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看林黛玉的婚恋

贾宝玉、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最终以失败收场,《红楼梦》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凄婉的爱情悲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对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的恋人,到头来有情人难成眷属呢?

笔者反复思量,还是想起了那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按照曹雪芹的叙述,林黛玉到人世间的使命就是为还泪而来,直到泪尽而逝,她的人生才算完结。所以贾宝玉、林黛玉的恋爱,命中注定就是一场悲剧,这是上天的安排。然而,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的预言毕竟太过虚无缥缈,大观园里这些痴男怨女的悲欢离合,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他们各自的经济基础。

试想,假如林黛玉父母双全,家世显赫,富贵逼人,她还可能被贾府众人蒙骗算计,无情抛弃,最终含恨而逝吗?曾经有人把《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归结为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罪恶渊源,把四大家族“护官符”解读为打开《红楼梦》宝库的总钥匙。这种观点无疑是客观、深刻的。林黛玉冤枉不冤枉?冤枉。但她遭遇的这一切,的确也是她所处的凄苦环境、坎坷命运决定的。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概念出现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判案之时,手下门子给他献上了一张本地的“护官符”。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正是应天府的地头蛇,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地方官员要想平安、稳妥做官,根本就得罪不起他们。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现在这打死人的被告薛蟠,就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儿子,贾老爷你如今怎么能去捉拿他呢?

“应天府”是明代南京城的名称,为明朝的前期首都,后来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就被作为留都,也称“金陵”,是四大家族发家的大本营、根据地。贾雨村的复官多亏了贾府的帮忙,他岂会懂不起其中的利害关系?按照门子的建议,贾雨村乱判葫芦案,放走呆霸王薛蟠,还不忘到贾府、王府面前去邀功讨好。贾雨村的乱判葫芦案,无形中促成了薛宝钗进京,给林黛玉带来了强劲的婚姻竞争对手,也最终导致了香菱羊入虎口、延续与薛蟠的孽缘。

这顺天府衙门里的门子本是贾雨村的旧相识,过去是葫芦庙内一个小和尚。对他的指点迷津,贾雨村不但没有表示感谢,还找了个借口,把他降罪发配到边关,这其中表现的是贾雨村心狠毒辣的奸雄手段。贾雨村认真保管、仔细研读门子奉献的“护官符”,从中领悟玄机,开创出自己的升官图。他活学活用,因地制宜,顿时间找到了升官发财的捷径。

“护官符”记录的是金陵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编写简单明了,上面标注着这些家族从始祖开始,获取的官爵和后代继承的房次。从四大家族各自始祖的爵位来看,贾家是国公,地位最尊,子孙后代分支最广。史家是侯爵,出任过尚书令。王家是伯爵,出任过都太尉统制。地位最次的是薛家,只担任过紫薇舍人的职位,其家族承袭了皇商买办的身份。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钟鸣鼎食的四大家族各自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贾家的贾政在朝廷担任工部员外郎,工部主管土木工程兴建和水利等事务。贾政的官衔级别并不高,好在她的女儿元春贵为皇妃,贾家因此地位尊贵,人脉广泛。贾雨村正是通过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推荐给贾政,帮助他重新走马上任应天府的。史家后代保龄侯史鼐出任外省大员,官运亨通。史湘云虽是个孤儿,身上却有两位高官伯伯的光环罩着。王家后代王子腾,是薛宝钗、贾探春的舅舅,步步高升,从京营节度使升任为九省总督,官职显赫。贾雨村利用乱判葫芦案的机会,极力讨好王子腾,很快就攀上了这个高枝。倒是薛家作为皇商买办的身份地位没有多大的改变,他家的金银钱财赚得盆满钵满,却摊上个到处惹事生非的败家子薛蟠。

对比金陵十二钗各自的背景地位,林黛玉的短板非常明显。虽然祖上也是书宦之家,世袭爵位,她父亲林如海却完全靠的是自己后天的努力,奋发图强,走科举之路,考中了前科的“探花”,后来出任为扬州巡盐御史。官位虽不高,却是个肥缺,负责征收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扬州盐税衙门日进斗金,财源滚滚,扬州盐商更是富甲天下。古时官场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林如海处在这样富得流油的官位,想不发财都难。仅仅看他任性地花重金聘请曾经担任太守的贾雨村,给小女儿林黛玉当家庭教师的做法,就可见林府的富贵气派。可惜,林如海是家中独子,他死后,林黛玉就没了照应。林如海的身后事是由贾府的贾琏出面帮忙打理的,林如海留下的巨额家产自然就流进了贾府的腰包。

第四十五回,黛玉推心置腹地对宝钗说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些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林黛玉对自身的处境认识是清醒的。在无依无靠的贾府,她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都和贾府的小姐一样,一言一行都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的自我写照可说是一点也不夸张啊!

