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们为榜样,激发奋进力量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31名全国劳动模范接受表彰。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彰显了一代代铁路人勇攀高峰的坚定意志与坚韧品格,激励着广大铁路干部职工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共同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人 物
01
李向前
全国劳动模范、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李向前创造了“检修内燃机车5300余台次零故障,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万余台次零质量问题”的纪录。
2010年,李向前和工友们经历上百次的计算和试验,设计制作了内燃机车增压器废气分流装置,彻底消除了废气灼烧接触网的安全隐患。这段经历也成了他追求技术革新的动力。
2013年,以李向前名字命名的“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重大技术攻关课题7项,破解现场生产难题130个,修订检修作业标准8项,规范检修作业流程5项,先后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节约成本700余万元。
人 物
02
于本蕃
全国劳动模范、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副主任
扎根雪域高原十四载,于本蕃用脚步丈量天路,用奋斗书写人生。
14年前,青藏铁路格拉段通车运营前夕,于本蕃作为第一批高原铁路养路工来到唐古拉线路车间。在艰苦环境里,他和工友们高质量完成了整理磨合、验收维修、调试线路等一系列工作任务,打通了青藏铁路格拉段全线开通运营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于本蕃从工作了11年的唐古拉线路车间调到望昆线路车间,任车间副主任。于本蕃和同事们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完成悬绳起拨道法、软轴捣固机捣固质量提升等多项技术攻关。在于本蕃的带领下,望昆线路车间管内线路质量大幅提升。
人 物
03
黄望明
全国劳动模范、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员
从事客车质检工作30年来,黄望明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着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他检查客车70余万辆次,先后发现消除车辆安全隐患3000多起,两次获得火车头奖章,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铁路劳动模范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黄望明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望明善于总结摸索客车质量检查规律,他探索出的“二钻、四站、五蹲、六探”检车作业法,编入段《客车转向架单车技术作业标准》。为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成才,他在全段各车间“送教上门”,培养出一批省部级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
201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黄望明客车检车员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黄望明本人也先后完成了32个重点攻关项目、23项技术革新成果。
人 物
04
王威
全国劳动模范、福州车务段党委书记、副段长
王威深知,要干好工作,必须引导干部职工共同“加速度”。
围绕“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助力高铁服务文化创建”的课题,王威推动建成宁德站、福州东站党建文化阵地;组织党员骨干围绕安全正点、旅客乘降等主题开展攻关,今年以来全段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党员比例同比上升4.16%。
他探索出“党建+春运+疫情防控”工作新模式,成立16支党员应急队、13支心理援助小分队。迄今为止,全段未发生职工经由段管内铁路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干部职工实现了零感染。
在衢宁铁路开通大半年之前,王威就深入到沿线14个车站逐一进行调研。面对部分车站地理位置偏僻、职工吃饭就医难等问题,他用脚丈量、用心了解、认真梳理后上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经调研后,决定将其中的6个车站改设为无人值守站。
人 物
05
起明
全国劳动模范、广通工电段信号维修技术中心电子技术专修队队长
在大伙儿眼中,起明是解决棘手问题的“救火队长”,也是传道解惑的“启明星”。
1992年从重庆铁路技校毕业后,起明来到铁路,成为广通工电段一平浪信号工区的一名信号工。实习了2个月后,恰逢成昆铁路联锁设备改造,起明被抽调到广通信号领工区施工组参加施工,并在这里崭露头角。此后的28年,起明始终保持学习状态,不断精进业务技能。
2007年3月,云南省铁路系统信号工技能大赛在昆明举行,起明以初赛、复赛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云南省铁路系统信号工技术比赛冠军,并被评为云南省技术状元,同年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
近十年来,起明一边开展技术攻关,一边传道授业,成功培养出工班长20余人、技术能手8人,为铁路通信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 物
06
徐鹏
全国劳动模范、郑州桥工段探伤工
1995年入路后,徐鹏(左)扎根一线,从一名普通的探伤工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全路工务系统探伤智库成员和全国技术能手。
2012年底,铁道部在郑州桥工段设立了“徐鹏铁路探伤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郑州铁路局以他的名字成立了“徐鹏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又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全路首批、郑州铁路局第一个“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徐鹏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
近年,在徐鹏的带领下,工作室先后3次参与修订《普速铁路探伤管理细则》,完成了“钢轨探伤仪供水系统改进”等20多项技术革新,编写了《钢轨与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等10多项作业标准和流程,并被推广使用。
他探索总结的“可动心道岔翼轨变截面探伤办法”等作业方法,既破解了现场难题,又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受到了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
来源:《人民铁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