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巨擘去世,没有他,谁知道李小龙和成龙呢
成龙这两日连发微博纪念故人。一是金庸,另一个就是11月2日刚刚故去的邹文怀。
念金庸虽相知相识却遗憾从未能演过其笔下角色,但对于平常人不是很熟悉的名字邹文怀,则是对成龙有着知遇之恩,值得他一生来感激。
不过邹文怀去世的消息显然在金庸故去的余波不息和蓝洁瑛猝死消息铺天盖地中波澜不兴。
其实尽管邹文怀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创造的影视帝国嘉禾很多人都不陌生。
如果是走过当年录像带当红年代的人,每一个曾郁闷在脚臭和汗臭的录像厅里的逃课少年,每当响起“当当当当”并伴随着电子乐在银幕上出现四个红色长条的组合时,再萎靡不振的观众都会为之振奋,这就是“嘉禾”电影的片头。
它意味着成龙、李连杰等一系列最能代表香港电影的明星即将出场亮相为陈家驹、黄飞鸿、古惑仔等等等等。有嘉禾出现意味着品质的保证。嘉禾的创造者、老板就是邹文怀。
到1994年嘉禾上市的时候,它已经成为香港甚至是华语圈内最大的电影公司,邹文怀的风头已经完全压过了曾经的老板兼二十多年的竞争对手邵逸夫。
曾经给邵老板打工的邹文怀(右)和邵逸夫
但作为商人,他和老东家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邹文怀的嘉禾在1994上市时曾有6亿身家。
但随着新艺城、德宝、永盛等电影公司群雄并起,香港电影的逐渐没落以及金融风暴的打击,据说邹文怀到去世,身家不过4亿。
不仅无法与邵氏百多亿的资产相比,就是与曾经给自己打工的成龙也相差甚远了。
幸好,成功并非只有金钱一个指标来衡量。
作为电影人,邹文怀的嘉禾从1970年发轫至贯穿整个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影人推出和影响时代的经典影片。
慧眼识珠签下李小龙就是邹文怀的嘉禾初创期的惊人之作。
1970年之前,邹文怀本是邵逸夫的左膀右臂,统帅着邵氏庞大的影视帝国。
他对邵氏的贡献最主要的,一是从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电懋挖走多名导演和演员,一举成就邵氏独霸影坛。
二是向老板邵逸夫提出重点拍武侠片的建议,这才有了不如意的张彻成为第一个百万导演的机会。
但在六嫂方逸华开始逐渐“代言”邵逸夫之后,邹文怀不仅处处掣肘,而且也摸到了自己在邵氏的天花板,于是率众出走成立了“嘉禾”。
嘉禾草创时期处处受到邵氏的压制,就连邹文怀拉来昔日麾下靠《独臂刀》走红的王羽拍摄了《独臂刀大战盲侠》,也被邵老六告侵权。
当时嘉禾为《独臂刀大战盲侠》做的宣传
幸而邵逸夫认为在美国发展不利返港的李小龙对邵氏的开价是狮子大张口,于是邹文怀机不可失地签下当时的天价片酬拉来了李小龙。
李小龙的首部嘉禾作品《唐山大兄》就刷新了票房记录,接下来的《猛龙过江》《精武门》《龙争虎斗》不仅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持续推高,嘉禾一下成了电影市场上的新贵,而且将嘉禾和李小龙推向了国际市场。
李小龙掀起的真功夫风暴不仅影响了周星驰、周华健等当时的青少年,也成为西方世界认知并认可中国人的标签。
1973年李小龙猝死丁佩香闺,痛失Bruce Lee嘉禾短暂乱了阵脚后不久就收获了将开创“平民喜剧”风潮的许氏三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许家老大许冠文也是邹文怀的老东家邵氏兄弟“抛弃”的。邵氏的草成了嘉禾的宝,不能不说邹文怀的慧眼识珠。
