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冬季养生之道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黄帝内经》
四季轮回,寒暑更迭,年复一年。随着数九寒天的到来,又到了一年中养生最为关键的时间了。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季打虎”。为什么冬季养生进补有这么大的威力呢?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应,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万物生机潜藏,为来年焕发生命的活力养精蓄锐,与之相应,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在冬季储备精气、蓄积能量,使来年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现在,让我们开启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学习冬季养生的智慧。《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与自然同步进化来的,人与自然遵循共同的规律,要想知道冬季怎样养生,首先必须明白这个季节大自然的气候特点。
数九寒天,万物生机潜藏
我们把一年平分为四季,中国古代历法规定,四季的起始点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冬季是从立冬之日起,到翌年立春之前的一段时间,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
《黄帝内经》这部古典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对冬季的物候特征有形象的描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意思是冬天的三个月气候寒冷,地面上草木凋零,大地冰封,阳气深藏于地下,万物生机也都潜藏起来了。这样的气候对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天人相应,人体蓄积能量
冬季到来,植物枝叶凋落,营养输送到根脉,动物减少活动,甚至进入冬眠。人与万物一样,生理机能也会随着季节变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冬季寒气偏盛,阳气不足,与之相应,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汗出减少,肤色比较暗淡,有较多的气血回流到内脏,食欲增加,消化吸收功能增强,非常适合蓄积能量。所以四季之中,冬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冬季养生,重在涵养精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冬季养生贵在保护阳气、涵养精气,即所谓“养藏之道”,藏,就是蓄积能量。但养护精气不单单是吃什么、怎样吃的问题,而是涉及饮食起居的方方面面。所以《内经》提出了“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等具体的养生措施。
日常起居,去寒就温;人体阳气易散易失,寒冬时节,首先要注意保护阳气,“去寒就温”就是保持居处工作环境温暖,避免长时间呆在寒冷的环境中,防止阳气耗散。对老年人来说,头部、足部保暖尤为重要。
头部保暖:头面部是手足三阳经汇聚的部位,阳气相对充足,是最为耐寒的部位,也是散失阳气最多的地方,所以头部保暖是保护阳气的重要措施。老年人阳气逐渐衰弱,如果头部受寒易于阳气受损,甚至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小动脉痉挛,发生中风或心肌缺血而心绞痛等;如果头部汗出后受寒还易感风寒邪气。
暖水浴足:双脚离心脏远,血供较差,脂肪层薄,保温力差,故有“寒从脚下生”的说法。寒冬时节,尽量穿厚实的鞋袜,每天用热水浴足,可以刺激足三阴经,温通阳气。足部发凉的人可以用桂枝15克、艾叶30克、生姜15克水煎浴足。
冬令饮食,温养气血
中国传统饮食是以五谷为主的素淡杂合饮食,非常有利于健康。但是冬季气候寒冷,需要增加温热助阳的食物,如核桃、栗子、枣、甘薯、黑米、黑豆等。动物性食物是“血肉有情之物”,滋味厚重,能温养精气,资生气血。特别是羊肉、牛肉、鹿脯、鳝鱼、龟、鳖等,能温阳补气养血,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阳虚明显的可以佐用姜、桂、胡椒等以辛温助阳。冬季可以煲制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或者将黄酒热透,调入姜丝饮用,以温通血脉、驱风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