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到底做错了什么, 会被杨振宁批判: 毫无逻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今它不仅对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是作为事物的两面,也仍有很多人并不接受传统的中华文化,他们认为部分传统的中华文化只是来源于人们的经验总结并且没有科学性而言,是属糟粕的,而《易经》就是这些“不靠谱”的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点击加载图片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代表性人群,科学家们的言论、方向无疑也备受瞩目。而作为有着“证伪”使命的群体,对于《易经》科学家自然也不会缺少研究。因为只有证明了它的“错”才能藉由此说服一大批的民众,让他们笃信科学。可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代表,《易经》显然也是有着极深的影响力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双方的“矛盾”自然而然地便产生了,一些科学家对待《易经》的态度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曾在1953年谈及《易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时说: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就是因为数学家发明形式逻辑和实验验证法,而中国圣贤靠着这些经验总结得来的巨著是不可能取得如此进步的。
如果说爱因斯坦是因为作为外国人并不了解我们的文化,才会如此贬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易经》,这尚属情有可原。但是,同样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身为中国人的科学家杨振宁却也对《易经》表达了批评的看法,他甚至毫不讳言的认为《易经》其实毫无逻辑可言。而此话一出,自然也是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点击加载图片
一、《易经》到底是什么?
《易经》是描述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经典之作,其内容充满辩证思维。很久以来,人们都把《易经》当作占卜命运的著作。但其实《易经》在创作之时并不是为占卜服务的,它是古人在研究天象以及对现实深思熟虑后得出的宇宙观。古代人认为天人合一,他们深信世间万物都与人类相互影响,相互感应。
点击加载图片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说:《易经》不仅是五经之首,还是群经之始。《易经》是一门学问,中华文化中很大一部分都源于《易经》,其的成就是后人没有办法超越的。
虽然《易经》的内容过于深厚复杂,再加上目前没有明确的例子来证实这些理论,从而让人觉得“不科学。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已经认可《易经》的作用。
表面上看,《易经》是一门玄学,但是其全部理论均来自于现实社会,是科学、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融合。综合性强,也是《易经》能够在我国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的原因。坦白讲,它体现的决然不只是对科学的认知,更是对世界、宇宙、未知的认识论。
点击加载图片
二、杨振宁是如何批判《易经》的?
2004年,杨振宁在文化高峰论坛上对《易经》直言不讳地发声批判,他的《易经》的态度也引起国人的不满。
杨振宁在该论坛上表示《易经》不仅影响了国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他们的审美观念而且还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首先,杨振宁认为《易经》阻碍了我国近代科学的进步,因为国人深信这门“玄学”而没有去研究近代科学,束缚国人思想进步的重要原因就是《易经》中过分强调的“天人合一”。
点击加载图片
其次杨振宁还表示我国的语言也受到《易经》的影响。汉语是世界上罕见的单音语言,世界上大部分语言都是复音的,杨振宁对此大胆猜测也许古人最开始也是说复音的,但是《易经》出现之后古人就慢慢习惯于说单音了。
汉语从复音到单音的变化,不仅仅对我国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
点击加载图片
三、杨振宁被文化圈“反击”
看到杨振宁批判《易经》的两点理由后,文化圈的名人也开始反击他,他们认为杨振宁的第一个理由还比较客观但是第二点理由就属于“为了黑而黑”。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认为杨振宁并没有深刻思考《易经》,他针对杨振宁所说的《易经》中没有推演法的思想进行反驳:一经中有很多占卜的理论,而占卜本身就是一种推演。
点击加载图片
而曾仕强针对杨振宁的第一点理由进行反驳:他认为《易经》中有很多科学思想,因为《易经》自古以来就是公认的辩证思维著作,目前世界上很多科学的理论都能在《易经》中找到原型,《易经》不管是在文化还是科学领域都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仅有科学关联密切,而且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另一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易经》中的科学与哲学原理太过高深,它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点击加载图片
其实《易经》并未做错什么,只是很多人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而杨振宁则是单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意义。
小结
《易经》的科学性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杨振宁的批判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只是他没有认识到宇宙万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只有科学,《易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为中国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作出巨大贡献,这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畴。因此,《易经》中所包含的智慧并不能仅仅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