许冠文带着弟弟许冠英、许冠杰在嘉禾开拍被邵逸夫否决的《鬼马双星》,该片上映后打破了之前李小龙创作的票房记录,嘉禾在李小龙死后不仅没有跌倒反倒再次力压老东家一头。
许氏兄弟在接下来几年不仅拍出《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五度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并三次刷新香港开阜票房纪录,社会讽刺喜剧横扫影坛。
而且许家老四许冠杰还一脚踢地连写带唱,每部电影上映之前都推出同名歌曲,这样的营销策略使得影片票房在开画后就扶摇直上,而许冠杰也成为公认的香港歌神一代。
1976年“买到要靠抢”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更是标志着香港粤语流行乐商业生态的正式形成。
退出歌坛26年之久的许冠杰今年复出和谭咏麟合开演唱会,更是火到一票难求。
他当年创作唱红的《浪子心声》也被崇拜他的刘德华在2017年推广《追龙》时作为宣传曲演唱,再度爆红。
待到许氏兄弟的平民喜剧日渐式微之际,邹文怀又成功地将在影坛上刚刚闯出点名堂的洪金宝收入账中,开始了功夫喜剧的风潮。
随后邹文怀再次出手将刚刚走红的成龙“拿下”,并替他改了英文名“Jackie chan”。《师弟出马》一片就将香港电影票房从百万带到千万,成龙从此不仅成为嘉禾的摇钱树,也成长为李小龙之后受国际认可的又一位功夫巨星。
而连年夺得票房冠军的嘉禾已将邵氏逼到了墙角,结果没几年时间邵逸夫就壮士断腕停止了邵氏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拍摄,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香港无线电视TVB上,江湖盟主的位子自此由邹文怀正式坐定。
统帅几十人的“草台班子”能击败庞然大物的邵氏兄弟,邹文怀不仅有识货的眼光,还有敢破釜沉舟豪赌的勇气,当年签李小龙、成龙均是一掷千金,敢于下注才成就了大投入的大产出。
嘉禾成功最主要的经营战略还是邹文怀不墨守成规,打破了邵氏片酬的工资制度,让明星和导演参与票房分成,并最早在香港实行了独立制片人制度,形成了诸多卫星影视公司。
如罗维的四维、李小龙的协禾、许家兄弟的许氏、成龙的威禾、洪金宝的宝禾、元彪的泰禾、麦当雄的麦当雄制作、陈可辛的UFO、刘伟强的最佳拍档等等以加盟形式与邹文怀的嘉禾合作。
这些公司制作,嘉禾进行融资、发行和运营,从而形成群星拱卫嘉禾的局面,不仅壮大了嘉禾,组团对抗邵氏,更进一步繁荣了香港的电影市场,一举将香港电影带入了黄金时代。
除了李小龙、许氏兄弟、成龙以外,罗维也是一个注定要和邹文怀一生联系在一起的名字。
罗维本是演员,后来在邵氏成为导演,因不满不能达到张彻、李翰祥在邵逸夫心目中的位置于是出走创业“四维”。
他拍片的水平按李翰祥在《三十年细说从头》中说,“导演水平有限,拍的电影全是跟风作品,所以在邵氏被张彻压住,去了嘉禾,许冠文又异军突起,还是把他压住”。
李翰祥又说“这个人是个福将,但是抓不住人”。罗维拍摄了嘉禾的第一部电影《天龙八将》业绩平平,一年后,李小龙返港拍《唐山大兄》,可惜导演吴家骧不擅长功夫武侠题材,拍到一半难以为继,罗维中途“救场”成就了李小龙,挽救了嘉禾,堪称福将。
但他自此以李小龙恩师自居,可李小龙并不认可。罗维在导了《精武门》大获成功后更加忘乎所以,结果某次二人争执起来,李小龙当场亮刀,引得片场内外一片哗然。得不到邹文怀的“支持”,罗维旋即出走嘉禾。
几年后他将一个之前在香港电影圈里没混出来,在澳大利亚要做厨师的演员陈元龙找回来拍电影,并给他起了艺名“成龙”。可惜他带回来成龙,却又只拍出几部烂片。直到成龙被吴思远“借走”拍出《醉拳》《蛇形刁手》才开始走红。
