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源流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太极拳”这个名字,据说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起的。杨露禅在永年教拳的时候叫“绵拳”,刚来北京的时候也叫“绵拳”。据说杨露禅教王爷们练拳推手的时候,翁同龢先生经常在旁边看。看来看去他说这个拳有哲理在,于是建议,这个拳叫“太极拳”最好,叫“绵拳”不雅。太极拳由此得名,这是有人考证的吧。吴家的东西其实也是杨家的,全佑得自杨露禅。我跟刘老师学拳那阵儿,也没有吴式拳这个名字,就叫“杨式小架”,有时干脆就叫“小架”。也就是说,都是杨式拳的一部分。“小架”这个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他的动作并不“小”。“小架”和“大架”的关系并不是拳架大小,而是区分一、二的关系,比如一路叫大架,二路叫小架,就是老大老二的意思。并不是说吴式拳小巧,杨式开展,其实吴式拳也很开展,你看吴鉴泉先生、王子英先生、刘晚苍先生的架子都很大。但是,因为有了“小架”这个名字,对于外人而言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吴式拳不开展不大方,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微信公众号:潜真堂)从我学拳的时候起,吴式拳都自称杨式小架。解放后,政府组织让各个拳种都整理出资料来,然后国家根据这些流派进行命名,于是有了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乃至吴式、孙式、武式。据我所知,杨式、吴式这个名字并不是自己命名的。起码吴式太极拳这个名字不是自己创立的。太极拳一代一代传下来,从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全佑、杨少侯,一代代下来也有个演变。
过去我接触的老先生们基本都是自娱自乐,大部分人自己有买卖,或者像张继之先生那样继承的有祖产,自己不用做事,也能生活,就专门玩这个。解放后大家都上班了,爱好者也就是业余时间玩一玩。从技术上讲,第三代求的是“精”,第四代则偏于“功”。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活也有关系。第四代很多开始打手,放人,叮呤当啷的也很脆,但是感觉和上一代人听劲的精准性就差了。这是两代人的不同点。刘晚苍老师的功夫就大,要比功夫,恐怕能奈何他的没有几个。太极拳讲舍己从人,力从人借,这就是一个尺度。第三代那些前辈要打算推你,肯定先把你的劲要出来,我再推。这代人往后,根据社会的需要吧,在这一点上,逐渐有所改变。以后的好手,咱们知道的,像刘晚苍老师、李经梧先生、王培生先生,他们这一代人就偏于功夫。偏重于功夫、招法、速度,多了主动进攻。借力打力那个方法,看着就比上一代人少了一些,但功夫感觉是大了。(微信公众号:潜真堂)吴式拳门里的第三代人,我接触很多,这些老前辈推手都非常细腻,那真是分斤分两。那一代人是求精,真正按照拳论去找,到了第四代人,根据社会的变化,强调功力、胜负,胜负观念就强了,强调打手就发人,挨手就出去,所以那一代人表现出来功力比较强。推手就往这方面演变,发人的多了,拿人的多了,活步的多了,但是和人家结合的那么密切的少了。这个变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关系,大家都上班了,时间少了,学起来都急于求成,所以就偏向于追求招法、功力、活步。在第三代的时候,绝对要劲路摸清了才打,也可以一接手就出去,但是他打的是那个力点。到第四代人,解放后就偏于功力和招法,当然里头也要听劲,但是不如第三代那么“纯”,不是专门去找那个精确点。到了我们第五代就更差了,经过了文革,继承老前辈那些东西的就越来越少。练下来的就是些“迷症”,好一辈子这个,也不转移了,像李和生、高壮飞,包括我也是,迷了一生。青年时利用业余时间,各个老前辈家里去,去学习,去问,都干这个了。这么着,才算迷到了点东西吧,但总体趋势是东西越来越少。吴式第三代人强调的是,你练的必须绝对是太极拳的东西。那时候王子英先生经常说这话,你推的这个手,你和那个拳架子对得上号吗?现在没人讲这个问题了,架子是架子,推手是推手。有人就评论说,现在的太极拳架子和推手完全脱离了。过去强调,我用的一定都是太极拳里的东西。推手不是招法,而是研究那个劲。推手用的是哪个劲,拳里也是那个劲。第三代都讲究定步推手,推一个晚上,脚步不带动一个韭菜叶的。第三代人推手都是定步。只有定步,你才能体现出太极拳整体的劲来,软弹、惊弹、寸弹,才能使的很清楚。用活步的时候,用好了是“抖弹”,用不好就成了惯性的“拥力”。
