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谱该怎样读? 2024-06-22 09:24:20 武术自由谈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老拳谱、拳论的原始资料,皆来源于口传笔录,以致一些论述失去了原来面目,本来意思皆非,有的根本失去原来面目,而不知真意为何。使习拳者不知如何遵从。下面根据我多年习拳、读谱所遇到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读谱常常遇到的实际情况之处理方法。了解这些,或许对广大习拳者、读者朋友们习拳、读谱有所启发。一、音同字异,一字之差,境界天壤之别。中国字的音同字不同,常给我们正确理解拳谱之精华带来很多麻烦,当年随家父练“打展手”,“展手”二字从其口中说出,到我头脑里就变成了“斩手”。我那时年纪小,也不知深究,就想当然的“斩”了起来。下的工夫可就大了,几乎进入了熬功夫的状态。斩来斩去,总觉“斩”的不够狠,不够味。与父亲打出的劲势形态总不一样,认为是自己的功夫不够,还要加强多练。家父偶然见我打斩手之情景,也似乎觉得不对劲。有一次问我:这打展手是哪个“展”字?我脱口而出说:“不就是斩杀的斩?腰斩石人的斩吗?”父亲笑了,说:“怨不得你的气力是放手掌上,而不见身上的展放之势。“打展手”是舒展开自身之展。又有“丹田”一口气放到四肢指梢及躯体皮毛,自觉丹田内气炸之势摧涨到全身、全身同时舒展放开,便是打展手的意境。此法与收束势,乃吞吐之法势。谚云:“束展二字一命亡”,“闪展无全空”。皆“展”字,乃各种拳招攻势之大法。而“斩”只是一个具体的攻防手法而已。虽“展”“斩”二字音同字不同。无“展”之“斩”,施招用手的拳艺境界可是天壤之别。以后习拳练艺,在拳学中一定要先清楚是哪个字,莫要想当然,才可不失其真呢”!自此以后,牢记家父教诲,习拳观谱、听人论拳,每字必究,至使许多音同字不同的拳学概念,得以分辨的清楚,实受益非浅。例如“蠕蠕之动”和“如如之动”。前者是形容“形体的缓慢之运动”的状态,是拳术中外形的借喻之“蛇动、蚕动、蠕动、蛹动”的几种,大动如蛇之动、小动如蚕、如蠕虫、即蚯蚓之动。及根不动梢动的蛹动。皆是比喻外形运动状态的。后者是说明“拳道”的“道体”之运动状态的。即“以静用动”之法则的本质的。而上述之“蠕蠕”二字和“如如”二字,亦是音同字不同的例子,然“蠕蠕”和“如如”根本就有天壤之别,两者不能替代,不能相等。如果不知道这点,谈拳论艺,就有可能混淆,而闹出笑话的。因为有人将“蠕蠕之动”来替代“如如之动”而论拳,今特此辩明。如欲深求者,可观我著的《“不动之动”和“蠕蠕之动”的差异》一文,则更会清楚。二、传抄字误,搭配不当,意思全非。曾见过一篇《三皇炮捶传抄老谱》,序文第三段:“唯有三皇炮捶表里精细,内中有情理,下步有圈筋。此拳以气为主,以理当先。气者君也,理者臣也,君臣相配,乃能制胜”。本段文字论述的重点,是言“气”、“力”,君臣主从匹配的道理、法则的。只有“气”、“力”君臣主从匹配得当,才是制胜的关键。文中“以理当先”,明显是“以力当先”的笔误。虽然传统拳术理论中确有“一理二气,理者为君,气者为臣”的说法,但这是对理、气的主从认识,而序文中的这段文字显然讲的不是这种关系。在这段文字中“气”指内劲,因序文中还有“气道”一说可证。“力”是外形的代名词,因序文中尚有“身法”一说可为证。可知“气”、“力”二字,实际上讲的是“内气为君,外形为臣”的匹配,也就是“意气君来骨肉臣”的艺境。这也可由古拳论的“神、意、气、力”由内致外的主从匹配顺序之说法得到佐证。试以上述观点改动原文,则成:“惟有三皇炮捶,表里精细,内中有情理,下步有圈筋。此拳以气为主,以力当先。气者君也,力者臣也,君臣相配,乃能制胜”。这样是否更顺理成章且使练法有准则了呢?如果进一步,细致的想证明“拳本一家”,需要再细致的分析认识、考证。对于文中“表里精细”中之“细”字,可能是“粗”字的笔误。传统拳术各家历来认为,“内气功夫为精,外形的功夫为粗”。故应为“表里精粗”才是。既然有“气”、“力”的君臣内外主从之匹配,必然是“表里精粗”才合情理。这可在《杨谱·太极轻重沉浮解》中:“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的说法,得到证实。各家的认识是何等的一致,于此可见,各家论拳不一,然其功夫意境不二。即拳本一家之事实,已不可质疑矣! 三、谐音讹用,一种功夫,几成两家拳术中有“靠法”。有一种功夫叫“金背铁山靠”。何为金背?何为铁山?教者讲不明白、习者难以体会把握。一说:背如金坚、肩似铁硬;一说:靠如铜墙铁壁,无坚不摧;一说:以金背、铁肩之势靠击,最具威力。如果习拳者还不明白,就干脆说:“此功夫失传了”。是否是这样呢?其实,所谓的“金背铁山靠”就是“近臂贴闪靠”的谐音。而谐音讹传了。或误传夸大其说,成为了“金背铁山靠”。