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高原上永恒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记某部原副政委张四望的妻子王文莉

张四望

张四望

张四望及妻子

1992年冬天,25岁的王文莉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内陆家庭生活和服装厂工作,从三秦大地走上青藏高原。从此,她就把自己的人生追求,紧紧“铆”在了青藏高原上,融入了丈夫张四望献身的国防事业中,被人们称赞为青藏线上的“好军嫂、好妻子、好母亲”。

“婚前没有花前月下,婚后没有相伴相随。”这是军人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军人和军人妻子最伟大的奉献。和大多数军人家庭一样,新婚后的王文莉是甜蜜而苦涩的,甜蜜的是每次短暂的团聚,苦涩的是漫长的等待。然而,王文莉却乐在其中,她全心支持丈夫干事业,细心化解其工作焦虑。

张四望长期在基层工作,经常是十天半月回不了一趟家,对家的照顾就更是谈不上了。但妻子却没有半句怨言,反而鼓励丈夫说:你的工作就是保家卫国,军营就是你另一个家,这个家有我就行,那个家需要你照顾。

王文莉常说:我选择了军人,我必须承担起一名军人妻子所该承担的一切,别人能行的,我也一定能行!

有一年丈夫探亲休假,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准备过个团圆年,可谁知他到家第二天,部队就来了电报,说有紧急任务速归。这时离春节只有几天了,一家人都劝他过完春节再回去。婆婆含着泪说,娃啊,你就在家陪娘过个年不行吗?如果部队怪罪下来,就让他们来找娘好了。妻子在一旁劝说:“娘,部队在这个时候来电报,肯定有重要任务。当年是你送他当的兵,如今他回部队执行任务,你怎能不让他走呢!”她说服了婆婆,对丈夫说,“你安心回部队,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

王文莉曾在格尔木铁路部门工作,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对工作兢兢业业,多次因工作出色被单位表彰奖励。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承受了工作、学习、家庭的所有重担。不管家里有什么困难,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自己去面对、去解决,从来不抱怨丈夫。煤气用完了自己换,水电出了问题自己想办法修,孩子生病了跑前跑后也只有她一个,再忙再累她都坚持着,从来没有任何要求和埋怨,因为她清楚:军营是丈夫的理想所在,信念所在,事业所在,怎能拖他的后腿呢?

丈夫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变得更加繁忙,每天要为“大家”处理很多事务,经常加班加点,而所谓的不忘“小家”也就仅剩下一些语言上的安慰了。为支持丈夫的工作,王文莉毅然辞去了工作,全心全意照顾父母和家庭。

军人的职业与奉献紧密相连,军人妻子的奉献往往更鲜为人知。2004年,张四望经常感到头晕眼花,甚至出现瞬间失明、失聪,他以为是工作太累、高原缺氧所致,从不在意。王文莉催他到医院检查治疗,但时任政治部主任的他正负责筹备部队为国支边执勤50周年纪念大会,实在是抽不出身,只好一拖再拖。同年10月,张四望在上海学习期间突然晕倒,很快被医院诊断为脑胶质瘤晚期。

张四望在医院治疗期间,她连续几个月守护在病床前,丈夫手术后不能自主活动,她用瘦弱的肩膀帮丈夫翻身、擦洗、按摩。知道丈夫喜欢学习,离不开读书读报,她每天都给丈夫念报纸、讲新闻、做笔记,使张四望的身体很快有了好转并回到家中静养。此后的几年,为让丈夫尽早恢复健康,王文莉翻阅了大量的医学书刊,还自学了中医按摩。但上天并没有眷顾勤劳善良的王文莉,丈夫的病情反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也日渐憔悴,两鬓过早的添染了白发。

2007年2月,张四望病情突然恶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王文莉除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外,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丈夫的身上,想尽所有办法帮助丈夫恢复健康,特别是当丈夫意志消沉产生放弃治疗念头时,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她喘不过气来。她告诉自己:我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我不能倒下!于是她擦干了眼泪为丈夫加油鼓劲,给了丈夫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

2007年9月,丈夫最终还是怀着深深眷恋离开了他挚爱的军营,离开了他战斗的第二故乡,离开了给予他力量和快乐的亲人和朋友。丈夫走了,老人们的精神和身体也垮了,双双病倒在床,王文莉强忍着悲痛,既要照顾孩子,还要伺候病床上的公公婆婆,并安慰老人们说:“四望虽然走了,不是还有我吗?以前我是你们的儿媳妇,现在我不仅是你们的儿媳,还是你们的亲闺女!”

