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的古风荷花《古风其二十六》,碧荷生幽泉,看李白成名前的身份
解读李白的古风荷花:秋花冒绿水,愿托华池边
李白一生写下无数荷花。光存世的诗作中荷花莲花的诗句多达30多句。其中名句叠出“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都是李白荷花的美句。中年以后的李白,被唐玄宗重金返还之后,他在山东出家作道士,自号青莲居士,注意,这个出家应该不是他第一次,这个出家是正是授予高等级的道士身份,可以主持道观事务,是一个珍贵的社会身份。
而之前很长时间,李白只是一个小道士,一个修行者。
那么李白和荷花的缘分是怎么开始的呢?
李白的身世不详,但总的说来,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四川度过的。他五岁就开始读书,按道理他的家世应该算富有,否则不会培养他读书,而唐朝有重要的科举制,就是读书考试好的人可以做官,参与国家管理。这是许多父母对子女投入教育的基本动机。但是李白所受的教育,并没有让他进行科举考试。
相反他过得很自由,十五岁左右他就在湖北戴天山和道士一起研究道学,并学习剑术。
其实很多现象都表明李白很小就是道教的成员。他不参加科举,可能是他的家族被排斥在科举考试的体系之外,或者是他本人有劣迹,他曾说自己年轻时候伤过人。第二,就是当时道教可以吸纳士绅子弟,成为一种事业。因为唐朝有通过考道经进入仕途得到皇帝重用的途径。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山林旅游中度过的。有人说,李白游山玩水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除了一部分是家庭资助之外,其他很多时候应该是他从事道教工作的所得。而他的落脚点,往往是一座名山到另一座名山。
那么无论是四川,湖北,杭州,李白在三十岁之前的游历同样都在长江沿线这一带,而这里最盛产美丽的夏花,就是荷花。
荷花以其本身的鲜丽多产,从上古之时,就是劳动人民最喜欢的花卉食品之一,而无论道教还是佛教,都尊崇莲花。唐朝道教立国,上等道士的头冠,用莲花型,而佛教更是莲花遍布天国,缔造了一个精神的莲花世界。
所以李白以其道士的身份,喜欢崇尚莲花是非常自然的。但是李白是一个浪漫而极致的人,能够给他自信的,应该是他对道家典籍的熟悉,他的才华,还有的,就是他的从事道教工作的身份。
他认为他自己是最高等级的莲花。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李白在道士之外并无有其他正常稳定的工作,但是他从二十四岁开始交游,并非只是山川道士之间,相反他目的性非常强,就是通过交往高层次的贵族,达到自己施展才华抱负的目的。34岁那年,他向唐玄宗献上有道教色彩的《大猎赋》,又向玉真公主献诗,祝贺她修道成功,并且结识了贺知章。
那么李白这个时候的形象是什么呢?至少贺知章说他是太白金星下凡。抛开诗章的华美,李白此时的打扮绝对不是一个落魄的中青年布衣男子,他是一身道家衣裳,飘然出尘。
这首莲花诗是他的自写,我在山林里修炼了这么久,从精神到形象都像一朵盛放的荷花。荷花虽然开得晚,但是秋天是荷花最美最骄傲的时段,那荷花从水中茁壮长出来,秀美绝世。
只是荷花也有寿命呀,它孤独长在这无人的仙境里,渐渐老去。愿望这荷花开在更好的地方,愿望它开在更华美的地方!
这是对自己才华和气质相当的自信。还是说了他的愿望,其实就是皇帝身边。
如愿以偿,41岁的李白因为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双重引荐,被皇帝亲自下车步迎,进入了宫廷。李白此时的身份,应该是什么呢?一个有修行的中年道士。
这也就解释了李白何以这么多年可以没有太多困顿的游山玩水,支撑他的应该是道士身份,有着可以落脚的地点,避免风餐露宿,也滋养了他的壮丽和浪漫的情怀。
李白成为翰林供奉,他的本心是从道士转变成影响国君的士,获得施展抱负的机会,但是唐朝完善的官僚体系,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唐玄宗手上可控的实权也不多,他无法将没有阶级基础的李白安插一个实权位置。
这不是国君用一人可以治天下的乱世和战国,盛唐许多体系都已经成长完备,李白的影响力在娱乐方面无可抵挡,但是政治上,无法作为。两年之后,唐玄宗重金放还李白。
这个放还很有意思,如果李白无路可去,唐玄宗安排一个职位很正常,但是放还,则证明李白有去处。实际也就是嘉奖他继续从事修行工作。
但是李白这次放还,明显是镀了金。
所以才有在齐州紫极宫正式成为高级道士的仪式。有了这层身份,他自称青莲居士,谪仙。
实际李白以青莲居士和谪仙隐居庐山,日子应该过得不错。一个小道士,混了几十年,居然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大咖。
但是李白还是不断地挑战自己。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下山,投入永王幕府。其结果是永王败北,李白流放。
实际李白最想摆脱的身份就是道士吧。这个身份成就他最浪漫洒脱的诗怀,但是也是一道枷锁,无法让他在现世有更多的作为。
那么关于李白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而走上道士这条路,很大原因是他的祖辈应该是李唐罪人的身份。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