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秘诀
“长寿”的秘诀 陈鲁民 1360字
长寿,几乎是每个人都在极力追求的人生目标。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延年益寿,松鹤延年,寿比南山,万寿无疆等,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贺词,没人会拒绝。但长寿也是有秘诀的。人的寿命有两种,一是肉体寿命,二是精神寿命。人的肉体寿命,最长不过百岁,不论怎么折腾,吃什么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而人的精神寿命,短者几十上百年,长则可存之千秋万代。若得其“长寿”秘诀,做到“精神不死”并非没有可能。
本文探讨的“长寿”秘诀,即精神寿命的秘决。人死了,就 “赶快收敛,埋掉,拉倒”(鲁迅语)。不管愿意与否,左邻右舍很快就会把逝者忘掉,亲戚朋友一年半载就不再提起,儿孙们能惦记十年二十年也就不错了,这是指肉体寿命的消逝。而一个人如果有重要事情被大家记住,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譬如某桥某路是他修的,某工程是他干的,只要这个东西还在,还发挥作用,后人是绝不会忘记他的,这就又使他的精神寿命延长了多年。在都江堰旅游时,目睹那历时两千多年还在造福巴蜀大地的水利工程,我就特别感念李冰父子,虔诚地在二王庙里上了一柱香。
再一种情况是,这位是个诗人、作家,艺术家,其作品艺术精湛,广有影响,成为传世精品,什么时候看到他的作品,读到他的诗文,就会领略到他的精神,好像在和他对话,聆听他的教诲,那么他在精神层面就还活着。每年端午节,我们会想起屈原,背诵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罗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已有五百年高寿,参观的人群一睹芳容后,自然会记起作者达芬奇。听到贝多芬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英雄交响乐,人们就会想到这个天才而倔强的音乐大师。他们的肉体虽早已灰飞烟灭,不知所踪,但其精神寿命还将继续长寿下去。
思想家的精神寿命比艺术家们更长,影响也更大。老子的《道德经》问世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成为道家哲学思想重要来源,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孔孟儒学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是国人的精神财富,并日益走向世界。“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启万年愚”,这就是思想的久远不竭之魅力,诚如陈恪给王国维墓碑题词所言“与日月齐光。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保持高尚的气节、操守,也是精神“长寿”秘诀。从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而死”,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王阳明的“此心光明”,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他们之所以能“长寿”如斯,久久不被忘怀,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有中华民族的深刻精神印记,他们是民族精神的最佳传承者。
肉体长寿的秘诀,不外乎注重养生,坚持锻炼,加强营养,调适心情,淡泊节欲,有病早治等要素,大家都很重视,谁都能说出一堆道理,并且行动得很自觉。而精神长寿的秘诀,关注的人则要少得多,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死去元知万事空”,身后事管不了也无法管,不操那闲心。但话不是这么说的,人类进步,社会发展,都要靠一代代人的传承接力才能奏效,我们不仅要给后代留下充足的物质财富,还要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而那些建树不凡的伟人、圣贤、智者,就会作为优秀的代言人而“长生不老”。说到这里,结论也就呼之欲出:道德高尚,思想杰出,作品优秀,事功卓越,就是精神长寿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