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第16章 无论走多远,别忘了来处【我读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导读
仍然在强调道的境界,“致虚极守静笃”,即本章的中心论点。
后文都是在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致虚极,守静笃。
虚,静,指状态;极,笃,状态达到极致。笃,甚。
《现代汉语字典》:笃为坚定。意思上说得过去,但前后不对称。
整句:致虚,守静的功夫达到极致。
守静:多言速穷,不如守中;剔除欲望和成见,达到心灵的空明。
庄子《天地》:
1.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不得,使离朱索之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象罔:象,形象,具体的东西;
罔,没有。
没有形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倒更厉害。
这就是道。要回到道,回到本源。
2.君子要刳心,去除知觉之心,去除私心,不受外物挫折心志,不谋财货,不求富贵,不以高寿为乐,不以夭折为哀,不以通达为荣,不以贫穷为耻。
总之,像个木头人,因为要做到那么超然,比较难。
举例:我们的家长;中考和高考;中考成了小高考。
要人做到没有欲望不可能,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可以想想致虚极守静笃;当审视欲望是否正当时,也可以想想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像药铺,有病就得找它?
我们这么做有什么根据呢?或者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作,生长;复,返,重新,回归。
从万物生长中观察到万物往返,循环的道理。
芸芸:茂盛、旺盛。再旺盛的生命,终究要枯落,各自回到各自的来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死不是离开,而是回去。
经常听妈妈说,人老了,一坐下就打瞌睡,只怕是要回去了……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解好了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做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万境归空”,一切都回到原点。
这里讲的不是归空,而是万物回到产生自己的本源。
人死后要落叶归根,无论是回到故乡,还是入土为安,都是表示回到来处,即归根。
我们的教育,无论多少种关于教育本质的说法,但有一条是确定的,教育的是人,人很复杂,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每时每刻不一样。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
现在规模这么大,怎么因材施教呢?不但不能因材施教,而且严重同质化,仿佛工厂出来的标准件。
这些年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不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究竟如何,总之是意识到立教育的真意太远,得回归本源。
帖子:“教育走得太快,等等落下的灵魂”;芮成钢?
归根曰静。为什么要静下来,为什么返回到来处呢?
很多人飞黄腾达,晋升,发财,欲望膨胀,主观意识膨胀,贪赃枉法,骄奢淫逸,
都是没有静下来,忘了自己的来处,也回不到自己的来处,陷入危险的境地。
复命:命,赖以生存的,先天性的条件。在天曰命,在物曰性。中国哲学里,性和命内容一致。
庄子在《天地》:泰初有“无”,宇宙原是“无”,没有“有”,也没有名称,“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复命:回归本源;
复命曰常。常,两种解释:
一是恒常的规律;二是指长久。
翻译也有两种“”万事万物回归本源这一事实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万事万物回归本源才能长长久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死后把器官捐献出来。
应证“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也就是这里讲的“复命曰常”
其中的逻辑:归根曰静,静下来才能复命,复命才能长久。
静之徐清,静观其变,静下来才能理性,理性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称得上“明”:明白,智慧。
有了这样的智慧,就会无所不包通。
王骀断了一只腿,认为那只腿在不在自己身上都一样,都是属于这个世界,都属于“一”,这样想心就宽大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存在区分你我他,这样当然是包容。
包容,容纳不同,一个结果就是荡然公平。
如果不包容,容不得不同意见,还有公平可言吗?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正是后面“公乃全”的“全”,周全,周普,
无所不周普则同乎自然。
全乃天,天乃道,
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乃久”,符合道才能长久,永垂不朽,终生免于危险。
相反,不明白这个道理,轻举妄动,就会招致祸患。
人定胜天,也只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内起作用。
还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