面对薛宝钗的财务自由、其乐融融,林黛玉是不是感觉自叹不如呢?她的自卑情节化为一腔哀怨,也为自己披上了敏感、带刺的保护外衣。薛家在四大家族中的政治地位最低,其先祖“紫薇舍人”的身份反而透露出他们才是诗书起家,薛宝钗和林黛玉一样是正宗的书香门第出生。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其职名始于梁朝,在朝廷负责撰拟诏令、参与机密、权力极重,一般由具有文学声望的官员充任。唐开元时期改中书省为紫薇省,紫薇舍人的称衔由此而来。明清两代在内阁中都设有中书舍人一职,是皇帝的亲信。至于这位紫薇舍人薛公后来为什么要改弦易辙,放弃搞政治去掌管内府,领国库银两,替皇家从事商务买办,其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让薛家成为皇商世家,正是先祖薛公为子孙后代想出的万全之策吧。当然,薛家诗书传家的家风依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薛氏这样充满金钱气息的商人家庭里,竟然会诞生薛宝钗、薛宝琴这两位才华横溢的才女了。

旧时女子的婚姻依据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来为林黛玉的婚姻作主呢?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婚事在贾府是公开的秘密,正如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在第六十六回所说:“只是他(贾宝玉)已有人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再过三二年,只等着老太太一开言,两人就必定会成婚的。虽然贾母有心促成这段姻缘,薛宝钗的到来却打破了贾府既定的方案。林黛玉拜薛姨妈为干妈,本来就有委托她向贾府提亲的意思,哪知道王夫人、薛姨妈已经私下结盟,要成就她们安排的“金玉良缘”。林黛玉只得自叹命苦,而从帮助贾府家族兴旺发达的角度看,贾薛联姻,如虎添翼,薛宝钗无疑才是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

曹雪芹通过描写贾宝玉,表露出了强烈的自恋情节,《红楼梦》中似乎每一位女子都只钟情于他自己,说白了,贾宝玉无非就是一个纨绔子弟、须眉浊物。一开始,立志“上青云”的薛宝钗也未必就瞧得上这样一位外表阴柔的公子哥。薛宝钗“退而求其次”,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她心中的无可奈何。夫妻俩貌合神离,他们的婚姻注定也是失败的。

虽说贾宝玉是被欺瞒,娶了薛宝钗,但终究是他辜负了对他一往情深的林妹妹。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如同一座大山阻挡、毁灭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贾宝玉在痛苦中挣扎反抗,心力憔悴,最后变成了一个疯呆的痴人。这到底是什么人设?故事的发展应该不是这样的啊!曹雪芹大概也不满意贾宝玉的顽劣、软弱表现,他突发奇思妙想,描绘出另一个和贾宝玉长得一模一样的甄宝玉。甄宝玉家住金陵,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子。

这江南甄家说来也是富贵豪奢,本地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第十六回,贾琏乳母赵嬷嬷讲述江南甄家四次接驾的故事:“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为了迎接太祖皇帝的巡视,甄家倾尽所有,也收获了无尚尊贵的荣耀。须知,连金碧辉煌的贾府也才接驾一次。既然如此,这江南甄家为什么没有被贾雨村的门子抄录在“护官符”上呢?

古人云:“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曾经飞黄腾达的江南甄家到甄宝玉这一代已经衰落了。甄家虽是皇亲,也常到贾府走动,却早于贾府被朝廷抄家、惩罚。一些红学家根据甄家的经历,推断这甄家即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所在的曹家。只是当时曾经在江南多次迎接过皇帝御驾的官员众多,这些红学家却偏要说江宁织造曹家恰好接驾了四次,未免臆断,有误导读者的嫌疑。当然,曹家的确是因为接驾,亏空巨大,最后也被朝廷抄家,结局凄凉。但就算把曹家翻个底朝天,在他们家里也没有找到这个撰写《红楼梦》的曹雪芹。

甄宝玉的父亲甄应嘉谐音“真应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去纠结于这真假之间呢?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世家大族的消亡本是司空见惯。江南甄家由盛转衰的演变,实际上预示着四大家族走向衰败的共同命运。贾雨村起初就在甄家当家庭教师,甄宝玉正是他的学生。好在贾雨村嗅觉灵敏,预感甄家的末日来临,早早地跳槽林府,另谋高就了。

在贾宝玉眼中,甄宝玉只不过是个“禄蠹”。但在这个物欲横流、摧残人性的黑暗社会,努力成为“禄蠹”才是唯一的生存法则。后来,甄宝玉在困苦中发愤图强,依靠科举,重振家业,还与大观园里的美女李绮完了婚。世人大多赞同、认可甄宝玉所走的道路,甚至引以为励志榜样,争相效法,建功立业。如此,旧的四大家族衰亡了,又才会有新的四大家族涌现。贾宝玉、林黛玉与通往功名利禄的康庄大道背道而驰,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落败,让人不由得为之一掬热泪,悲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