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彻》阴证论

阴寒一症.

向谓寒邪直中.

便尔四肢厥逆.

阳气顿竭.

身如被杖.

腹中绞痛.

下利清谷.

脉微欲绝.

急投四逆理中辈以温之.

犹恐不及.

窃思人之一身.

有卫气营气.宗气元气.

春升之气.水谷之气.

种种护持.

发源于三焦命门.

以为生生之用者也.

何寒邪一犯.

辄尔深入至此.

不知此非外中之寒.

乃本身无火.

命门真原.

早已衰绝.

即不受寒.

而阴惨之象.

已具于身中.

偶或触之.

而遂至是也.

或以为阳气暴绝.

或以为生冷内伤.

或以为大寒侵犯.

皆言其标而不言其本.

所以仲景取方.

止曰救里.

意可知矣.

况此症生气索然.

变异顷刻.

非姜桂参附.

不足回垂绝之元阳.

犹得借口于外中也哉.

一少阴下利清谷.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或干呕.

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

通脉四逆汤.

生附子一钱.炙甘草一钱.干姜一钱五分.温服.

面赤.加葱.

腹痛.加芍药.

呕.加生姜.

咽痛.加桔梗.

利止脉不出.加人参.

一伤寒已发汗.

不解.反恶寒者.虚也.

仲景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三钱.炮附子二钱补之.

黄 芪建中汤.亦可用.

一伤寒下后.又发其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温之.

一伤寒阴盛格阳.其人必躁热而不饮水.脉沉手足厥逆者.是此症也.孙兆用霹雳散.附子一枚.烧存性.为末.蜜水调服.节庵用回阳返本汤更胜.李东垣治冯翰林侄.阴盛格阳伤寒.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但按之则散.用姜附汤加人参投入.两服之.得汗而愈.此则神圣之妙也.

一夹阴伤寒.先因欲事.后感寒邪.阳衰阴盛.六脉沉伏.小腹绞痛.四肢逆冷.呕吐清水.不假此药.无以回阳.人参炮姜各一两.生附子一枚.破作八片.水煎分服.脉出身温而愈.吴绶曰.附子乃阴症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症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元.佐以附子温经散寒.拾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按阴寒之症.为害迅速.余所以详列之者.盖欲临是症者.加意焉而不敢忽也.

通脉四逆汤

四逆汤加甘草一倍

干姜附子汤

干姜(二钱) 附子(三钱)

水煎服

回阳反本汤

熟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腊茶 陈皮

面戴阳者.下虚也.加葱七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煎.临服.入蜜五匙.顿冷冻饮料之.

黄 建中汤

黄 (蜜炙一钱五分) 芍药(二钱炒) 肉桂(一钱去皮) 甘草(五分炙)

加姜枣水煎.去渣.入饧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大便溏利.或呕者.不用饧

参附汤

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分作三服.姜水煎.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伤寒』干姜附子汤&新加汤

    今天 六六: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内经』:昼是气.夜是血,昼是阳.夜是阴.如果一个人晚上很好,白天有问题的时候,一定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八)

    方名: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理中汤 桂枝人参汤 附子理中汤 治中汤 方歌 姜附加葱白通剂,更加尿胆治格阳. 加草四逆葱通脉,加参茯苓四逆方. 理中参 ...

  • 古今医彻

    姜一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吐蛔 蛔者根据胃为养.赞助化物之需.故古方欲其安而不欲其动.用炮姜理中汤加川椒乌梅.所谓闻酸则静.见苦则安也.吴绶谓蛔厥却缘多饥.节庵谓妄发厥阴汗.胃冷蛔上.又谓吐蛔虽大热 ...

  • 《古今医彻》

    三焦论 内经传入三阴.止曰可泄而已.仲景以下字易之.立大小调胃三承气汤.后人遵而用之.一汗之后.辄尔遽下.遗人夭殃者多矣.不知仲景分痞满燥实坚.有上中下三焦气血水谷之别.不精求其理.则其法不可得而施也 ...

  • 调经论.古今医彻

    经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灵枢曰.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又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 ...

  • 《古今医彻》附遗毒

    凡伤寒遗毒. 发于耳之前后及项下肿硬. 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生大黄.生大蓟根.野苎麻根.捣成饼.入芒硝一钱.和贴留头.干即易之. 若加金线重楼.及山茨菇尤妙. 出伤寒蕴要.

  • 《古今医彻》附坏症

    凡伤寒时疫. 不问阴阳老幼妊妇. 误服药饵.困重垂死.脉沉伏. 不省人事.七日以后. 皆可服之.百不失一. 此名夺命散.又名复脉汤. 人参一两.水二钟.紧火煎一钟.以井水浸冷服之. 少顷鼻梁有汗出.脉 ...

  • 《古今医彻》夹食夹气

    世俗有夹食夹气夹惊夹痰. 而亦加以伤寒之名者. 夫既曰食气痰惊. 则宜从四者以治. 又何复云伤寒为也. 或者曰. 因有是四者而复感寒. 故云夹也. 何以见之. 如脉实而胀满者.食也. 应发热而亦有恶寒 ...

  • 《古今医彻》四气论

    风寒暑湿. 四气为病. 加燥火而六焉. 则不得概以伤寒混治也. 盖寒伤经络.足太阳经主之. 风伤皮毛.手太阴经主之. 而寒亦有伤肺风亦能犯太阳. 总之以辛温者治寒.辛凉者治风. 其大较也. 然麻黄虽热 ...

  • 《古今医彻》自利

    夫三阴之中寒则下利清谷. 仲景用理中姜附汤. 三阳合病则自下利. 仲景以太阳少阳用黄芩汤. 少阳阳明用承气汤. 盖少阳则火郁. 而阳明则土郁也. 虽然. 三阳邪犹在表. 何遽自利 以邪郁而不伸.则为飧 ...

  • 《古今医彻》汗下不解

    夫汗之不解者. 谓汗出不彻也. 汗出不彻. 则脉紧恶寒而表症仍在. 尤宜汗之者也. 然有汗愈出而愈不解者. 如汗出而肢冷.阳气衰也. 汗出而脉躁.阴气竭也. 汗出而烦满.胃液干也. 所谓汗所当汗而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