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这不是广告,虽然标题看起来很像,下面正文开始。狄更斯曾经写过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在过去没错,用在现在也毫无问题。现代社会大家一方面感觉到竞争非常激烈,对未来一片迷茫。又不断看到有人制造出新蓝海,好像前面充满希望。这导致很多人隐约觉得未来会更好,但落实到自己身上却觉得改变的方向如此模糊。一位长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考虑个人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历史进程。同样的,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对打破自己的迷茫处境也非常重要。社会上一直有个流传甚广的观点,说只要你肯努力深耕一个领域,最终你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获得核心竞争力。后面不但岗位稳定,工资溢价,还能避免公司中年裁员平稳度过中年危机。甚至还有人把这套深耕理论做了总结,写成一本叫《异类》的畅销书。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不过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从来不是什么一万小时定律,而是时代背景对普通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前有个段子说,三个人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一个人原地跑步,一个在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他们到了十楼,有人分别采访他们是怎么来到十楼的?第一个人说我是跑上来的,第二个人说我是俯卧撑上来的,第三个人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好像大家都忽略了电梯的作用??跑步、俯卧撑和撞墙这种自身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们都坐在电梯里!异类的作者也有相同的发现,美国近代第一批富豪基本都出生在19世纪30年代,因为19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发生大变革。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30年代,20多岁的年纪正好赶上变革,只要能把握时代红利,成功的可能会大很多。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40年代之后,那么你很有可能就错过了机会,因为变革来的时候你还太年轻。如果你出生在十九世纪20年代之前,那么错过机会的可能也很大,变革来的时候你太老了,思维容易僵化。更明显的美国两代人命运差异体现在大萧条前后,美国在大萧条前后有两波婴儿潮,大萧条中间是婴儿出生低谷。
如果你出生在1910年开始的婴儿潮,大学毕业20多岁会正好赶上30年代世纪大萧条。毕业基本就意味着失业家里蹲,日子想都不用想肯定过得贼惨。等你好不容易熬过去那段萧条的日子,到了30多岁又赶上美国加入二战。你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被迫应征入伍打仗,家庭和事业的发展从此被迫中断。如果你出生在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美国婴儿出生低谷期,那你就幸运很多。1910年大萧条之前那波婴儿潮大量出生的孩子带来了医院和学校的扩容建设。1930年那批孩子出生的时候正好享受到这些东西。他们出生在崭新的医院,看病不用排队。因为孩子数量减少太多,各类学校都招不满,所以上学也很容易。等他们大学毕业恰好赶上二战结束,到处在搞建设,各种优质工作岗位求贤若渴。二战又消灭了部分人口,所以后面他们需要养活的1910年代婴儿潮那批老人没那么多。等他们年纪大了,又赶上5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那批人口可以支撑他们养老。所以你看,普通人没有投胎一个好家庭,投胎在一个好时代的话,日子也还过得去。说起来美国5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运气也不差,赶上了美国1975年的计算机革命带来的高速增长。美国从1975年开启了计算机时代,那时候有能力把握住时代机遇的群体,也是20来岁的年轻人。所以计算机时代最好的出生年份是1954年左右。如果你年纪太大,你显然不会放弃当时的高薪工作去搞什么计算机。如果年纪太轻,又没有能力去把握。微软的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保罗艾伦是1953年;苹果的乔布斯出生于1955;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也是1955。当然,并不是每一位计算机时代的牛逼人都出生在这个年代,只是这个年代成功的概率特别大。把这个场景放到中国其实道理是一样的,美国1910和1950年的两次婴儿潮恰好对应的是我们1965和1988年的两次婴儿潮。65-70年代初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到90年代正好二十多岁,恰好赶上了改革开放之后带来的巨大增量。