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子鉴定指南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一是历代铭文有其特点,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政 府用银为货币的历史相一致,如汉代银锭铭文字少;唐代的银锭字开始多起来了;宋金银锭铭文较以前有了显著变化,用途也较广泛,很多银锭开始注明用途、地点、成色、匠人等铭文;元代用途进一步扩大,有了税课银徭役折银税等铭文。明代的铭文多涉及税银内容一般包括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工匠、监铸押运官员等;清代和民国时期银锭铭文变化最 大。
白银作为货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东汉以来黄金逐步退出流通,白银地位日益提升,银锭成为古代基础货币之一。银锭在宋朝以前称银铤,银铤大约出现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已日益完善,唐代白银货币的形制以银饼和银铤为主,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宋代白银货币形制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呈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形制与宋差异不大;元代铸造的银锭形制则沿袭了金朝的银铤形制,弧首束腰,正面略凹,周围有多道丝纹。
银锭是中国古代货币,以银作为主材质所打造、以块状熔铸成锭的白银,作为流通的货币。
明代后期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生意也都用碎银交易,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铜钱和碎银并行的货币制度。
公元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9月1日耶稣会传教士彭加德神父在致印度和中国传教巡区使神父的信(写于南京省崇明岛)中说:“商贸中使用的货币与全帝国通用的一样,既有放在手提小秤(戥子—笔者注)上称重量的各种形状的银块,也有以百或以千为单位穿在细绳上的铜钱。银子成色是不一样的,有九成银,也有最纯的十成银。甚至还能见到成色最 低的八成银,这种银子是流行的,除非(支付时)增加分量,使其达到市面流通的银子的价值。
我们目前看到的早期上解银锭的遗存,大多数铭文并没有打铸银号的名称,甚至直接加打“足色纹银”来表示成色的优劣。笔者按照打铸铭文的内容,将其分为五大类,其主要的变化在于铭文上对于时间或是人物是否省略。这类主要是指在铭文中没有明确的打铸出银锭的具体用途,在过去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将其认为是各地上解省城各个藩库的地方上解银,但是现在也有很多爱好者对其用途提出不同的看法。
银锭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人们物质生活中不可少的东西,赏赐、赋税、买卖等都缺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