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吗?

从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中国产业界就明确达成了共识:我们的制造业规模和实力都很强,但是我们的科研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重大的基础性的原发性的创新,依然是以美国为基础的。
美国有全球最好的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队伍,优秀的人吸引优秀的人,在科研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和相对高效的研究体系,为美国的产业发展提供的大量的基础科研成果,产生了特别多的可以产业化的专利技术,是美国高科技创新的肥沃土壤。
当然,美国也不是一直都这样的。至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还不是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
学术界有个“汤浅现象”,来描述近代以来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的周期性转移。这是日本的科学史学者汤浅光朝在1962年提出的。他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将1501年~1950年科技编年表中的科学成果、人物传记词典中编选的科学家,做了细致的统计处理,得出了一个结论:
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每次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
意大利(1540年-1610年)
英国   (1660年-1730年)
法国   (1770年-1830年)
德国   (1810年-1920年)
美国   (1920年——现在)
他对科学中心有这样的定义:当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称该国家在此时段内成为科学中心,该国家保持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时段为其科学兴隆期。
下面咱们分别看看这5大科学中心的具体情况:

意大利  1540年-1610年

这段时间里,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邦中兴起,以后扩展到欧洲各国,在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反对神性,崇尚理性和科学,强调用实验和观察来认识人、自然和世界,反对宗教迷信、神学教条和权威主义对人精神的束缚与愚弄。这个时代不仅有但丁、薄伽丘这样的文坛大师,还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这样的艺术大师。
在科学领域,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第一次提出太阳中心论,挑战沿袭千年的托勒密“地心论”。此后布鲁诺因为推广日心说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虽然摄于教会的残暴不得不低头服输,但是他们开创的科学精神却在流传中发扬光大,也使意大利成为了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科学中心。

英国  1660年-1730年

提起英国的科学家,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艾萨克·牛顿,他被认为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了微积分,发现光的色散原理,发明了望远镜,等等。他还长期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在牛顿那个时代,英国有60多名杰出的科学家,占当时全世界杰出科学家的36%以上,他们的重大科学成果占全世界的40%以上。这个时期的科学家们形成了很好的研究网络,早期由12位主要的科学家组成的讨论和传播科学研究成果的“无形学院”,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英国皇家学会。
科学家组成的研究网络,对于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的有着深刻影响的科研成果的取得,对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也有巨大且现实的推动作用。

法国   1770年-1830年

推动这个时期法国科学活动的有两个重要事件。一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狄德罗组织众多学者编撰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揭示人类一切知识的本质”的信念是那个时代的思想根源。
另一个重要事件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给了科学家一个施展本领的机会,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紧密起来:很多科学家、工程师投入其中:化学给火药制造提供帮助,力学被用来研究弹道,光学则用于军事通讯,物理学可以帮着制造枪炮,刚发明不久的气球可以帮将军们来观察敌阵。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大量的科学家涌现出来,比如数学家拉格朗日、拉普拉斯,物理学家库仑、安培,化学家拉瓦锡,他们都为人类贡献了划时代的科学成果。有数据显示:从1789年到1800年,世界重大科研成果58项中,法国就有23项,占总数的40%,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法国科学家的都有卓越贡献。
这个时代还有一些重要的变化,比如专利制度得以确立,科学研究成果成为可以量化和增值的财产;各种博览会,学术交流会成为常态,科学研究普及和推广氛围很好;全国统一的教育体制开始形成,科学研究成为专门的职业,科学家在社会分工中成为一个专业的阶层。

德国  1810年-1920年

作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有长达10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的科学家、科研成果已经整个科研体系的建立,都是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贡献。
一说起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可能是首先会想起的人物。1905年,他发表了5篇论文,掀起了一场影响百年的物理革命。至今,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仍引导着我们改变世界。爱因斯坦是德国众多的杰出科学家的代表吧。看看1901~1935年诺贝尔奖的分布情况就可以了:物理学奖有40人,其中德国有9人,化学奖33人,有14位德国人获奖,生理和医学奖36人,其中8位是德国科学家,三个奖项35年中总共是109人,德国有31人!
作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的整个科学研究体系有很大的变革。一是大学里开始出现很多实验室,学术界和产业界有了更深入的互动,大学的科研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与产业界的实际问题能结合起来,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也得益于深厚的科研基础。二是大学里设立导师,形成了非常好的科研队伍的培养机制,年轻且优秀的科研人才可以不断涌现,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发展。
希特勒上台以后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大量的科学家不得不移居海外。美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下一个科学中心。

美国   1920年——现在

美国在建国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是欧洲科学研究活动的受益者,但是本土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1914年,哈佛大学的西奥多·理查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在他之前,已经有14个欧洲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1920年之后,得益于庞大的市场和快速兴起的工业制造业,美国的科学研究水平逐渐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的科学研究来说,是个巨大的刺激。为了应对战时的各种需求,从雷达、原子弹到抗生素,都是众多顶尖科学家集体攻关的成果。1901年到1986年,美国科学家中有143人获得诺贝尔奖,占获奖人数的37.8%,其中有127人是二战以后获奖的。
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最显著的特点是大科学体系。从联邦政府到各个州政府,都有很强的研究机构,有很多的经费支持;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科学活动的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科学家,多元、开放、合作而又竞争的研究环境充分释放和激发了这些科学家们的创造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机制,催生了一大批有很强技术实力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大企业与科研基金的持续资助,也是大科学体系的重要补充。
“汤浅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文化的多元与开放,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增长,科学家群体的流动,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达,等等等等,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带来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也许,你肯定会有一个问题,下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会是中国吗?毕竟,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是不是轮也得轮到我们了?
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数量来看,我们离世界科学中心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隔壁的日本比咱们要多不少呢!那么问题来了----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还会转移吗?
如果转移的话,中国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吗?
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还是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的中国,怎样才能跟最先进的科技有效对接呢?
(0)

相关推荐