那时候西方市场对我们打开大门,国内又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随便做点啥都是遍地黄金,一批人就此发家致富,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总喜欢说以前生意好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和美国50年代那批人赶上计算机革命类似,80年代末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的人也赶上了2008年左右的互联网革命。差异在于50年代出生的比尔盖茨们在70年代美国计算机革命时候面对的是一片净土。80年代末出生的你虽然同样面对的是互联网的兴起,但引领这批浪潮的依然是70年代第一波婴儿潮的那批人。马云、李彦宏们是60后,丁磊、刘强东们是70初。当然,后期崛起的还有70末80初创立的美团系、头条系和拼多多这类公司。到了80末90初婴儿潮一代长大,互联网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高薪的传统行业。大家的梦想也从最初的希望创立BAT这样的公司,到创立公司被BAT这样的公司收购,再到现在能去BAT这样的公司996高薪打工。不少人应该记得过去我们讨论人口红利说的是农民工红利,现在讨论的却是工程师红利。当初农民工红利说的是70年代初婴儿潮这批没考上学的进城打工。这批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造就了我们世界工厂的地位。现在所谓工程师红利也不过是80年代末婴儿潮这批受过教育的进互联网大厂打工,享受996福报。这种红利不是求职者的红利,而是资本的红利,本质上是劳动者在向资本输送红利。从1999年起,我们的高校开始了扩招。现在这些扩招的大学生早就进入职场,后续的供给更是源源不断。最近几年不光是本科扩招速度加快,研究生招生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研究生加速进入职场。为啥说加速呢?今年因为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研究生又大规模扩招了。在这个工程师红利时代,我们注定要面对的是高等教育人口过剩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之前在《史上最难就业季》提到过的。人力充沛的问题在于,个体很难要上去价,因为可替代性太强了。后面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还在减少,但是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供应却在不断上升,这些新人根本没啥选择。你要是不愿意干赶紧滚蛋,分分钟换别人,找不到工作的多呢,就像十多年前的农民工一样。我们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面必须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普通人所有的学习其实都是为了选择更多,大前提搞错了很多时间都是白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选择努力的方向,远比努力本身重要很多。以前经常有人搬出那个10000小时定律告诉我,只要你深耕一个领域沉浸足够时间成为专家,就能过上有发展的职场生活。现在大多数毕业就进入大公司,到中年被公司裁掉的人基本都是这么被忽悠瘸的。一进大公司,仅仅专注于深耕细分专业技能,最终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你只是被安排到流水线上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到一定阶段就会被废弃。过去我还没有从大公司离职的时候,专门去学过这套流水线理论。整套东西就是告诉你,怎么把公司工作分步拆解以后流程化。流程化以后再层层细分,每个人只深耕一小块,因为这样的好处非常多。首先是把工作细分以后,每个人只懂自己的一小块。大家都会变成公司流水线的螺丝钉,可替代性很强。其次是多数工作层层细分以后,员工上手速度很快,培训俩月就能上手干活。最后是工作内容越是细分化单一化,员工能跳槽的地方就越少,离开平台就越不好找工作。在这套机制下,公司可以在同样位置上毫不费力的换人,所以才叫螺丝钉。拥有这种细分技能的人不过是公司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从A组织装进C组织就是跳槽,从A位置装到A1位置就是升职。简单岗位多数人培训两个月就能胜任,极少数复杂岗位可能需要一两年的历练。无论你学习什么样的工具和技术,其实最终都没用,因为你能学会的东西大量人都能学会。只要公司薪水不错,地理位置也不错,简历库从来不会缺性价比比你高的人。对于迭代太快的领域来说,专注深耕技术更是个大坑,最后只会绑着你一起沉没。游戏玩家都知道韩国当年有众多竞技选手在星际1上面深耕,每天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参数,寻找新打法。没过两年等星际2出来,大量职业选手发现他们根本没办法适应星际2的打法。那批老玩家的年纪又过了精力最好,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面对开始就接触星际2的年轻玩家很难竞争,后面只能选择退役。很多技术类工作道理和电子游戏一样,它们并不是啥稳定的领域,更新迭代极快。手机操作系统也是个典型,假如过去十年你一直在塞班技术上深耕,突然大家都开始用安卓了,你就悲剧了。虽然你过去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能让你在短时间内上手学会安卓开发。但你面临的残酷现实是,市场上有一群比你年轻十岁、经历更旺盛、能力和你差不多,马上就能干活的安卓开发人员。你过去的不断深耕没给你带来优势,还把自己变成了这个注定要被替代技术的陪葬品。以前有种吹逼说,好好修炼技术就能让自己不可替代。大部分人不但没办法成为不可替代的专家,而且可以轻松找到可以替代的人。要知道不可替代的前提是垄断,不是垄断知识就是垄断技能。