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之五言绝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汉族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鸟鸣涧》、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闫江东的《观云有感》等。
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是绝句的一种。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首创的,它源于汉魏乐府古诗,风格上比较质朴古淡,崇尚自然真趣。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简称“五古”。
绝句的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据文献记载,当时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绝句一词在六朝初起时,仅指五言四句的小诗。唐代由于音乐曲调的变化,旧的乐府诗往往不能配乐,于是乐工们常将文人创作的绝句拿来合乐歌唱,这是绝句盛行于唐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五言绝句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诗体格律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盛唐之后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作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此时绝大多数五言绝句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五言绝句的格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二)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但晚唐以后,逐渐形成了首句可以借用邻韵的用韵传统。在诗律学上,这一现象被形象地命名为“孤雁出群格”。(三)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由这四种句型按照粘对规则组合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如果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的《相思》;要是看作是律诗的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格律对照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元稹《行宫》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三)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李端《听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涯《闺人赠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1.行宫 · 唐代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宫词·故国三千里 · 唐代 ·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听弹琴 · 唐代 ·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4.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 唐代 ·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宿建德江 · 唐代 ·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鹿柴 · 唐代 ·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杂诗三首·其二 · 唐代 ·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8.怨情 · 唐代 ·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 一作:蹙)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9.玉台体 · 唐代 ·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10.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 唐代 ·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1.哥舒歌 · 唐代 ·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2.春怨 / 伊州歌 · 唐代 ·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3.江雪 · 唐代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八阵图 · 唐代 ·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5.终南望余雪 · 唐代 ·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6.送灵澈上人 · 唐代 ·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17.乐游原 / 登乐游原 · 唐代 ·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8.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 唐代 ·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9.新嫁娘词 · 唐代 ·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0.渡汉江 · 唐代 ·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1.竹里馆 · 唐代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问刘十九 · 唐代 ·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3.静夜思 · 唐代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4.听筝 · 唐代 ·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25.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 唐代 ·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26.春晓 · 唐代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7.登鹳雀楼 · 唐代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8.相思 · 唐代 ·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送别 / 山中送别 · 唐代 ·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