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的《摇篮曲》

小编之前介绍过不少“摇篮曲”,有勃拉姆斯的《Op.49 No.4》,有舒伯特的《D.498 No.2》,有福莱的《Op.56 No.1》,以及肖邦的《Op.57》,今天小编再来推荐一首老柴的版本。
老柴在14岁那年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父亲也从妻子离世后开始一蹶不振,还好家里有个妹妹,年纪小小的就承担起了一家所有的家务,像小妈妈一样照顾着大大小小的柴可夫斯基们,于是哥哥弟弟们都管她叫做“小太阳”。大家应该知道老柴的性格特别敏感,不过他与这位妹妹倒是特别的亲近,在妹妹嫁到基辅的卡明卡庄园之后,老柴还经常往妹妹家跑,在这个庄园里,有两间专属于老柴的房间,为了哥哥的创作,房间里还专门配了一架钢琴。
在妹妹家,老柴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与纷争,可以安静地在乡间散步。他会听听农夫歌唱,会和泥瓦匠、仆人聊聊天,还会与妹夫家一位叫薇拉的可爱女孩讨论音乐与文学。老柴甚至还会偷偷的向庄园里的胖厨娘打听妹妹家中所有的大小八卦。老柴在妹妹家度过了无数平静的时光,也创作出了无数最杰出的音乐。比如1871年,他就为外甥写了一套独幕家庭芭蕾舞曲《天鹅池》,这可是4年后面世的旷世巨作《天鹅湖》的雏形。
而今天分享的主题曲《摇篮曲》,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妹妹的第二个孩子出生,老柴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从圣彼得堡赶过来,当看到妹妹怀里的小宝宝之时,老柴经不住热泪盈眶,待平复心情后,他在给远方的弟弟的信里这样写道:

妹妹的孩子是如此的迷人,完美,无可比拟!

同时,老柴还特地为外甥写了一首《摇篮曲》,歌词引用了诗人梅科夫的诗词,据说起初这首诗是题献给《野蜂飞舞》的作者科萨科夫的妻子的,不过,显然这首诗最终还是在老柴的笔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首《摇篮曲》最后被收录在了一套《六首浪漫曲集》中,编号Op.16。
作品欣赏:《摇篮曲Op.16 No.1》
创作:柴可夫斯基
演唱:叶卡捷琳娜·莱文塔尔
6 Romances, Op. 16: No. 1, Cradle songEkaterina Levental;Maurice Lammerts van Bueren;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Rachmaninoff & Tchaikovsky & Mussorgsky: Silver Age

不久后,老乡拉赫玛尼诺夫弟弟把这首温柔的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让小编这种听不来美声的音乐爱好者多了一个选择。

作品欣赏:《摇篮曲Op.16 No.1》

原创:柴可夫斯基(1871)

改编:拉赫玛尼诺夫

Lullaby, Op. 16, No. 1 (摇篮曲,作品16,第1号) (Binaural Stereo)Zenph Studios;Sergei Rachmaninoff;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Rachmaninoff Plays Rachmaninoff - Zenph Re-performance

顺便提一下,这个让老柴颇为喜欢的外甥,叫做弗拉基米尔·大卫多夫,他一生都活在舅舅的宠溺之中,和舅舅一起生活、旅行,老柴除了为他创作了《天鹅池》,《摇篮曲》之外,还在决定结束自己漫长而痛苦一生之时,将自己呕心沥血完成的《第六交响曲“悲怆”》题献给了他,或许在老柴心目中,妹妹离世之后,这个外甥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