现代社会之所以搞分工合作流程化,原因就是除了背后的资本,要让每个人变成流水线零件都可以替换。还有一种吹逼是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小公司学不到核心竞争力,大公司不会让你不可或缺。当然我们不是说懂技术不重要,不过修炼技术从来不是最最本质的东西。单纯修炼技术你只能做个工具人,工具损耗到一定程度,就要考虑换新了。毕竟现在社会上每年有上百万年轻漕工要吃饭,他们的性价比显然更高。你个大龄资深漕工哪怕精通搬砖的九种姿势,面对人家的性价比优势也无济于事。我们按照大城市高薪公司的晋升节奏算算时间,就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大多数人在23岁进入社会从公司基层做起,28岁成为公司中层骨干或者团队负责人。基本上到了35岁性价比就不高了,公司会考虑把你清理出局,给28岁的精英们腾地方。这无关你的学历,职称和年薪,只关乎年龄和性价比问题。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都是公司这个平台赋予你的。只要你的能力和技术需要依附公司平台,就无法实现TO C的操作。后面面对年龄性价比优势,你的一切经验和深耕都变得毫无意义。本质上你只是公司流水线上运转的工具,一旦离开平台,就没了生存之道。全世界没有任何地方会以学历、职称和过去拿到的年薪发钱给你。离开公司平台你会发现,能不能赚钱才是硬道理,以前人们说什么学习好深耕技术就会有出路是哄你的片汤话。所以才会有很多老人怂恿孩子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哪怕一辈子拿几千块工资,但胜在稳定。这也是很多普通人家孩子在父母这代资源和认知高度匮乏下的唯一选择。能在高薪行业熬过35岁大关,在公司里混的如鱼得水的人又是什么样呢?这些人在行业能力和技术有一定积累之后,都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元能力。因为技术更新永不停止,元能力的底层逻辑这些年却从来没有变过。元能力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远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越优质的能力越具备通用性和普遍性。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元能力这玩意到底是个啥东西呢?我自己的理解是:产生内容的能力、与人链接的能力、传播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配利益的能力。不管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演讲、写作和快速学习,还是公司里的有效沟通和人情世故都属于这个范畴。这玩意拓展性强,而且不用重新学习。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什么行业都可以无缝连接,具有普遍性,路不会越走越窄。这是一种社会通用技巧,无论你换行换岗,还是创业,都是通往成功的加分项。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越往上走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反而越低,对元能力的要求反而越高,这点在职场大公司混过的人体会应该更深。大公司只会埋头勤勤恳恳做事从来不是核心竞争力,会做PPT同时会表达会展示自己才是核心竞争力。同样的,未来如果你不想混职场想创业,专业能力不过是基础而已,走的好不好还要靠元能力。比如要做成一件事怎么找到上下游,怎么打开突破口,怎么发现关键人,怎么领导团队,怎么分配利益都是元能力。这些东西和所谓的技术和学历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属于认知范畴。这些认知你没办法在任何职场课程学会,只能靠日常工作历练和观察收集,在踩坑中试错。不少技术达人就是死在这个东西上,技术过硬元能力不行根本没办法升职往上走。对普通人来说,有一定技术基础之后,在这些社会运行万年不变的底层逻辑上花时间深耕,远比单纯钻研技术有意义。另外就是,在职的时候就要利用手头资源或者兴趣爱好,尝试培养点低成本高杠杆的副业创收,这也是我们之前在《副业创收的问题》里一直提到的。当然我们必须强调,这套法则只适用普通人。如果你是天才,技术牛逼到不可替代,那前面的话当我没说。
其实元能力的培养用在家庭教育上也同样适用,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东西。
个人认为,养娃没必要在什么陪作业,陪看书上面费时费心太多,提高自身占坑能力和眼界才更关键。以前父母给孩子助攻主需要让孩子吃饱,现在要从精神物质各方面给予支持。家长自己要对社会的发展要有一些预估和判断才能培养孩子,比如大方向的引导,关键时刻的决策,家庭能给的支持。给他们适度的资源,健康的身心,让他们了解各个社会阶层,明白人生中那些大坑,正确处理爱与性,认识了解自己并且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选专业,找对象,了解人性,判断行业前景都是比学什么特长,做几道题目更重要的东西。曾经和一些家长吃饭聊天,看着他们不根据自身条件讨论出国、补课、陪读和学区啥的都觉得搞笑。
很多中产家长太过重视表面的东西,又喜欢随大流去跟风。
忽略了教养一个孩子要从整个人生周期去考虑,花了好多时间去培养孩子那些无用的技能。
这也是孩子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父母眼界和判断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之前在《拼娃的正确姿势》也说到过这点。一眼就看清生活真相的人,和花了半辈子才看清生活真相的人命运注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