教者不知如何而教,学者不知如何而练。而拳家真传是“近臂贴闪靠”,其名所立,就是在讲靠法的练、用之要领的。此正是“名与实相符“的佐证。靠法之用:当对手进到我的“地盘”范围内时,我之手、肘击打方法不便施展,必须用肩、胯之靠法击打,此法即时最敏捷而效果极佳,用时必近臂贴住靠击、或微闪蓄势靠击,属于贴闪连环、生生不已的靠击,或左右肩连环靠击。皆可迅速击败对手。又:我攻击到对手的“二门”内之范围时,亦要运用“近臂贴闪靠”的方法,才是最捷便、最有效的战胜对手的良方。但凡攻击或防守而实施运使“近臂贴闪靠”的方法,必须要“泼皮胆大功夫纯”,才能达到运用精熟的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的艺境,效果绝佳。故较技攻防中所实施运使的“近臂贴闪靠”,名与法叙述的贴切、清楚,明白,教者好教,学者好懂,容易领会,按法修练又容易掌握,是一直在拳家中承传的真功夫,何曾神秘的失传了呢?这就是“金背铁山靠”和“近臂贴闪靠”的事实之实情。四、以误(讹)传误(讹),难明其义,知者能知有幸得李紫剑先生寄赠《狂生谈拳录》,爱不释手,昼夜观读,情不自禁。当读到《续二》142页,记有《通背捶》歌诀:“因上盘昔宝自当,仙人背后把人匡,卧牛摆头身出力,金于斗林来本堂”。读后莫名其妙。李先生来电告诉我:“他手中原件即如此,虽知是当年记录之人笔误,但为保留原作,只字未改,广泛征求知者指证,以期恢复原谱之原貌”。于此可见紫剑先生治学态度之严谨。承李先生之雅意,复读上文,隐隐约约有似曾相识之感,反复默读,不由的记起家乡留传的“八步近缠身”拳法歌诀的前四句,与上述四句颇相近。录出并分解如下:阴手盘虚兹固裆,仙人背后把人伤,卧牛摆头神出力,金鱼斗鳞在池塘。歌诀第一句是“圈拦手”,即阴回保护自己少腹裆部不被对手击中、同时下身坐马、另一手立掌击打对手腹部。此招防中有攻、攻防同时存在,以防守手法立法,妙哉!第二句是对手左直拳击我面部而来,我起右手内架拦,进右步插在对手左足前,同时左手由己右小臂外侧上摘对手左肘外,左足跟进落实,右手下回环至对手后背,击打对手背部,同时左手左踩,右足根后趟其左腿,使对手随我左旋身而跌扑在地。上述接手变势攻击动作瞬间一气呵成。招法剪打之妙,歌诀已自传神。接手变招之妙,在于“交手法”之纯熟。第三句是对手拽我长辫(清朝以前,男人皆留长辫,故有是法),我缩身化力,侧身上步、有头击打对手胸部、面部。顺势借力,头击之巧妙,自显笔端。第四句是对手右手直掌、立掌击我胸部而来,我起左手斜领其右碗外侧、同时上左步微右转身形起右手由己左小臂外反手接其右肘外侧,左手顺势入己右怀内,以左肘顺势横击对手右腕窝或胁肋部,此名“金鱼斗鳞肘”。如以右手领截,左手内反摘其右肘弯内,上右步,使右肘击打对手胸部,名叫“钉心肘”。一抢里、一抢外,招法名称不同。然“交手变招”之势相同,皆妙不可言。以上即为四句歌诀的招法名称,实施运使的大概之解释,未必很准确。把这四句歌诀同河南竹林《通背捶》谱中那四句歌诀相对照,似可以推测出那四句难以理解的话,说的是什么了。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四句歌诀。这样说,虽不中,亦不远矣!同时亦可以知道,我河北家乡与河南竹林,虽隔千里之遥,但两地各自流传的“八步近缠身”拳法歌诀;“通背捶”拳法歌诀,其中四句歌诀极其相似。两者虽异地出现,但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今日不可知之而已!然“拳本一家”的说法,实不谬矣! 五、注意标点、句读之中、方见真谛古文书写的老拳谱,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行文用字一气贯穿到底,如不明句读乱加标点,原本明白的话也可能念成糊涂帐。如歌诀中有:“让中不让乃为佳”一句话。我们在练太极推手时,有的师父就说:“让中不让”或“让中有不让”。什么叫“让中不让”?人们不好理解。是说让的过程当中有不让的内容吗?让的是什么?不让的又是什么?师父讲不明白,只是笼统的说。不能理解的话,就不好把握,不知把握什么。修练时的概念模糊了,如何能按法出功夫呢?也就不知如何应用了。原来,在推手,或动手较技过程中,始终贯彻的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法则,走化,粘逼两大攻守的方法。而具体到“掤、履、挤、按、採、挒、肘、靠、近、退、顾、盼、定,这十三势的施招用手的基本法则,就是“让,中不让”。“让”是不对争的顺势走化;“中不让”,说的是在顺势走化的过程中,而我的“中轴、中枢、自身的中心位置,不能让对手拿住控制,我才能得中用中而得中之用,我才不失主动权和控制权,才能时时处处我顺人背之粘逼势成。在“让中不让”这四个字的合适位置加上了一个“逗号”。而成“让,中不让”。其中练、用的技法,功夫之准确意思,立即就可以让人明白了,其中之技术、功夫的真谛立现。