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张建涛:己亥重阳忆母亲
己亥重阳忆母亲
文\张建涛
每逢佳节倍思亲!平常最不敢拨弄的就是对于母亲无尽思念的这跟琴弦。最不敢开口吟唱的歌曲就是赞美怀念母亲类的歌曲。每回家乡最不敢扭头望去的就是那块断肠之地。因为,我最最慈爱的母亲她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如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勤劳,美丽,善良,孝顺,节俭,中华民族所有的美德在母亲身上都有最好体现!
我的母亲一九四二年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生父于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外婆是朝邑新关于家人。名凤莲。母亲于朝邑高中毕业后和父亲结为伉俪,相依相伴一生。
母亲留下来的照片不多,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年轻时的母亲精神大眼睛双眼皮中等个也算百里挑一吧。她最喜欢文艺,在高中就是学生会干部,活跃分子,特别喜欢唱戏,唱的好。
我这一大家子从我的爷爷算起就爱唱戏,我从来到现在也没问过一个问题,不过我想都喜欢秦腔一定是他们当初能够结合到一块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我现在最早的记忆是一九七六年在大队部召开毛主席逝世纪念大会。现在算起来那年八岁了。我的小学生活在广济小学中度过。每天早上天不亮,公鸡打鸣,母亲就叫我,整理好衣裳,背着书包上学堂。那时,外婆家条件比我们家好些,一放学一溜烟跑到六合村蹭饭去。外公是村里的会计,喜欢写字,我现在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与孩提时代最初的烙印是分不开的。小学毕业后进入朝邑初中上学。慈母手中线,儿子身上衣。那时没有现在的童装店,专卖店,我穿的每件衣服每双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补起来的。能有一双平口黑绒新布鞋穿就非常不容易了。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家里那时也没有自行车,上学都是步行。那几年村民小组还有果园,菜地,母亲在果园里帮忙。
上高中后,爸爸在大荔剧团碗碗腔训练班做饭,我经常去训练班。回到家里,不经意间总能听到母亲一人在哼唱。婉转动听。
父亲姊妹八个是个大家族,他是老大。从我有记忆起几十年没见过任何一个人包括他的兄弟姐妹们和父母亲高声一句,红过脸,吵过架。不叫大哥大姐不说话,兄弟姐妹们不管有什么事都首先来找父亲母亲来说事。不管谁家红白喜事母亲都会及时去帮忙,因为父亲忙他唱戏的事,家里的门户差事都是由母亲打理。母亲的贤良孝顺早早的就声名远播,乡村邻居妯娌间有着非常高的威望。
九十年代末到后来,父母亲在城里住。我的奶奶都快九十高龄了,仍然喜欢和他大儿子住到一块,妈妈就要爸爸把奶奶接来县上同住,一家人五世同堂,何况四世同堂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十多年前母亲已经六十多岁,几年如一日伺候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从无抱怨。加油站那时候还没有职工灶,父母亲经常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公司,不让送,可怜天下父母心,按时按点就送来了。我每次出差,母亲都会打电话,有时工作累了起来晚,发现母亲早已做好饭菜把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每当工作生活中出现不如意,母亲都会叮嘱“没啥,以后会更好。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这么简单一句话可是我动力的源泉啊!
母亲离我们而去四年多了,每次想到母亲禁不住泪水涟涟,音容笑貌常在眼前。秋高气爽,重阳思娘亲!母亲安心,一切会更好。
个人简历: 张建涛,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陕西大荔县人,政协委员,民盟大荔县基层委员会委员,民盟经济总支秘书长。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盛唐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大荔县文昌书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