【1982年吴式同门在京合影:前排左起李秉慈、刘晚苍、马岳梁、吴英华、王培生、杨禹廷长子、翁福麒,后排左起:李和生、王举兴、XXX退休干部、赵兴昆、梁秀珍、马长勋、宋兰平、杨鑫荣】
吴式拳有一个特点,你20岁练的和你80岁练的,肯定拳架是不同的。杨家以教拳为业的多,所以拳架基本要准确,不能变。吴式拳中商业化的很少,关上门自娱自乐的多。所以拳架差别很大。但是变归变,内里的东西是一贯的,不变的。比如,“南吴北王”一南一北,各有传承,几十年来变化不小,但内里的劲路照样合得上。上世纪80年代,开全国武术代表大会,老先生们说见一次面不容易,吴式拳门里一起吃顿饭。期间有一次聚会,有马岳梁、吴英华、刘晚苍、王培生、马金龙、李和生、李秉慈、翁福麒、杨鑫荣父子、王举兴、赵兴昆、梁秀珍和我等等,总之都是吴门人。完了事到西单照相留念,等人的时候,我对马岳梁先生说,师爷您给我说说手吧。老先生的劲也特别好,和北京的手合得上,完全是内里的鼓荡劲。据说吴英华的功夫比马岳梁还好,不过很少出面。吴家里头,杨禹廷、王子英、马岳梁、曹幼甫、张继之、李文杰这些都不错,这些都是去找精华,再后来,到我们老师这一代就是找功力了。所以后来,我们刘老师、李经梧、王培生就都是功夫了,功夫加招数。第四代人胜负观念比较强了。过去跟老先生们推手,推一会比站一个钟头桩舒服多了,把身上都“打透”了,现在这么推,大家都不舒服,慢慢就没人推了。我不大在社会上活动,和外界接触的不多,我知道的吴式一门中,我这个年龄段的,有李和生、高壮飞。一般人手上达不到这个程度,手上有劲,但是仍然是吴式太极这个东西。师兄弟们练的也不一样。赵德奉的手不错,我们师兄弟,老搭档。王举兴和赵兴昆就是功夫加力量,他们个子大,又有力量,弄这个太麻烦,他们就这个性格。我这个功夫和上一辈的没法比,只能是“玩儿”,提高一个趣味性和艺术性。搭手就要制人,我既没有这个心气,也没有这个胜负的观念,就是玩,就是一个乐,自娱自乐。但是,我教拳教推手,我都按照老先生们当年教我们的那样,定步推手,不乱推,不较劲。总之,吴式太极拳,第一代是全佑,年头太远,无法臆测。第二代是最高峰,三代人评价第二代前辈,没有不佩服的,都称前辈“技高一筹”。同理,四代评价三代,五代评价四代,六代评价五代,也都是这个感觉。这也不是谦虚,时代就这么变化了。当年王家父子广交朋友,家里都是高手高人,徒弟门人众多,要想提高技艺,没有这些高手“陪练”怎么能行呢?就算到了刘晚苍、王培生这些前辈,每天都有几十人过招。到我们第五代,就没有这些条件了,到你们第六代基本没有伴,盘拳多推手少,就是盘拳也没多少时间,更不用说拳论和拳架、推手的结合了。没办法,大家都要上班,养家糊口,这就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我的功夫比我的老师差了一大截,我的学生比我又差了一截。功夫就这么慢慢没落了,这是大问题。我说这些都是大实话,没有褒贬别人的意思。所以以我个人的观点,吴式拳现在普遍都在“力”的阶段,第四代则倾向于“功”,二、三代人其中的翘楚“几近于道”,比较接近吧。
附:近期文章链接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030.李文杰先生论太极拳
番外篇‖031.远去的那盏灯——鲍全福老师的故事
番外篇‖032.一次完美的错过
《南湖太极歌》(黄岳年)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33.马长勋老师忆杨禹廷
传习录‖34.隐士飘飘仙者徒——记鲍全福先生
传习录‖35.回忆胡海牙与胡福生先生
潜修集‖061.有意无意朝天宫—— “长江行”第33天
“长江行”有你更精彩
潜修集‖063.无名居处道气浓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