随军上高原19年以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环境多么艰苦,王文莉都不嫌不弃、勤勉持家、任劳任怨。她的举动,也深深影响和教育了女儿。现在女儿已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国防生,她用实际行动理解了母亲,并决心继承父业。

————————————————

编辑:青藏线老兵之家

(0)

相关推荐

  • 男兵的妻子叫军嫂,那女军人的丈夫叫啥?以后不要叫错了

    话说我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随着网络的发展,文字的运用更加丰富,出现了很多网络语言,例如"盘它.品如的衣服.柠檬精"等.虽然中国的文字创造了很多幽默搞笑的流行语,但是在其他地方用不好 ...

  • 苍茫青藏

    weilee 认为好看 青藏线我跑过几次,我弟弟当年当兵的时候也是跑青藏线的汽车兵.几代军人守护的这条生命线,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说和故事,它让人们相信,只要天不塌下来,青藏线精神就永远不会过时! ...

  • 王安才《我是一名青藏高原通信兵》

    我是一名青藏高原通信兵 --纪念"八一"建军节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94周年之际,原平76年度青藏线战友,举办八一建军节庆典暨当兵45周年联谊会,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不禁浮想联翩,呈现 ...

  • 丈夫回部队不舍得妻子,半路回来想再看一眼妻子,看哭了

    丈夫回部队不舍得妻子,半路回来想再看一眼妻子,看哭了

  • 任瑞娟小小说简论

           绿色军营的咏叹 杨晓敏 军旅小小说是文学苑中的一朵奇葩,多年来,曾涌现出一茬茬创作高手,陆颖墨.陶纯.王培静.胥得意.乔歌.钟法权.丁新生等,他们以英雄主义为主题,钢性的力度,大无畏的牺 ...

  • 随笔||语言的艺术魅力

    语言的艺术魅力 --读<军人的荣光>所感 兰草||河北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艺术的一种形式,无论是描写人物情感的变化,还是描写人物性格演变的过程,作者从不同 ...

  • 如果《断章》不是结局 我将用《致爱》续写永恒 文曲星48期同题诗1——30(上)赏阅

    文曲星 发布正能量诗词歌赋. 以字契心,以词会神,以句沁魂. 随它世间沧桑, 我自吟歌狂啸. 揉碎时间空域, 九州笔墨皆友. 诗文岂有价, 道义值千金! 文曲星第48期同题诗 本期选题: 1.< ...

  • 杨爱华 | 土地上流过多少声音(美女诵读)

    杨爱华,1988年生,湖北恩施人,土家族作者,出版有<童与真><清江岸边>. 轻轻点击,聆听醉美的声音 我静静地坐着,斜靠椅背,听窗外的雨敲打柚子叶,听雨中行人的脚步,听城市的 ...

  • 周末故事 | 高原上的小花

    此文10000余字,阅读约需20分钟 1 第一眼见到谢小花时,我对她并无好感.她不高,身段娇小,一把长发胡乱扎着,神态有些羞涩而高傲.当时,我们一干人想在九寨做文化旅游,得到九旅集团的支持,组成旗下一 ...

  • 云南:大山包,高原上真正的大山

    令人震撼的不仅仅是大山包的原生态,更是大山的重峦叠嶂. 文兄一早一晚两个时段走进大山包. 晚,黑云压顶,山风呼啸.是将人都要吹跑那种风. 早,云雾笼罩,久久不能散去. 太阳将水面染红也难见其踪影. 红 ...

  • 云贵高原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昆明在前,贵阳紧随其后

    云南和贵州山水相连同属云贵高原,两地在经济文化旅游方面各有千秋.在地域方面,云南地处西南边疆,与越南缅甸接壤,是东南亚.南亚等国进入中国的桥头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业比贵州早发展了十余年:贵州地 ...

  • 薛舒:高原的酒,须在高原上喝

    第一次品尝青稞酒,是在十五年前,独行川西高原的途中. 六月初夏,白水江的激流与蜀道并列汤汤奔腾,随着海拔的增高,鼻翼里吸入的空气从燥热变得清冷,阳光明亮到近乎穿透眼球.途经"白马山寨&quo ...

  • 青藏高原人物写生,体现高原上淳厚民风,彰显大写意笔墨精神

    青藏高原人物写生,体现高原上淳厚民风,彰显大写意笔墨精神

  • 为什么飞机在万米高空可以飞行 而在高原上却动力不足呢?

    编辑 | 角落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极有着共同的地方,这就是气候寒冷.但是它也有自己高极的特点:那就是空气稀薄,气压低.大多数初到西藏旅游的人们会印 ...

  • 骑士的爱为球场上的发脾气感到抱歉:“那不是我”

    "不是我,"洛夫说."我为此感到抱歉.这是一个丑陋的.这不是故意的." 这位五届全明星球员两天前在一场针对多伦多的比赛中为他在球场上的发脾气向周三表示道歉,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