可见,在读谱时,标点符号的作用亦不容忽视。■ 赞 (0) 相关推荐 清代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 今译与研究 沈寿先生简介 沈寿(本名洪水)(1930年一201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城内的一个职员家庭. 从小就喜欢弄枪舞棒,1934年,他遵奉祖母之命,从童崇武老先生学练内家八桩和内家八拳等武术. 1943年, ... 体悟太极拳:太极拳的“米”字拳架 第一,腰脊平直.就象写米字一样,首先要确保横平竖直,米字才不会歪斜.同理,行拳走架过程中,胯平脊直,身体才不会歪斜,才能够做到中正安舒.古拳谱说"刻刻留意在腰脊",留意什么?就是留 ... 观点|致武术基本功和套路:纵使有人虐你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 一辈子很长,有幸领略过90年代的截拳道.千禧年的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近些年熊竞楠张伟丽海外夺冠的盛世武林: 一辈子很短,只有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才是少年功夫老来伴. 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是散打搏击的基因库 & ... 内功四经 《大家一起读拳谱》专辑 内功经卷一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 注:练内功之要,第一要知脉络,勉强用之,有损无益,慎之!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注:任脉起于承浆,由下嘴唇承浆血下直直阴前高骨:督脉起于尻尾,直上由脊背过泥丸,下印堂至人 ... 怎样读拳谱 修炼传统拳术,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精研拳谱.拳论.这步工作做得扎实,对正确练功有重要作用. 然而老拳谱.拳论,大多源于口传笔录,几经易手传抄,字误.句误现象常有,以致一些论述失去了原本面目.因此,我们一方 ... 什么,还看不懂?——二水居士手把手教你读古拳谱 先报喜,再报忧. 喜的是,练太极拳的朋友们有福了.最近太极学者二水居士校注了一辑"武学古籍新注丛书",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 ... 多读拳谱,少走弯路 有一个练了几十年心意拳的人曾经问过我:"马先生,这"挽大七星势方全",碗打碎怎么这么巧能打成七片呢?"我说:"你把这个挽字念错了."< ... 《三国演义》最顶级的智慧,你若读懂,受益终身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作者:洞见·麟郎 在评论家的笔下,<三国演义>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更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 它讲述着家国大事,更蕴含着世道人心. 鬼谷子曾言:天地之化,在高 ... 【豆芽荐读】贾平凹:远瞻 远瞻 贾平凹 这是一位老者,满脸沧桑,望着远方.他或许看着那条路,他是从路上一步步走过来的:或许看着那条河,逝去的岁月像河水一样流过去了:或许看着那一片家园,家园里花红草绿,炊烟直长,鸡鸣狗叫,孩子们 ... 《天道》原著作者作品的几点感悟,读过不信你没有收获! <天幕红尘> 1: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与感情帮人,一定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否则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即使你有再大的能力,别人也未必信.就比如全部人把希望落在了叶子农身上,他也是在考虑一晚上觉 ... 一文读懂王清任的五逐瘀汤 至道汇 今天 瘀血 王清任三步辨瘀血法及其临床应用 一.首辨瘀血典型症状的有无 无论瘀血为病,证候有多么复杂多变,其外在表现总会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表现突出且有别于他证的特异性症状,便可视为瘀血的典型 ... 读懂十二时辰,就懂了我们的一生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