成龙被别人捧红后回到公司又帮他拍《笑拳怪招》等烂片赚到钱,可惜终于还是被邹文怀挖走,成为嘉禾的支柱,掀起功夫喜剧的高潮。
1993年嘉禾出品的《重案组》让成龙拿到金马影帝,1994年嘉禾投拍的《红番区》终于让成龙二闯好莱坞成就了举世闻名的Jackie Chan。
2016年,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第一个感谢的人就是邹文怀。
到了80年代末期,罗维又将低谷期的李连杰从美国带回来,又找来看好的潜力股周星驰,可惜拍摄的《龙在天涯》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
结果周星驰离开他后开始大红大紫,李连杰也被嘉禾挖走,成就了华语电影史上最出名的功夫皇帝,英雄系列“黄飞鸿”的最佳代言人。
罗维不仅看中的演员屡屡成为嘉禾的金字招牌,就连枕边人,曾经有名的邵氏“小肉弹”刘亮华,也最终被邹文怀“撬走”。
结果形成了嘉禾刘亮华,邵氏方逸华,二华争辉带动邹文怀巧斗邵逸夫。
罗维的失败正从另一角度看是邹文怀的成功。
邵逸夫宣布邵氏停拍电影后,邹文怀一时风光无两。
旗下的成龙不仅以《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奇迹》、《红番区》等笑傲票房,奠定了其国际巨星的位置。
嘉禾更在80年代末进军好莱坞,抢得《忍者神龟》的电影改编权,北美地区票房1.6亿美元,录影带及电视版权收益过亿美元。翌年,嘉禾投拍的《忍者神龟续集》亦再获成功。
1991年嘉禾出品的《阮玲玉》让张曼玉拿到中国人的第一个柏林影后,邹文怀治下的影视帝国“文功武治”皆有丰厚的硕果。
1996年,嘉禾出品的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夺得了香港金像奖九项大奖,这也是嘉禾最后的辉煌。
在嘉禾成功上市后,邹文怀的事业走到了人生的顶峰,但低谷也随之到来。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转瞬即逝,98金融风暴更让炒楼的邹文怀损失惨重,资产严重缩水,更加上多年的老搭档何冠昌去世,嘉禾开始走下坡路。
亦敌亦友的邵逸夫虽然多年不拍电影,但对邹文怀的复杂心理使得他在嘉禾影城地皮投标的关键时刻出手狙击,嘉禾终于一蹶不振。
邹文怀就此也意兴阑珊。
2003年梁朝伟杨千嬅主演的《行运超人》票房2496万,票房榜第四位,成绩不好不坏,但嘉禾已经积重难返,这是嘉禾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
从此嘉禾只专注于院线经营甚至重心挪向内陆,而不再投资拍摄制作,到2007年无人接班邹文怀的嘉禾被内陆的橙天娱乐收购,邹文怀终于退休。
600多部电影,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捧红李小龙、成龙两位国际功夫巨星,成就了香港第一代歌神许冠杰五夺票房冠军的空前记录。
还让包括洪金宝、元彪、李连杰、张曼玉、梅艳芳、赵文卓等等一大票明星成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邹文怀的嘉禾,亦或是嘉禾的邹文怀,都算是功成身退。
最后的这十年里他经常拉着半退休的李嘉诚一起打高尔夫。听说邹文怀的手机铃声一直是许冠杰的《沧海一声笑》,正应了那句歌词“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91岁的邹文怀“事了拂衣去”,只是我们不应该淡忘这位曾带给我们无尽快乐的老人,就像你不会淡忘青春一样,曾经多彩,永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