

喜欢选择直觉性答案的人,有什么特点呢?

他们一般喜欢感性思维,思维具有跳跃性、表面性。这类人群是,具有文艺特质者,低文化群体者,不善于逻辑思维者,遇事情绪化的人,等等。

科学行为不是信仰,它专注于证据,是一种探索与求证的过程。

科学证明,人类的道德源于进化,道德与信仰无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点:在原始社会前期,近亲群居,近亲乱伦,那时人的智力水平较低,没有羞耻感。

而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人类的进化,近亲群居的人意识到了乱伦是可耻的,产生了道德负罪感;而且近亲乱伦后出生的下一代越来越傻。所以,人们纷纷选择与其他族群的人联姻。

通过与不同族群联姻婚配,下一代更健康、更聪明。此即进化促进道德提升的一个例证。

——这也是在生活中,很多人怒称那些行为无耻的人是“畜牲,没有进化好”的原因。

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宗教组织或政党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但没有宗教和政党,人类同样可以拥有信仰。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的信念烘托或威逼利诱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社团组织(社团指的是社会团体,如宗教、政党及其他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

所以,大多信仰需要依附于某个社团组织,或群体组织,否则无法存活。解体某个社团或群体组织,就可以消除某种信仰。

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比如:“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佛信仰,神信仰,科学信仰(普世价值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绪集结是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比如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或宗教等。

国家、宗教也是人们的信仰所催生的一种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

信念与信仰是不同的概念,信念是人的意念对某种物象、理念的坚持。

信仰则是人们心灵意识的标注,是自身坚定的信念;暨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并用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简单说,信仰,暨是人的“信任所在”;不一定科学,不一定合理,不一定正确,就是要“信”。

前面讲了,宗教组织或政党组织对人类的“信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之放大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强化了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并使之理想化、偶像化。

人,是会思想的动物,是感情动物,在群体集会中容易被感染,容易被传导某种意念,也容易被误导。所以,大小集会,是信仰团体惯用的形式;如礼拜,传道会,纳粹集会,传销聚会,等等。

信仰的种类大致有:

1.原始信仰:各种原始崇拜;比如巫术,禁忌,远古神话等。2.宗教信仰:包括民族宗教或国家宗教,世界性宗教等。3.哲学信仰:古代哲学信仰;中世纪准哲学信仰;西方近代哲学信仰——理性信仰;现代哲学信仰——非理性信仰。4.政治信仰。5.世俗信仰。

对人类社会影响较大的信仰是:

1.神话信仰:(1)创世神话;(2)复活神话;(3)英雄神话。

2.其它原始信仰:(1)图腾;(2)巫术;(3)禁忌。

3.宗教信仰:(1)佛教;(2)儒教;(3)道教;(4)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5)伊斯兰教。

4.哲学信仰:(1)科学理性信仰(普世价值信仰);(2)其他信仰,如XX主义等。

宗教类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诞生于远古时代,由于当时人类对宇宙的未知的敬畏和对宇宙现象的探索行为,加上人类自身渴望生存、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想象出并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使人产生对该神秘力量的敬畏及崇拜,同时引申出信仰认知的教义及仪式活动体系,供人们遵从。

与民间神话传说一样,宗教信仰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绪关怀。

宗教教义与仪规(仪式、规则),都是人“设计”出来的,而且还是古人“设计”出来的,自然就存在很大局限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和对人类自身认知力的提高,作为认知世界与规化人类行为的“信仰”,将不可避免地回归“以人为本”“人性化”“人本化”的轨道上来。

任何背离人本、人性的信仰,都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